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 作业指导书标准化密接式钩缓检修岗位安全风险提示 工作时必须穿戴防砸皮鞋,防止车轮碾伤或铁屑扎伤;必须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止异物溅入眼睛;检修时要轻拿轻放,检修、搬运、存放时均不得落地;使用升降小车取钩时,注意安装牢固后再分解车钩。
类别:A2、A3级检修系统:车钩缓冲装置部件:密接式钩缓装置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适用车型: 25T作业人员:车辆钳工3-4名(岗位合格证)作业时间:6小时/个工装工具:1.钢卷尺;2.钩缓升降车;3.活动扳手、手锤、钩引、力矩扳手;4.托盘。
作业材料: 1. 砂轮片;2. 护目镜;3. 扫帚;4. 簸箕;5. 拖布等。
参考资料:1.《铁路客车段修规程(试行)》.(铁总运〔2014〕349号);2.《车辆钳工》.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3.《车辆处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客车常见故障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辆函〔2015〕240号);4.《车辆处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对客车密接式车钩缓冲器加强检修更换的通知》辆电〔2016〕91号5.《车辆处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客车检修规程勘误的通知》(辆函〔2016〕96号);6. 《车辆系统安全对接会材料》(7月25日)辆电〔2016〕279号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加强客车密接式钩缓装置支撑弹簧盒检查的通知;7. 《关于对客车密接式钩缓装置支撑弹簧盒进行安装加固的通知》(技信〔2016〕79 号)8. 《车辆处关于转发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关于密接式钩缓装置支撑结构及KC15弹性胶泥缓冲器改造的通知>(运辆客车函〔2017〕31号)》辆函〔2017〕48号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1. ——徒手搬运配件时,防止掉落,避免伤及人员;2. ——打磨配件时,注意力集中,避免伤及人员。
基本技术要求:1.车钩缓冲装置整体分解下车,清除锈垢,可见部位外观检查须良好,探伤部件须露出金属本色。
回转机构、连挂系统分解检修,缓冲器、钩体、安装座状态检查,表面无裂纹。
橡胶件A2修状态不良时更新,A3修时更新。
2.探伤件经热处理、调修后或经过焊修、机械加工的探伤部位须复探。
3.有力矩要求的防松螺母均须按表一标准用扭力扳手检查,其余螺母、螺栓可参考执行。
4.所有组装配件须是合格品。
5.钩尾销须探伤检查,圆柱面及过渡处横向裂纹时报废。
允许存在深度不大于1.5mm划痕(须打磨,圆滑过渡)或5条以内长度不大于25mm的纵向发纹,超限时报废。
6.密接车钩原则上原车原装。
7.段修时采用整体平板调整垫片调整钩高,垫片不超过2片,且总厚度不超过10mm。
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1 工前准备钢卷尺、手电筒、检点锤、钩缓相关配件检查样板1.1 作业者防护用品穿戴整齐,须穿防砸皮鞋;1.2 确认工具齐全,且状态良好;1.2.1检点锤状态良好,锤头与手柄连接牢固,角磨机状态良好,砂轮片无破损,安装牢固;1.2.2 检查钩缓升降车状态良好。
2 密接式车钩装置与车体分离密接钩拆卸升降车、风扳、扳手、钩引等2.1 去除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外露表面积垢。
分解前检查密接式车钩与车体连接处外观检查须良好,状态不良分析原因,做好记录组织分析。
