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输血病历书写检查标准
粗略计算 50kg病人输注2U机采血小板机体可升高30x109/L
三、 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 入大量陈旧库存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 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 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新鲜冰 冻血浆10~15ml/kg体重。
四.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Ⅴ、Ⅷ因 子含量较低。
4.个别医生输血前与病人或家属沟通不到位。 输血前评估不到位。要求检验科联系血,检 验科通知临床科室时又被告知病人家属不同 意用血。检验科正交叉配血时,接到电话问 是否可以不输血了。
5.不出现输血反应,不必填报输血不良反应 报告表。有大夫仍然填写。
6.输血后无评估情况仍然存在。
输血后一定时间内完成输血效果评价记录, 如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体征变化、有无继 续输血的必要等。
五. 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 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 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 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 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六. 冷沉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及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标本要不同时间采集。
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 ;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 者。
检验科(血库)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 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 写配血实验结果。
四、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 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 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要求预约。
输血工作几个重要环节
输血申请 严格执行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备血(超过1600ml)必须履行报批手续;紧急大量
用血(24小时内超过1600ml)者必须在72小时内履 行报批手续。 输血申请单字迹清晰、内容齐全,用血时间明确, 申请血液制品名称准确 。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16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 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急诊可以先用血,后报批 。
辅助检查
1.各种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要逐项填写, 不得漏项,字迹清楚。
2.输血前要有血常规、血型、ALT、HBsAg、 HIV抗体、梅毒抗体,HCV抗体检查化验结果 (急症患者输血前抽取血液备查)。择期手 术或输血浆前需加做凝血四项。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ml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 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ml-1600ml的,由具有中级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 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输血协议:当一位病人连续红细胞用血量超 过8u时,需要增加冷沉淀8-10u,特殊情况可 继续增加冷沉淀的使用量。否则超过8u后不 再发放红细胞。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一.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 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 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2.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 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 量)。
3.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 血功能障碍。
4.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 5~8ml/kg)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血浆的临床适应症非 常窄,只适应于凝血功能异常,纠正凝血功能障 碍的情况. 但是,由于目前人血白蛋白价格昂 贵,经常缺货等原因,导致临床医生往往用血浆 来纠正低蛋白血症,这是违反血浆应用适应症 的. 还应特别强调的是:输注血浆前,必须检验 凝血四项,如凝血功能异常,就是最好的输注血 浆适应症.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内科输血指南 一、 红细胞: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 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 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二、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 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输注
血小板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血小板计数<5×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11) ×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 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小时测定值。CCI>10 者为输注有效。
2.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
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 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三、 新鲜冰冻血浆(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输血病历书 写检查标准
本院输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用血科室对去白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临床输 血适应症普遍掌握较好。但对血浆应用的适 应症把握仍有欠缺,医生申请血浆前未有凝 血指标检测。
2.输血申请单仍有空项现象,或者没有在规 定时间(3天内)补填输血前检验结果。
3.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和输血申请审 核制度执行情况不够好。 ຫໍສະໝຸດ .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 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 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 龄等因素决定。
二、 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 倾向或表现。
1.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