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

2、初唐代表作家:上官仪、沈亻全期、宋之问、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3、盛唐代表作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浪漫主义:李白;现实主义:杜甫4、中唐代表作家:前期: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李益;现实主义:白居易和新乐府其他参加者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刘禹锡、李贺。

5、晚唐代表作家: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词人:温庭筠、李煜。

6、盛唐时期除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诗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7、新乐府运动的成员: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

8、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

追求平、求俗9、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

求奇、怪。

10、花间派词的代表作家:温庭筠、韦庄。

1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由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组成。

他们提出了轻“绮碎”重“骨气”的主张。

他们的诗或表现从军报国的壮志,或揭发贵族生活的荒淫空虚,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题材内容扩大了,思想感情也开始变化了。

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

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政治思想方面,提倡佛老思想,诗人追求由隐而任或由任面隐的生活态度,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描写了山水田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祖国风光水色的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歌颂,同时也流露出佛老的思想。

在艺术上细致的刻画了山水田园的自然风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意境,语言清新洗练,取得了较高艺术成就。

3、盛唐边塞诗派:主要作家是高适和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

由于对外交流的扩大,引起了人们对边塞生活的关注,还有些文人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出路,引发了边塞诗。

主要描写了边塞独特的风光景色,描写了将士征战边塞的过程,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保家卫国的慷慨激情,同时也揭露军队中将率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

在艺术上,往往具有慷慨激昂的基调,气势比较雄伟,感情比较奔放。

在形式上以七言的古诗,歌行和七言绝句为主。

4、新乐府:“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其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

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一是用新题,二是以批判的形式写政治时事大事。

三是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传承变化,汉乐府是“缘事而发”,建安时期是“借古题写时事”,到杜甫的“因事立题”到白居易的乐府变为“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事又是带有一定批判讽喻色彩的事。

5、唐代传奇:主要指称唐人的文言小说,唐代文言小说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

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

比较1.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歌比较——答:高适和岑参都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内容都是描写了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及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描写。

但二者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又有所不同:表现内容上的不同:一。

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

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杂糅,使其诗歌创作颇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浑厚,有一种感慨悲壮的美。

二。

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

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诗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全都变得神奇瑰丽起来,并热情地加以歌颂,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艺术上的不同:一。

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遗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二。

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

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

三。

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

2.白居易的新乐府理论(05年已考)答:首先,他提出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

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即针对现实来进行创作。

其次文学不仅具有反映社会的价值,而且也具有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巨大功能。

他认为文学应植根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本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从现实生活中选材进行艺术表现,特别提倡周朝的采诗制度“启秦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以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要“感于事”“动于情”。

最后,他也论及到文学的特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要求内容和形式统一到根情实义上。

他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他主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系于意,不系于文。

在诗歌的语言方面,要求语言通俗平易,章节和谐婉转。

总之这些观点,继承发扬了《诗经》以来重道的传统,将儒家传统的文道观成功地用于诗歌创作。

4.韩愈文的艺术成就答:韩愈从事古文运动,其文章成就很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韩愈文兼众体。

韩愈之前的散文家,大多都只写过一种或几种文体,而韩愈对于各种文体都敢于尝试和突破。

他的作品有碑志、祭文、赠序、传记、辞赋、小说、寓言等等。

二、韩文理直气壮,感情真挚。

韩愈主张“气盛言宜”,因此他的文章多重气势,再有韩愈是个自信的人物,故其文多理直气壮。

如《祭十二郎文》不仅气盛而且感情真挚。

三、韩文深于立意,巧于构思。

多以习见之题材,但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四、韩文长于描绘,形象生动。

如《送李愿归盘谷序》五、(重点)韩文的语言准确精练、新奇自然。

A韩愈的文章均为散体,以质朴的散句为主,但也并不排斥对偶句。

文句骈散相间。

B在力求文从字顺的同时,重视语言锤炼,力求准确精练,言简意多。

如“传道、授业、解惑”C力求新颖独到,大量运用比喻和比拟,善于活用词类,有意错综词序,大量运用虚词和感叹词,善于用对话形式和对比句、反诘句,使文章句法灵活,节奏多变,气势雄壮,摇曳多姿。

5.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答:柳宗元继承了历代山水散文的特点并加以改造完善,开创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山水游记,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最佳。

这些作品形神毕肖地再现了山水景色的自然美。

如《小石潭记》等一系列游记,非常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细腻的工笔描绘,篇篇不雷同,自然景物充满着勃勃生机,画廊式地展现了永州的山水景色。

其次,柳宗元写景,但不客观的模山范水,而是写自己主观感受中的景物。

如“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

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景完全融二为一。

在情景交融之外他还善于以山水景色自喻,例如《小石城山记》以小石城自喻等。

用山水景物的特点和遭遇来表现自己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

山水景物性格化的写法是柳宗元对山水游记文学的一个发展。

再次,在情景交融、以山水自喻还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感情时,柳宗元还善于加之以形象化的议论。

《小石城山记》中关于造物者之有无的议论,都大大开拓了读者的思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这种从描绘的景物形象出发,展开生动活泼、极富启发性的议论,是柳宗元为游记文学的发展又开辟一新的途径。

最后,精炼而不雕琢的、优美而不华糜的语言。

是柳宗元游记的又一特色。

其语言字凝句炼,简洁明快,善用短语,骈散相兼,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例如《小石潭记》等,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

使他的山水游记既象一幅色彩迷人的风景画,又像一首真挚深沉的抒情诗,充满诗情画意。

形成了清峻自然的独特风格,把山水游记推向了一个高峰。

6.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答:(1)构思缜密,情致深蕴。

他的诗无不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同时又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如其名作《锦瑟》、《夜雨寄北》。

(2)长于用典、精工贴切。

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用典最多的一个,也是运用得极为精彩的一个。

如其《安定城楼》一诗,八句中连用四个典故,多而切合事情,精妙绝伦。

(3)锤炼字词,工于造语。

如“集鸟翻鱼艇,残虹拂马鞍”,一个“翻”,一个“拂”,写尽了水禽飞舞嬉戏、残虹行空如彩的景象。

此外,如其“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等,大量传世名句精美典雅,曲尽唱叹之妙。

(深清绵邈,典丽精工)7.唐传奇的艺术成就答:唐传奇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开始对社会生活进行精细的描绘,具有很高艺术成就一、唐传奇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虚构来塑造人物形象。

唐传奇中出现了各个阶层。

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如《李娃传》二、自觉地追求情节结构安排,构思新颖巧妙,情节曲折生动,结构完整严谨。

如《柳毅传》三、文辞华美,活泼流畅。

唐传奇标志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

8.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点——答: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中最突出的特点。

李白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传统,并将其推向了高峰。

其浪漫主义特征最主要体现在:首先,以饱满丰富、激昂强烈和充满主观色彩的感情来写诗。

其自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他的诗歌始终保持着昂扬的调子。

即使是如《将进酒》这样的诗,歌咏是政治失意,人生短暂,依旧气势豪迈。

为了使感情更加饱满,李白常使用以下手法:一、通过富于主观色彩的抒情加以表现。

李白喜欢直接站出来宣扬“我”。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本楚狂人”等等,有着强烈的自我色彩,强烈的个性。

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加以表现,使自我感情更自然,更深刻的融入对象之中。

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山本来是没有生命的,而李白在此赋予了它感情和生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