2.2车钩分解前先测量车钩中心高度。
2.3 分解密接式车钩M38螺栓尾部开口销,拆卸螺母,拆卸螺母时应先全部预松,不能每个一次性全部松开。
2.4用密接式车钩专用拆卸装置整体拆下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将拆下的车钩缓冲装置送检修区。
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3 分解钩缓装置密接钩检修平台、扳手、压力机等3.1将密接式钩缓装置用叉车运送至专用检修平台上。
3.2拆下水平复原弹簧盒与支架的连接轴销上的开口销,然后拆下连接轴销,将复原弹簧盒装置从吊挂系统支架与安装座的铰链座上取下。
3.3用专用工具扣紧钩尾销顶部圆盘防止其转动,依次拆下开口销、钩尾销螺母和钩尾销下垫圈。
3.4拆除吊挂系统,取出支架轴套。
3.5用压力机或铜棒将钩尾销从安装座孔内取出,取出钩尾销上垫圈。
3.6取出缓冲器组成。
3.7拆除车钩拉杆两侧定位沟槽的橡胶套。
3.8具体分解步骤如下:3.8.1 拆下水平复原弹簧盒与支架的连接轴销上的开口销,然后拆下连接轴销,将复原弹簧盒装置从吊挂系统支架与安装座的铰链座上取下。
[图1]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图13.8.2依次拆下开口销、钩尾销螺母和钩尾销垫圈。
[图2]图 2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3.8.3将吊挂系统从支架转轴位向下拆除[图3]。
图33.8.4将支架轴套从钩尾销上向下取出拆除[图4]。
图4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3.8.5将第二块钩尾销垫圈从钩尾销上向下取出、拆除[图5]。
图53.8.6使用铁锤加垫铜棒敲击,将钩尾销从安装座孔内向上取出[图6]。
图6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3.8.7将钩尾销垫2向上取出[图7]。
图73.8.8将缓冲器组成从安装座上向左取出,这样就完成了整套装置的部件分解[图8]。
图8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3.8.9将两个橡胶套从车钩拉杆两侧定位沟槽中取出,A3修时更换新品,A2修时状态良好可继续使用[图9]。
图93.9连挂系统分解3.9.1用专用工具拆卸螺母、垫圈,拆除解钩手柄与解钩风缸连接销,取出解钩手柄。
拆除解钩风缸与钩体连接螺栓取下解钩风缸3.9.2 在钩舌回转槽中逆时针转动钩舌至取出钩舌。
3.10缓冲器脱出超限、法兰盘状态不良时拆下钩头与缓冲器联接的8颗M30螺栓。
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4 零部件检修扳手、撬棍、铜棒、钢丝刷、扁铲、锉刀、润滑脂、煤油、砂布等4.1更换车钩端面防尘胶条、防尘堵[图10]4.1.1拆掉Φ1不锈钢丝一端的管状端子,从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中抽出不锈钢丝。
拆下10个螺栓,拿下压条和端面防尘条。
4.1.2安装新防尘胶条,安装端面防尘条时,用带平面的钢板挤压防尘条,从防尘条的一端开始,沿防尘条周边依次检查到另一端,必须在人力的一只手用力范围内能将钢板贴紧钩头端面(即人力压端面防尘条,端面防尘条不超出钩头连挂端面)。
4.1.3定好位后,在端面防尘条上表面及压条之间的圆弧处涂适量的乐泰495瞬干胶。
4.1.4不锈钢丝呈直线串联各个螺栓。
串联完成后,先在不锈钢丝两端各套进管状端子,再对折不锈钢丝端部,最后用工具将管状端子及不锈钢丝对折部份牢固压紧。
图10更换车钩端面防尘胶条、防尘堵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4.2 连挂系统分解检修[图11]4.2.1清除钩舌回转槽和钩舌油垢,钩舌外表面有裂纹或其它异常时更换,外圆表面磨耗深度不大于1mm,局部不大于3mm,超限时更换。
