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邯郸市中心医院 血液净化科
1
2 3
前言 基础理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饮食指导 讨论
4
5
社会发展
前言
科技进步 主观意识增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越来越多, 对透析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础理论
01 02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实施
什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
03
Part
1
什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尿 毒症患者生命的过度方法。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也逐年递增。目前进行维持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不仅包括由慢性肾炎发展而至的 尿毒症,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压而导致的尿毒症也是患者进行维持性透析的常 见原因。
02
03
PTH 过剩,血钙增高,发 生转移性钙化表现皮肤瘙 痒、皮肤溃汤和组织坏死, 中枢和周围神经异常,贫 血加重,导致心肌和传导 系统钙化,引起心功能障 碍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 统疾病
外围神经病变
01
下肢多动综合症,在活动后减轻,患者下肢往往
不能停止;
02
下肢的异常不适感、蚁走感、刺痛感、疼痛感及 震动感消失;
Part
2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
一般来说,患尿毒症的病人最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这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 要原因。因此专家建议在Ⅱ期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有以下症状时就需要进行透 析:出现明显的尿毒症症状;血肌肝/尿素氮明显增高;无尿、或明显少尿; 出现心衰、脑病等;严重的酸中毒或电解质异常(代谢异常)。
建立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自体AVF 移植AVG
深静脉置管
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直接穿刺
动脉直接穿刺 静脉直接穿刺
规律、充分透析
1.规律透析 每周2~3次,时间不少于10~12小时
2.充分透析
溶质清除较好 (spKt/V>1.3; URR>65%; nPCR>1.1g /Kg/d) 患者自我 感觉良好 患者容量 状态和血 电解质和酸碱平 压控制良 衡指标基本维持 好(无明显 在正常生理范围 水负荷 <5%体重; 透前血压 <140/90 mmHg)
钠盐每天摄入 1~2 克,可 以减少口渴的发生,低钠 盐含钾较高。

K
每天摄入1-2克,忌食:香蕉、柑 桔、香菇、花生、葡萄等。
限制磷的摄入,但不
宜盲目补钙,防止血 钙过高。

讨论
团队的力量
社会 医护 家属
病人
Part
3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实施
完善相关检查
01
02
评价透析效果
建立血管通路
04
03
规律、充分透析
完善相关检查
项目包括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 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电解质(K, Na,Cl,Ca,P,Mg等)、肝功,院感筛查、肾穿
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静脉肾盂 造影、肾脏CT和磁共振(MRI)检查等
03
随着外围神经病变进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最后出现四肢麻痹和运动力能丧失,此时加强透 析很难逆转病变,即使成功肾移植也不能使外围 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慢性炎症反应状态
近年来研究提示血液透析患 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状 态,尽管其确切机制尚未阐 明,但初步研究提示他可能 与长期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 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促 使红细胞生成素抵抗、食欲 下降等原因有关。
透析并发症较少, 营养状态良好 ( Alb>35 g/L) 程度较轻
1
2
3
4
5
6
数字和资料来源于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并发症
继发性甲状膀腺功能亢进
1
外围神经病变
2
慢性炎症反应状态
3
继发性甲状膀腺功能亢进
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血中PTH逐渐升高,可表现为:
神经肌肉症状,表现近端 肌力减弱和肌萎缩
01
肾性骨营养不良,表现骨 痛,病理性骨折和骨畸形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饮食指导
蛋白质
选用优质蛋白(动物蛋白),每周2 次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天每 公斤体重1.0~1.2 克计算,每周3次 透析患者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2~1.5 克计算。限制蛋黄(含磷较高)摄 入,少吃海 物
热量
蛋白质


每天总进液体量(包括:水、 牛奶、豆浆、汤、固体中的 水分)限制在1000毫升,每 天体重增加最好保持在1公斤 以内,且两次透析之间体重 的增加应控制在2~2.5公斤 为宜,即最多不超过干体重 的4%。体重增加过多会增加 心、脑血管发生意外的概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