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角形认识教案

小学三角形认识教案

小学三角形认识教案【篇一:《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李琳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三角形,指导三角形的名称,并能从生活中找到三角形的图形。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三角形。

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积极学习数学的经验,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并能准确的从众多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教学难点:能找出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老师今天个同学们带来了几份小礼物,同学们想不想打开看看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图形王国的新朋友三角形。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合作探讨、感受新知1、观察三角形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三角形有三个边,三个角)2、摆一摆三角形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

(请一位同学到展台上摆,其他同学分小组摆。

)教师在黑板上画。

出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城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3、在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物体的面都是三角形,要求同学们到教室里找一找。

要求学生下课以后到校园里找一找明天上课再告诉老师。

三、巩固新知,找三角形1、在三角形图表下面的()里打√2、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3、用小礼盒里五颜六色的图形拼一拼,拼出一副美丽的画,并把它固定好,拿到台上展示给大家看,比一比哪个组拼的多,拼的好。

四、全课小结五、课后拓展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篇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下第80~81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画三角形的高【教学难点】画三角形的高【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一套、若干平面图形、三角板、小棒若干一、激趣、揭题1、游戏:心有灵犀老师空手画图形,学生猜是什么图形?线段、角、长方形、平形四边形、曲线、(半圆)(如果要成半圆该怎么办?《把曲线的两端与线段的两段连接起来》)、三角形2、出示三角形(教师贴)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三角形,提高对三角形的认识。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二、动手验证特性1、生活应用师: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三角形的身影呀?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老师收集了一些,请看大屏幕。

(课件1)2、动手拉一拉师:这些物体中为什么不用其它的图形?(牢固、不容变形)如果用四边形会怎样呢?学生利用小棒做一个四边形,出示教具:(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拉一拉,是否容易变形?如果用任意的四边形是否也会变形呢?改用五边形会怎样?(可以同桌合作做一做,再拉一拉)六边形呢???学生再做一个三角形还拉得动吗?选学生拉一拉问:为什么像平行四边形用了4条边却容易变形?而三角形只用3条边反而会更加牢固呢?3、动手摆一摆⑴请学生利用4根小棒摆平行四边形,问:如果用同样的4根小棒能否摆成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摆出几个?⑵接下来,学生利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⑶问:如果用同样的3根小棒能否摆成不一样的三角形?(为什么?)小结:用同样的3根小棒只能摆成同样的一个三角形⑷小结:原来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我们把三角形的这种特性能取个名字?(稳定性)板书4、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件2)师:有一把椅子,摇晃不牢固,谁来当一下小木匠,修一修。

5、举例应用谁能举一个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例子?(课件3)三、构建概念1、学生画一个三角形,老师同时在黑板上画三角形2、问:你认为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板书学生回答)(有三个角、三条边??)3、小结:根据自己画的、摆的,以及刚才讨论的,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三条线段怎么样时才能叫做三角形?)(板书)出示: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 讨论“围成”的意义师:结合我们刚才判断的过程,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围成”的?5、练习:判断以下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思考下面哪些图形能叫三角形?哪些不能?说说你的理由?(课件4)6、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⑴引导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边、角、顶点(课件5)师: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和数字“三”很有缘。

⑵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及三角形的各部分7、画三角形的高⑴出示两个三角形(贴),想一想: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面积、角度,周长??)高矮问:哪个要高?哪个要矮?原来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样也有高,⑵出示平行四边形高在哪儿?有几条?那么三角形的高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表示三角形的高呢?学生上黑板指一指⑶学生画出自己草稿本上三角形的高交流:怎样画高?三角形的高要与一条边怎么样?(课件)⑷问:这个三角形是不是总是可以这样高呢?谁能让它变矮一点?(旋转)旋转后的三角形高在哪儿?谁能上来画一画???(课件)原来每个三角形都有几条高?8、出示钝角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高在哪儿?(课件)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想认识三角形的什么知识?板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篇三: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教案四年级下册p80~81。

教案背景: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课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分析: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探索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一条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2、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三角形的定义。

(1)分类。

师:现在老师想看看谁的眼睛最亮!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多媒体出示6个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三角形?)12 34 5 7生:只有图3、5、7是三角形,其他图形都不是三角形。

(2)概括定义。

师指图: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图形不是三角形?生1:因为图1没有连起来。

生2:图3有一条边弯了,不是线段。

生3:图4是四边形,有四条边。

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小组同学先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生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围成和组成那个词更准确?师:谁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谁还有不同的说法?生3: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概括特征(各部分名称)师:请仔细观察,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多媒体出示: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4)字母表示。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2、三角形的高。

(1)找相应的顶点和对边。

师指图:请大家仔细观察,a点的对边是哪条?(bc)b点的对边呢?(ac)c点的对边呢?(ab)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对口令游戏”,好吗?比如老师说顶点a点,你们说出对边bc;老师说对边bc,你们就说顶点a。

(2)三角形的高。

①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现在有一只小蚂蚁想从a点向对边bc走,请同学们帮小蚂蚁想一想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走哪条最近?生??师:为什么你认为这条路最短?生:垂直线段最短。

师: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师:这条垂直线段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的一条垂直线段,在这里它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生??师指图中另外的两条线段追问:这条是三角形的高吗?为什么?这条呢?(多媒体演示把其余两条线段擦除。

)②画三角形的高。

师:大家还记得怎样画“垂线”吗?那么三角形的高又该怎样画?想不想试一试?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三角形的高。

学生独立试着画高。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画三角形的高?生??(4)延伸:认识三角形所有的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高?师:三角形另外两条高是怎样画的。

(多媒体动态演示画三角形3条高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3条高。

)3、三角形的特性。

(1)引入:观察画面,发现问题。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那么三角形有什么作用?欣赏一组画面(多媒体播放电线杆、自行车、篮球架等三角形应用的图片)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真的吗?我们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好吗?(2)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师:两位同学都轮流用手拉一拉,说一说有什么发现?生: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稳定。

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回应“特性”的引入。

师:聪明的人类正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创造出这些牢固、美观的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也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更牢固、更美观的物体。

(5)解决生活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