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灾科技学院道路、楼宇、景园区拟命名方案(南北校区)

防灾科技学院道路、楼宇、景园区拟命名方案(南北校区)

北校区环路(路2)
正虹(雄虹)路
“雄虹”,也叫“正虹”,意为色彩鲜明的虹。
楼 宇
南校区
教学实验办公楼
1号办公楼(楼1)
嘉德楼
出自张衡《东京赋》“九龙之内,寔曰嘉德。”
4号实验楼(楼2)
明略楼
高明的智谋。出自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5号教学楼(楼3)
文灏楼
“文灏”,意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防灾科技学院道路、楼宇、景园区拟命名方案(南北校区)
类别
命名对象
拟命名
命名释义(部分)
道 路
南校区
南北主路(路1)
天水路
学校建校天水。
图书馆前南北路(路2)
育水路
“育”即育人。“育水”,即淯水,今河南省白河的古称,在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张衡家乡。
5号楼前南北路(路3)
济翔路
“济”,拯救、帮助;“翔”通“祥”,吉利、安详。
国家地震档案馆
地震科学实验楼(楼4)
启明楼
“启明”,金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启明”。此楼与实验楼(楼1)对称。
青年教师公寓(楼6)
毓秀楼
毓秀,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意指人才辈出。
学生公寓
1号楼—6号楼(楼7)
北辰园1-6号
“北辰”即北极星,喻受尊崇的人,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北”指“北校区”,与南校区的“南阳居”对应。
食堂
学生食堂(楼8)
望舒餐厅
“望舒”,古代对月亮的美称。
南校区
1号楼后花园(图1)
听心园
“听心园”,此园秀美,静可听心声。亦喻人可在此静听己心声,反省慎独,三思而后行。
5号楼前花园(展示火山石和火山知识)
(图2)
思玄园
思玄,研求深奥的道理,出自张衡《思玄赋》。
6号楼前花园(图3)
问地园
6号楼前花园西侧长廊(展示自然灾害知识)(图4)
6号教学楼(楼4)
承基楼
继承基业。出自张衡《西京赋》:“高祖创业,继体承基,暂劳永逸,无为而治。”
防灾减灾教育综合楼(楼5)
张衡楼
原实训中心楼(楼6)
学生事务中心
后勤楼(楼7)
后勤服务中心
学生公寓
1号楼—5号楼(楼8)
南阳居1号—5号
“南”指南校区,“阳”意为学生充满阳光、富有朝气;“南阳”又是张衡故乡。
铭心廊
“铭心”,刻在心里,牢记不忘。
1号楼后花园西侧路(路4)
潮白路
学校地处潮白河畔。
教工食堂南侧东西路(路5)
红山路
红山台伴随着中国的地震事业发展而成长,是我国地震系统观测台站发展变化的缩影
4号实验楼南侧路(路6)
鹫Hale Waihona Puke 路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是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地震台。
北校区
实验楼西侧路(路1)
天河路
“天河”即“银河”,体现“仰望星空”精神。
食堂
教工食堂(楼9)
教工餐厅
学生第一食堂(楼10)
思源餐厅
“思源”,饮水思源。
回民食堂(楼11)
清真餐厅
家属楼
1号楼—5号楼(楼12)
教工住宅1-5号楼
北校区
教学实验楼
实验楼(楼1)
长庚楼
“长庚”,金星的别名,八大行星之一。
基础教学楼(楼2)
天仪楼
“天仪”,谓天之光仪,即日月之光。
国家地震档案馆(楼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