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01JR2:金融学专业(全英文)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15版)

201501JR2:金融学专业(全英文)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15版)

金融学专业(全英文)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15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国际背景下的全球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跨国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人才培养将完全与国际接轨,主要参考国外主流大学课程设计,同时结合中国本专业特点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国际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国际背景下的全球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跨国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强调国际化和应用型,注重案例教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能力。

本项目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模块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部分中文课程除外)。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金融政策;
5. 了解中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和法规;
6. 了解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理论发展的动态;
7.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金融及投资理财工作。

三、核心课程
(一)学位课程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投资学、金融学
(二)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函电、保险学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一)学制:4年制,实行弹性学年制,可提前1年毕业,也可延期1-2年毕业。

(二)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其中必修83 学分、选修 77 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一)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1.通识课程平台:40学分;
2.学科大学课程平台:30学分;
3.专业教育平台:46学分;
4.专业方向模块:36学分;
5.任意选修:8学分;
6.实践教学:36学分,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9学分(详见八)。

(二)学分分配汇总表
七、金融学(全英文)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一)通识课程平台(应修40学分,必修30学分,选修10学分)
2. 通识课程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包括通识选修核心课程(00T1401)4学分,通识选修课程(00T1402)6学分(其中跨院选修课4学分))
(二)国际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应修30学分:必修25学分,选修5学分)
(三)专业教育平台(应修 46 学分:必修 22 学分,选修24学分)1.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程( 22 学分)01B154P
2.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 24 学分)01B154Q
(四)专业模块方向
1.银行方向模块(应修36学分:必修6学分,选修30学分)01B154R (1)银行方向模块必修课程(6学分)
(2)银行方向模块选修课程(30学分)
2.投资方向模块(应修36学分:必修 6 学分,选修 30 学分)01B154T (1)投资方向模块必修课程(6学分)
(2)投资方向模块选修课程(30学分)
3.保险方向模块(应修36学分,必修6学分,选修30学分)01B154V (1)保险方向模块必修课程(6学分)
(2)保险方向模块选修课程(30 学分)
(五)任意选修课程(应修8学分,其中专业任意选修4学分,公共任意选修4学分)1.专业任意选修课程(4学分)01B154X
2. 公共任意选修课程(4学分)
在全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任意选修。

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无。

(一)标注★的是学位课,除在修读说明中特别注明,所有专业课程均为全英文授课。

(二)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按学科大类培养;第二学年开始进行商学院学习,第3-5学期进行专业教育平台的课程学习;第4学期末,学生在本专业内进行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第5学期起进入模块课程的学习。

(三)第五学期学生可以选择海外学习项目与校内学习项目中的一项进行学习。

(四)海外学习项目说明:学生一般在第五学期赴国外高校进行一学期的学习,在国外学校需取得4门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成绩,才能取得12学分的海外学习项目学分。

若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超过了4门课程,超过部分的课程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包括在本校已学习过的课程),每门课程认定学分为2学分。

若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未取得4门课程的成绩,按实际取得成绩的课程计算学分,按每门课程3学分计,不够学分可以由校内全英文授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顶替。

(五)校内学习项目说明:学生校内学习项目安排在第五学期,校内学习项目由两部分组成:10学分的校内课程学习及2学分为期二周的对外企业及机构实习。

10学分的校内课程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全校经济管理类全英文授课课程完成,按实际每门课程的学分进行计算,采用课程学分顶替方式。

若第五个学期课程学习学分不够,可以由其他学期取得的相关学分顶替。

(六)选择“校内学习项目”的学生要求“毕业实习”在外资机构进行,保证在对外企业及机构的实习总时间达2个月以上。

(七)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程中的“学习报告”2学分,是指学生总结海外学习项目或校内学
习项目所学课程内容及学习过程,要求用英文写作,字数要求在2000字符以上。

(八)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程中的“学术讲座”2学分,是指学生在第3至第8学期参加海外高校或国内学校举办的各类用英文讲的学术讲座7次,每次讲座需要记录讲座时间、讲座地点、主讲人、讲座内容,并由举办单位经办人或讲座人签名后认定。

(九)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程中的“国际金融专题讨论”,是指教师提出国际金融相关问题,学生课外准备相关资料,并用英文开展相关讨论,共开展国际金融专题讨论5次。

(十)1.3、2.3、3.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学年的暑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