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宋纹样以及绘画作品

隋唐宋纹样以及绘画作品


烟江欲雨图页
朴庵 宋代 绢本墨笔 纵24.9 厘米、横26.3厘米 此图写空江烟雾, 风雨欲来,波涛急起, 渔人奔避的情景。全图 用笔简放雄劲,具有水 墨多彩,淋漓尽致的效 果。树干树枝随手点画, 人物、小舟更信手勾画, 画法生动活泼。是南宋 马夏一派的佳作。
北宋绘画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 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 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 风俗画作品 24.8厘米 厘米, 528.7厘米 厘米, 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 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 北宋画家 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 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 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 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 长卷形式 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 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 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 活的面貌, 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 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总 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 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 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 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 驴等牲畜五、六十匹, 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 轿二十多辆, 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 十多艘。房屋、桥梁、 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 也各有特色, 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 的特征。 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和艺术水平。 和艺术水平。
崇安窑白釉刻莲瓣纹盖盒
北宋 崇安窑白釉刻莲瓣纹盖盒 高11cm,口径13cm,底 径7cm。 器形端庄大器,制作精细, 盖、罐之间以字母口相扣接, 施青釉,釉层闪黄,发色纯 净,盖面刻开放的莲花,器 身外腹刻多重仰莲纹,为北 宋时期福建北部崇安窑(现 武夷山市)产品,完整传世, 相花纹
珍珠纹
唐代绘画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中国唐代画家阎立本人物画 代表作。又称《古帝王图》。此图绢本,设 色,纵51.3厘米,横 531厘米。现藏美国波 士顿美术馆,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 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 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 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 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历 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 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此图描绘从西汉至隋朝十三个皇帝的形象。 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 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 “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 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画家用 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 十分鲜明。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色彩 凝重。此图经历代内府或个人收藏,清末落 入梁鸿志之手,流入国外。 作品没有名款,长期以来一直传为阎立 本的作品,主要依据是宋代富弼题识。根据 史籍 局部放大图 记载,现在流传的绢本,是宋代杨褒根据白 麻纸唐画传摹,设色附彩的。
凤凰纹
唐代 凤凰纹瓷执壶 规格:高23厘米 收藏地:湖南省博物馆 端庄古朴的执壶, 端庄古朴的执壶,展翅欲飞的凤凰 此执壶1983年出土于湖南省望城县古城村,口 沿外侈,筒状粗长颈,溜肩,长圆腹,平底假圈 足,肩部一侧置八棱形短流,对称一侧置曲柄与 颈相连。如此造型,端庄古朴,是典型的长沙窑 执壶形象。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釉面开 细小的开片纹,壶流下方的腹面有褐绿彩绘飞凤 纹样,凤凰作回首展翅飞翔状。壶体纹饰用笔简 洁,线条流畅,神态生动逼真,可见晚唐时花鸟 画技之高超。在望城县古城村还出土一件与此壶 形状相同的执壶,腹两侧绘红、绿彩写意纹样, 被淡雅的青釉衬托,宛如空中的彩虹一般,煞是 好看! 釉下彩是长沙窑的发明 这两件执壶上的彩绘均为釉下彩,是长沙窑的 创造发明。系先在器坯上用含铁的彩料勾画花纹 轮廓,再用含铜的彩料填涂其间,最后施青釉高 温烧制,烧成后彩画在明釉之下,晶莹艳丽,为 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来源:国家 数字文化网)
北宋定窑白釉贴花弦纹长颈瓶
说明:1969年河北省 宇州城内静众院塔基地宫 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 馆藏 高12厘米 口径3.7厘 米 胎白质细,釉白泛青, 近足处无袖。口呈喇叭状, 细长颈,颈中部饰凹弦纹 五道。广肩,肩腹交接处 饰凸弦纹,弦纹上侧堆贴 排列均匀的五个圆饼形物, 腹稍鼓,下收,圈足。
开片纹
凹弦纹,冰裂纹
竹节纹 弦纹
隋朝绘画
游春图作者是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 550年~600年 的一位大画家, 游春图作者是展子虔,是北齐至隋之间(约550年~600年)的一位大画家,由于他擅画 展子虔 山水人物,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 游春图》 展子虔所作的《 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 山水人物,这幅经宋徽宗题写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 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长卷,绢本, 80. 厘米, 43厘米 厘米。 长卷,绢本,横80.5厘米,设色 纵43厘米。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 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 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 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 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 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 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 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 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其双勾夹叶 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 《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 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产生年代:宋 通高2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 9.5厘米。小口厚唇外翻,丰肩弧 腹,假圈足。通体施米黄釉,褐彩。 颈、肩、腹等处分别绘四道弦纹。 腹部对称两侧开光,各绘一只展翅 欲飞的凤凰,凤首相向,双翅扑打 追逐嬉戏,开光之间绘工字形锦地 纹。
整个造型敦厚典雅,纹饰繁而不乱, 疏密有致,技法刚柔兼具,将国画 的传统特色和民间图案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装饰恰到好处。是宋代吉 州窑的精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