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务信息的写作方法

政务信息的写作方法

政务信息和新闻写作讲座发言提纲一、如何写政务信息?1、政务信息定义。

与党务信息相对应的、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是指反映政务工作本身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的信息。

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情况,为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2、基本要素。

通常讲,记述文、通讯、新闻报道等在论及结构时,都会认为由五个主要方面构成,即“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结果。

还有“六要素”即:时、地、人、事、因、果。

3、特点和作用。

1、特点。

宏观性、真实性、权威性。

2、作用。

宣传作用、协调作用、交流作用、引导作用。

4、基本要求。

六个字:新、实、准、快、精、深。

5、信息写作公式。

标题+做法+数字+(例子)=信息6、政务信息工作人员素质要求。

信息撰写人员只要坚持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集中精力唱好地方戏、打好优势仗,少些大路货、多些土特产,努力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一定会开创出新的局面来。

7、15条采集信息的途径。

105个字概括: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效知信息;与外联系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

政务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政务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政务信息的写法。

1)确定好信息的主题。

主题就是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我们写任何一条信息,总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反映什么问题,说明什么观点,提出什么建议,达到什么目的。

确定主题是首要任务。

二是鲜明。

三是深刻。

四是集中。

说明一个问题要突出重点,引用的材料集中到一个中心思想上来。

确定主题的关键就是主题的提炼。

要着重把握那些有新意的、有特色的、有借鉴的、有启发的、有探讨性的、有共性的事项和问题。

2)精心安排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框架。

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是用来表现主题的。

政务信息的结构比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要短小得多,简单得多,要避免素材的堆积,一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

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简朴。

二是严谨。

虽短但“五脏俱全”。

三是自然。

3)细琢鲜明的标题。

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

“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

如何写好标题:一是题文一致。

二是选择句式的艺术。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式。

多用主谓型结构。

三是信息标题用好补语。

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四是交待好背景。

引起读者注意,加重信息的份量。

常见的背景有三类:一是人物背景。

其二是时间背景,包括过去、现在、将来。

三是时事背景。

6、几种政务信息的写作要领。

政务信息在写作上总的要求是:长稿写短,事不过三,反映的点位不可过多;大稿写小,侧重写某一个侧面、集中写一点;散稿写精、虚稿写实,不妄加结论性、评论性的语言;重点写好,关键部位要用提神的语言来表达。

信息撰写人员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反映本单位开展的工作,杜绝在文章中出现“我们、我局、我市”这种低级错误的出现。

1)决策反馈性信息。

⑴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全盘部署。

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

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排部署逐一交待清楚。

⑵对上级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后的反映。

要领:一是马上收集情况做到快速反应。

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改革的反映和所反映情况的来源。

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

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及其措施。

⑶对重大部署执行结果的反馈。

要领:一是适时反馈,不要太晚。

二是力求反馈全面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扼要介绍主要作法或经验。

四是如果还存在问题或困难,须择其要者予以反映,并说明主要原因,提出建议。

2)问题性信息。

⑴对上级正着手重点整治的问题。

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

要领是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尤其要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并说明请求上级解决什么问题。

⑵对上级正在酝酿的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问题性信息。

要领:一是指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对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四是提出具体建议。

这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

⑶重大经检案件。

要领:一是运用资料把案件基本情况介绍清楚;二是扼要说明本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的还提出请求上级帮助的具体要求。

⑷反映重大社情民意性信息。

这类信息如集体上访、群众生活困难、单位改革、工资发放难兑现等等。

3)建议性信息。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

一般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

提出的问题不宜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力戒对现行政策措施的重复。

符合这一条件就是一条可发的好信息。

1)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

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体介绍主要作法,三是介绍成果。

2)暂无显著成效的作法。

要领:一是选择确有创新意义的能给人一定启示的作法来写,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体介绍作法。

二、如何写调研报告(信息)?1、什么是调研报告。

将调查研究的结果,用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调研报告。

也叫调查报告。

写好调研报告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和基础,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

