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论课程学习报告
七、面对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如何规划好 大学时光。
1、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
由于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太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使你非常 容易进入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或者在国内享有盛誉的IT企业,并且待遇 相当优厚,堪称“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 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因此,出国深造
我们希望以电信重组为起点,以3G发展为契机,以培养学以致用的 通信人才为宗旨、加大通信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接轨现代通信发展的 教育模式,通过通信工程实训中心院提出的培养应用型 人才的办学目标落在实处。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 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 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 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 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 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 速发展。
有限公司,2009.
3、消费类电子产品。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销量早就超过了PC若干倍。并且还在以每年 10%左右的速度增长。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包括便携音频视频播 放器、数码相机、掌上游戏机等。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已形成 一定的规模,并且已经相对成熟。
4、军工航天
对于大多数开发者和用户而言,这可能都是比较神秘的一个领 域。的确,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机会给F117战机编写控制程 序。的确,军工和航天领域是不为大众所知的领域,在这个领 域里面,无论是硬件还是操作系统、编译器,通常并不是市场 上可以见到的通用设备,它们大多数都是专用的。但是并不代 表这个领域落后,许多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成果,往往都会 用在这个领域。
八、选择原因
细心的我是留意到,十年前港台电影中黑帮大佬手里可以用来砸 人的“大哥大”,早已变得如此纤细轻巧、色彩缤纷,并且飞入寻常百 姓之手;从前只有数月飞鸽传书才能联系的国外亲友可以用简单方便 快捷的伊妹儿(E-mail)互致问候、即时聊天,甚至装上摄像头开个 网络会议!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 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
2、 大学期间的规划
积极努力地学习好专业课程,夯实基础,在起跑线上追平其他同 学。认真学习英语,视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抓起来,好好的为大一下 学期的考英语四级考试,参加比赛项目,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专业 知识是基础的基础,一定要抓牢。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争取一次通 过。我最大的机会就是身处江苏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信息技术发达的 省份,所以冷不丁就会有好的机会在远处瞄准了你,只要稍加努力就会 得到它的垂青。
二、喜欢的职业
对于通信行业比较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够到运营商或者大型的通信 公司工作。
三、当今社会电子信息类的热门需求分类
电子信息科学的热门领域包括:
1. 嵌入式技术应用。
嵌入式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嵌入式产业涉及的领 域非常广泛,彼此之间的特点也相当明显。例如很多行业:手 机、PDA、车载导航、工控、军工、多媒体终端、网关、数字电 视……
3G,(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 机 (2G),称为第三代手机。 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 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业务功能
宽带上网。 通话视频。 手机电视。 无线搜索。 手机音乐。 手机购物。 手机网游。 手机图像处理等
专业导论课程学习报告
XXX
XX大学XX专业XX班
摘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 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 益”。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和 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 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 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 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
可以将工作转换为自己奋斗的理想; 善于寻求事物之间的意义和联系,具备较强的洞察力; 善于捕捉灵感,善于提出独立的、独创的想法和建议; 对事物的发展有良好的预见性; 坚定的原则及良好的计划性,喜欢整洁有序、平和的工作环境; 善于沟通、善于说服别人、善于激励别人; 敢于挑战权威,否定传统,具备开创精神; 能够处理复杂的人和事物矛盾; 能做出深思熟虑后的决策;
难度相对大一些,不过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后出国进修的机会相当多。除 各名牌高校外,中科院电子所同样不失为一个完成研究生学位的好去 处。选择通信工程专业,已经可以同“光明的前途”画上近似的等号了。 这是真正的“朝阳产业”、“知识经济”,可以热情的挥洒汗水、攻克难 关、迎接成功。在这样的专业里,你会对那些时髦词汇有更加切身的体 会。希望那些对自己实力充满信心的考生勇敢选择,同信息时代一起拥 抱辉煌!
2. 汽车电子领域。
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近年来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的嵌入式车载领域的发展与国际相比 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电子导航系统在汽车电子中占据的比重比较 大,目前导航系统在国外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近年来也 已经开始起步,可以预料未来几年内会有比较快速的发展。汽车 电子领域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是与汽车本身机械结合,从而可以 实现故障诊断定位等功能。
(3) 传输速率
高速运动:144kb/s 步行速度:384kb/s 室内环境:2Mb/s
五、从十二五规划到战略新兴产业规划
1、“宽带中国”战略
最大受益者:光通信设备行业 华为、中兴通讯、新海宜、烽火通信、亨通光电等
2、下一代互联网(推进IPV6发展)
华为、中兴通讯、国脉科技等
3、新一代移动通信(向LTE推进)
3、工作劣势:
每一种性格,都有自己劣势的一面,这些劣势,往往是天生的,是 不可改变的,只可以引导和规避,例如如果1米5的身高,就不要去把打 篮球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认识到自己的劣势,可以让你尽量少的陷入自己的劣势中,而更多的使 用自己的优势去工作和生活。 由于过于专注“想法”,有时会不切实际,忽视一些细节; 强烈的担忧,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在工作冲突中,容易变得软弱; 理想无法达成时,会变得沮丧和失去斗志; 过度以情感为中心,容易过于敏感,陷入自我否定之中; 容易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从而产生极端的反应;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新兴产业 通信工程
一、职业测评
1、性格解读:
性格是温和类型,典型特点是温和、友善。 性格内向,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善于思考,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关 注各种可能性,充分洞察人情作出决定,温和、友善、富有同情 心,同时喜欢有条 理有计划的生活方式。 其中:
驱动力的来源:内向 53% 接受信息的方式:直觉 60% 决策的方式:情感 60% 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判断 60%
4、适合的领域与职业
你适合的工作类型要求是重视思考能力、注重想象力、需要付出关 心和情感、有条理的完成工作。 你适合的领域和职业有: 咨询:培训经理/培训师 职业指导顾问 心理咨询师 心理诊疗师 事业 发展顾问 企业组织发展顾问 教育:特殊教育教师 大学教师(人文学科、艺术类) 科研: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及其它领域的研究人员 社会科 学工作者 文化、艺术、设计等:设计师 作家、诗人、剧作家、导演 美术家 音乐家 其它:仲裁人 人力资源经理 营销人员 口译人员
华为、中兴通讯
4、物联网、云计算
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国脉科技、星网锐捷
5、促进空间产业发展
北斗产业爆发性增长已无悬念 国腾电子、中国卫星、北斗星通等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 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 益”。
5、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与软件产业一 起构成信息产业的核心。具体行业上,石油化工、数控机床等 行业都是信息化的重点行业。可以看出,电子信息学科专业设
立时间不长但应时代之需要,是一类适应市场要求和社会发展 的宽口径专业。
四、了解通信工程专业及通信行业
1、 3G时代的到来 (1)具体描述
参考文献: [1]英约翰米多顿苜 ,陈东君译,《职业规划》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2. [2]毛人余 ,《老板要找的六种人》地震出版社 2001. [3]沈登学、孔勤,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4]程社明、不欣欣, 《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团结出版社,
2003. [5]陈启华 ,《高薪工作无障碍应聘》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6]黄烨菁,《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工作优势:
不同的人格类型,没有“好”与“坏”之分,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别 的优势和劣势,具备一方面的优势,则必然有另一方面的劣势,测 评的目的,是让你看清楚自己的这些优势和劣势,这些优势和劣 势,是跟随你性格、不可能后天改造的,或者说,是天性的组成部 分。就如2米的身高适合去打篮球,却不适合去练体操,而1米5的身 高则恰恰相反。 认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可以让你更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让 你的职业生涯更加清晰和准确。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和 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 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 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 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
六、通信工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