图11 钩舌检修4.2.2使用专用工具分解解钩风缸,缸体裂纹或内壁、活塞有明显损伤时更换。
使用钢板尺测量解钩风缸弹簧自由高,小于235mm或腐蚀深度大于0.5mm时更换。
解钩手柄弯曲变形时调修。
更换活塞杆上的三个密封橡胶圈。
组装前在缸体内腔、弹簧和紧固件涂抹润滑脂。
检修后进行动作试验,复位灵活。
4.2.3组装前在钩舌回转槽内壁、钩舌上下面涂润滑脂。
4.2.4缓冲器法兰盘处的紧固件无松动,垫圈和开口销状态良好。
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4.2.5钩体、安装座状态良好,表面无裂纹。
4.3回转机构分解检修4.3.1检查钩尾销销套表面有深度大于2mm的局部擦痕、变形时更换,转动面、配合面涂润滑脂(轴承除外)。
4.3.2目视检查关节轴承固体润滑材料和钢基体结合良好,破碎、脱落或局部磨穿时更新。
4.3.3用钢板尺测量支撑弹簧盒自由高,不小于169mm。
磨耗严重时允许焊修,防松螺钉螺纹孔可移位重钻。
4.3.4用钢板尺测量支架变形量,大于7mm时调修,变形量大于15mm或裂纹时更换。
4.3.5钩尾销须探伤检查。
(a)检查钩尾销表面不得有锈垢。
(b)使用悬吊件探伤机对钩尾销进行探伤检查(定位销丝扣部分除外),圆柱面及过渡处横向裂纹时报废。
允许存在深度不大于1.5mm划痕(须打磨,圆滑过渡)或5条以内长度不大于25mm的纵向发纹,超限时报废。
(c)探伤后在大端面涂打白油漆探伤标记(合格品“●”,不合格品“×”)并刻打探伤工代号。
涂打位置醒目,易于辨识。
4.3.6关节轴承检修。
关节轴承检查有下列现象时更新: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a)关节轴承固体润滑材料和钢基体结合良好,破碎、脱落或局部磨穿时更新。
(b)关节轴承径向游隙超过0.4mm时。
4.4 缓冲器检修4.4.1使用钢板尺测量内半筒脱出量,不大于8mm时可不分解,超限时更换缓冲器芯体。
内半筒相对外壳后端面伸出量,段修超过8mm(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及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新造和厂修的缓冲器超过5mm,该期间生产的产品已经过下次厂修的段修时仍执行8mm),或外观检查有弹性胶泥溢出时,须进行更换处理。
装用2012年4月至8月及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生产(新造和厂修),且未经过下次厂修的密接式车钩缓冲器出现内半筒相对外壳后端面伸出量在段修时超过5mm,或外观检查有弹性胶泥溢出时,由四方所免费更换缓冲器。
该期间生产的产品已经过下次厂修或其他时期生产的产品段修时仍执行规程限度。
4.4.2拉杆磨耗、拉伤、腐蚀影响使用时更换。
4.4.3目视检查缓冲器状态,须良好,表面无裂纹。
4.5 其它部件检修4.5.1安装座、支架、支承弹簧盒、水平复原弹簧盒装置、钩尾销垫圈、钩尾销螺母等部件外观无缺损,状态良好。
支撑弹簧盒盖高度不小于104mm,超限时可在弹簧盒盖顶面加焊厚度密接式钩缓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序号作业项目工具及材料作业程序及标准4-6mm的圆形磨耗板,防松螺钉螺纹孔可移位重钻。
支撑弹簧盒组成自由高度不小于169mm。
在支撑盒上表面涂油脂。
4.5.2 4个M38(材质40Cr,强度等级8.8级,螺栓状态不良时更换新品)组装时须加弹簧垫圈、平垫圈及防松开口销,紧固扭矩为800~900N.m。
5 密接钩装置组装及试验密接钩检修平台、扳手、压力机、力矩扳手等5.1 组装回转机构。
5.1.1分别将上下两个橡胶套装入密封槽中,放置钩尾销上垫圈。
5.1.2对准轴向位置,用铜棒轻敲钩尾销顶部或用压力机将钩尾销安装到位。
敲击时必须保证安装座下部有支撑,不能悬空敲击。
(尾销可以使用TOP2000油脂,保证油脂无杂质)5.1.3回转机构使钩尾销底部朝上,用专用的工装顶住销套并用铜棒轻敲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