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批改的教育心得

作业批改的教育心得

作业批改与订正的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强调“数学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数学素养。

”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统一与发展。

我从关注学生的作业批改与订正做起,在数学课堂上,为了及时巩固和掌握刚学的知识,每位老师都会适当的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作业一方面是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巩固当天课堂上所学习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的作业情况,来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该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及时订正错误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失误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

那么,怎样关注学生的作业批改与订正呢?
一、批改作业要关注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书写工整,有的书写潦草。

有些卷面很整洁,有些卷面很潦草;有些写的答案很精彩,有些则是答非所问。

我认为首先要求学生在订正作业时一定要看原来的题目,首先检查方法,而后核对数据,看看数据有没有抄错,最后再计算一次,只有这样,才能订正对,而对不会的学生应该再辅导一下。

对于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来说,作业就是错一题、两题,经过订正后,作业等第照样可获优秀级;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经过订正后,我偏爱他们,让他们有多次改正作业的机会,直至最后完全正确,等第也能获得优秀级,使他们看到自己进步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了及时的强化,克服了缺点和不足的信心,并较快地得到改正和弥补。

针对上述的不同作业情况,我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不同的评语,用“加油”鼓励写的不好的同学,让这些同学看到老师的评语,就仿佛看到了老师期待他们进步的眼光;用“写的真好,太棒了”表扬写的优秀的同学,让这些同学看到老师的评语,就仿佛看到老师欣赏的目光。

二、批改作业的符号要多样性
传统方式作业批改中的“×”易刺伤学生自尊,而批改符号的改变更富有人文性,也是教师呵护童心、播洒爱心的一种显现方式。

批改作业的符号除了“√”和“×”以外,还可以用直线、斜线、波浪线及圆圈以及各种可爱的图案等等。

批改作业符号的改变,对老师来说是很简单的操作,但对学生来讲则意义重大。

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学生一见“×”,就觉得自己成绩差,“×”多了,有的学生干脆不去管了,有的教师把本子一推说“还不对”,干脆把本子一扔,理也不理,可有的学生始终找不出错的原因,又要完成作业,没办法只好去偷偷的抄人家,这样他的成绩可能永远不会有所进步。

我从一所学校的老师那里学习到:学生的作业错误时,写画一条斜线,等学生改正后再把斜线改成“√”,还有在学生写的精彩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并印上一个可爱的图案等。

这种批改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兴趣,学生每天都希
望老师早点把作业发下来,看看老师是怎样评价自己作业的,在学生心中,每一次作业有了新鲜感。

批改作业的符号多样化,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想出一个办法,做点记号,批改练习册时,遇到学生做错的答案就画“<”并告诉学生,“这条题做错了,需要订正。

”等学生订正后,如果是正确的,我就画上“|”关门,由先画“<”后画“|”,就演变成了“△”;如果订正还是错误那这个符号“<”门不关。

直至订正到正确时,才给这个符号关门,变成“△”,这样一来学生就是题目做错了,也好在练习册原题目上订正,教师也好针对原题目,对订正的过程进行第二次批阅或第三次批阅。

传统批改作业时在作业本上打的是“×”,所以学生订正时要重新抄一遍题目,这显然不符合现在快节奏的教学环境,现在学生不用重新抄题目,既节约了作业的时间,又收到了“订正作业”的真正目的。

三、作业评价要多一些激励
为了端正学生写作业的态度,提高作业的准确率,我把学生写的作业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并在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课公布评比的结果。

评比的作业本如果连续一个星期的作业都是“优”,就可以奖励一颗“★”,如果学生一个星期的作业一个“优”也没有得到,就要没收一颗“★”。

我发现,现在同学们看到有★的作业,同学们总会相互炫耀一翻,不服气的同学还会拿过别人的作业“审视”一翻。

其次,自从有了每周一次的作业评比,学生的作业一下字就变得干净整洁了,错误率也大大下降,正确率是大大上升了。

每周的作业评比,改变了学生被动、不情愿写作业的被动,而变为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这样学生主动学生的自觉性就调动起来了。

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不愁学生的学习不会进步了。

作业等第优秀级的次数增多了,符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作业等第优秀级的次数增多了,提高了学生的成功率。

本来作业等第应是良好级的,经过订正后,获得优秀级,学习上获得了成功,能产生满足感,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继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四、作业订正要讲究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不懂就问,特别是讲完作业后,可以设置一个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

面对学生的疑问,老师要态度和蔼,有耐心。

在讲评完作业后,教师可以不急于让学生订正,而是“放一放”,“冷一冷”,三四天后再让学生订正。

因为从遗忘曲线规律可以知道,这时学生头脑中记住的答案已经忘记了,而一些思维方法是不会忘记的,在这时没有真正弄懂的同学就会有所感悟了。

其次是讲究方法,让学生写出解题过程。

在学生订正填空、判断、选择等不要求写出过程的题目时,我们不能只订正答案,而要让学生写出计算的过程。

这样才会展现学生解题的思路。

如果错了,也就知道错在哪一环节上,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辅导。

也可以举一反三,在学生订正时,我们可以不要让学生订正原题,而是在原题的基础上作一些变式,再让学生算一算,就能检验出
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该题型了。

学生解完后,教师对学生这类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了。

每一类作业改完后,把作业有错误的同学分成一类,集中评讲。

待作业讲评完,学生订正后,再在这些作业有错误的同学中,分出平时作业很差的同学,还要重点查看这些学生的作业是否订正对了,因为我发现这些学生经常不自觉订正,有时订正也写了,但是答案依然是错误的,因此这类学生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有个别的同学还需要老师个别面对面的指出错误的地方,手把手的教他们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实现教育的平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