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1.D(“不去营造表达情感的环境、气氛和载体”不正确。
)
2.B(“反映了功利心的增长以及人伦情的消失”不正确,原文说的“消长”是指减少和增长,“消”不能理解为“消失”。
)
3.C(“使年轻人放弃洋节”不准确。
原文只是说增加传统节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
4.C(A.科利亚的高兴主要不是因为得到书籍;B.强加因果,“因而”错;D.对科利亚妻子的性格分析不恰当,说她“唯利是图”错;“当成废品”也不准确,原文中有“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之语。
)
5.①没有文化。
没有读过多少书,藏的书只记着名字而不记得内容。
②很想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想让人看着有文化,想把姑母的书保存下来。
③健忘麻木,妥协迁就。
生活中的痛苦、烦恼,过一阵就忘记,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
(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6.①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改善住房条件、购买床、沙发、电视等生活用品,而缺少了对文化的需求;
②受现代新型传播方式的冲击,电视,电子书、ipad等现代化的工具方便迅捷,书籍不再是唯一的获取知识的渠道;
③一些人读书少,没有文化,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缺少读书的迫切要求。
(每点2分,共6分。
)
7.A(“从此”的说法不准确。
根据原文,“造座结实的大桥”的宏伟誓言是茅以升少年时立下的。
)
8.BE(A.“夜以继日苦读”不准确,白天的实习不能算是苦读。
C. 茅以升的学习成绩优异体现其“爱国精神”在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D.“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张”不准确。
)
9.①少年桥梁梦。
儿时就对建桥有兴趣,立下建桥的宏伟誓言。
②青年学桥梁专业。
为实现建桥梦,国内外求学,努力学习。
③修建钱塘江大桥。
学成归国后,为我国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④建设教育工程之桥。
为国家培养了桥梁建设人才。
⑤架设知识之桥。
毕生致力于科普,在科学和人民之间架设知识桥梁。
(每点1分,共5分)
10.A(正确标点:堑成,深沟高垒,不可近,存孝遂窘。
城中食尽,登城呼曰:“儿蒙王恩,位至将相,岂欲舍父子而附仇雠,乃存信构陷之耳。
愿生见王一言而死。
” )
11.C(“用来表彰功劳卓著的功臣或百姓”错。
)
12.C(“驱使士兵修筑堑壕”错,应是“纵容晋王的士兵修筑堑壕”。
)
13.(1)第二年,赵和幽州发生矛盾,因为害怕就与晋讲和,反而派兵三万帮助晋攻击存孝,存孝环城自守。
(“明年”“有隙”“反”“婴”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
(2)康君立平时和存信友好,正当二人关系恶化的时候,康君立常常帮助存信来排挤存孝。
(“相善”
“交恶”“左右”“倾”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
【参考译文】
李存孝,代州飞狐人。
本姓安,名敬思。
太祖扩大地盘在代北得到他,留在帐下,赐姓名,收为养子,
常常跟随太祖当骑将。
出兵山东,与孟方立争邢、洺、磁三州,存孝一直在行军作战。
方立死,晋攻占三
州,存孝立功最多。
存孝长臂善射,身穿重铠,背着长弓带着长矛,手舞铁棍,出入阵中,用两匹马跟从
自己,战斗激烈时换坐骑,上下如飞。
以前存孝取潞州功劳最多,然而太祖用大将康君立当潞州留后,存
孝当汾州刺史,存孝自恃有功,气得几天不吃饭。
存孝平时和存信有矛盾,存信诬告说:“存孝有二心,
常常回避不肯进攻赵。
”存孝心内不安,于是归附梁,私下与赵通好,自己归附唐,并请求会合诸镇兵伐
晋。
第二年,赵和幽州发生矛盾,因为害怕就与晋讲和,反而派兵三万帮助晋攻击存孝,存孝环城自守。
太祖亲自率兵逼近城,挖沟包围,存孝出兵冲击,壕沟挖不成。
裨将袁奉韬派人对存孝说:“你害怕的是
晋王!晋王等壕沟挖成,将留下军队离开,诸将都不是你的对手,虽有濠沟又有什么作用?”存孝认为说
得对,放任晋兵挖了濠沟。
深沟高垒,无法接近,存孝被困。
城中粮尽,登城大喊:“儿蒙受王恩,位至
将相,哪里想舍去父子之情而归附仇敌,是存信诬陷我罢了。
但愿活着见王说一句话再死。
”太祖可怜他,
派刘夫人入城安慰劝告他,刘夫人带着他一起回来,存孝叩头请罪说:“儿对于晋有功而无过,之所以到这地步,都是存信诬告造成的!”太祖怒斥说:“你写的檄文,说我许多罪状,也是存信做的吗?”把他捆到后车上押到太原,车裂他来示众。
然而太祖可惜他的才干,心里不痛快,怨恨诸将不能相容,为这事十几天都不理军政大事。
康君立平时和存信友好,当二人关系恶化时,康君立常常帮助存信来排挤存孝。
存孝死了,太祖与众将赌博时,谈到存孝,流泪不止,君立不以为然,太祖生气,用毒酒毒死君立。
14.C(3分)D(2分)(A.“萧瑟深秋”错,“叶未下”是说秋天尚未至。
B.“虚写”与“实写”判断错误。
E.情景交融错,这一联应为直抒胸臆,“桑梓”是借代家乡,并非眼前景物。
)
15.运用了反问和拟人的手法。
(2分)问大雁为何喜欢南征,其困惑与质疑,正反映出诗人自己被远贬湖南的不情愿,内心的不满,以及对家乡的思念,羁旅的愁苦。
(4分)(如回答反衬或对比,言之成理亦可)16.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每句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17.BD(A.变本加厉: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
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
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使用正确。
B.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使用对象错误。
C.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使用正确。
D.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使用错误。
E.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使用正确。
)
18.A(B.搭配不当。
“唤醒……记忆和……思考”中“唤醒”和“思考”不搭配。
C.语序不当。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为“其损失的不仅仅有账面上的营业额,还有企业的人脉、名声和形象”。
D.结构混乱。
应为“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执法人员”,或“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执法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19.A(“雾霾天该不该开窗”成为问题的原因是室内也会产生pm2.5,所以②的前后是因果关系,前边是原因,后边是结果;“不通风”是假设的情况,所以③处应是“如果”或“假如”,④填“也”,是同时相对于外边的空气有雾霾而言的。
⑤表示并列,用“也”又指出一个污染源。
⑥引出最后的结论,应填“所以”。
)
20. ①学者个人的情怀志趣有关
②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
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呢
(意思对即可)(答出一句给1分,两句给3分,三句给5分)
21.内容:漫画画了两个人;伤者左臂中箭,箭杆露在外边;医生手拿剪刀,正要把箭杆剪断。
(3分)
寓意:解决问题只顾表面,不清除根源。
(2分)
22.【参考立意】
(1)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2)明星为大众创造了精神食粮,获得名利,无可非议。
(3)科学家、明星都应受人尊重。
(4)莫以金钱来衡量人生价值。
(5)矫正价值观,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