但是,只要大家努力,真的做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工作,有丰富的内容、有正确的观点、有不同凡响的见解、有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一篇好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以深入全面地掌握工作情况、提出问题、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促进工作为主要目的,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是次要目的。

2、调研报告的意义。

调查研究是我们工作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对事物有了较全面、较深入的调研,观点才能正确,方法才能得当,工作才能出成绩。

为什么还要写调研报告?写调研报告的过程是一个更全面了解情况、更深入了解情况的过程;写调研报告过程,也是一个深入思考、缜密思考的过程。

这就督促你去想事,想问题,把问题研究透;调研报告写出来后,它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产生指导作用。

避免少走弯路,少碰钉子,减少损失,提高工作效率、效能。

3、怎么写调研报告。

一是确定调研课题。

调研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的题目不要大而无当,不要离我们的具体工作太远。

二是拟好调查提纲。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调查的范围、重点、和具体内容,既要有总体概括,也要有个体的监测。

拟调查提纲一定要细致、具体。

三是充分掌握有关的理论性、政策性知识及相关情况。

要分析得深入、正确,必须得有相当的知识和理论做基础。

四是调研报告必须具备的要素和基本结构。

4、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分析,三是结论。

这三个要素融和在调研报告结构的三个部分中。

结构:一是基本情况,二是存在问题,三是解决办法。

要素和结构不是一对一的,基本情况这部分要有材料,也要有分析。

存在问题部分要有分析,但必须有足够的材料作基础,同时,分析和材料还要能体现出结论来。

解决办法部分要有结论但也必须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和分析。

文章题目可以直接说观点,文章开头要概述此次调查研究的经过,什么时间,在什么范围,对哪项工作或哪项工作的哪个方面问题,进行怎么样的调查,开了什么范围的座谈会,走访了多少基层单位和人员,到实地考察多少次,掌握了多少材料,达到了什么目的。

5、正文。

就是上面讲的结构中的三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要说得细一些,但也不要把调查来的东西全写上去,与你后面的分析、观点、解决问题有关系的材料才能写上去。

有很多调研报告,根据需要,有主要特点这一部分,实际是基本情况的特点,这部分可以放在基本情况中,也可以单写。

如果特点单写,基本情况部分就可以简单写。

主要特点实质上是基本情况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存在问题。

必须明确,一个大问题总是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的。

每一个小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归纳、分析,证实确实存在着你所说的问题,问题非常严重,不解决不行。

同时,必须分析一个问题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原因,为最后的解决方法做铺垫。

都要分析原因,原因找准了,才能确定好的解决方法。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是要求对调研的对象,要做细致全面的了解。

在对大量材料进行归纳研究的基础上再找出特点,提出问题。

运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

提出的方法要具体、要有步骤、有可操作性。

你的调研报告的解决问题的部分,应该含有解决方案的内容。

按着你说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做下去,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要想我们的结论做的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变为成功的经验,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必须强调知识水平、政策水平、理论水平的提高。

二是必须以全面深入的调查掌握的丰富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三是正确的分析,合乎逻辑的分析,符合实际的分析。

6、正视调研报告的难度。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十天、八天肯定是不够用的,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做。

从现在开始,用几天时间,先完成确定调研课题和调研提纲这件事。

然后,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去干什么,都想着有调查研究这件事,顺便就能够捞一些材料回来。

同时,一有空闲,就应该专门去做调查。

边调查,边积累,边整理,边写作,最后完稿。

三、如何写新闻稿?1、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

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2、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

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新闻必须做到:一是事实要具体。

新闻中的人名、地名、现场、情节、数字、结果都要写得具体。

3、新闻五要素。

即五个“W”。

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

4、特点。

一是事实要典型。

二是事实要生动。

新闻事实的获得。

往往带有一定偶然性;一个用心的思索,善于思索的作者,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却是必然的,而且,一旦获得以后,就会抓住不放,紧紧跟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