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1.3.1有理数的减法
主备人:审核人: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昨天,国际频道的天气预报报道,南半球某一城市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所谓日温差就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8米和-155米,问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
二、探索新知:
(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索
1.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问题:(-8)-(-3)=?
也就是求一个数“?”,使(?)+(-3)=-8
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 -8
所以(-8)-(-3)= -5 ①
2.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让我们再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
试一试
做一个填空:(-8)+()= -5
容易得到(-8)+(+3 )= -5 ②
思考:比较①、②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3.验证:
(1)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归纳
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2.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
3.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b a b a -+=-
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比被减数小吗?
说明:(1)被减数可以小于减数。
如: 1-5 ;
(2)差可以大于被减数,如:(+3)-(-2) ;
(3)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
(4)大数减去小数,差为正数;小数减大数,差为负数;
(三 )问题:
问题1. 计算:
①15-(-7) ②(-8.5)-(-1.5) ③ 0-(-22) ④(+2)-(+8) ⑤(-4)-16 ⑥ 41)21(-
- 问题2.(1)-13.75比4
35少多少? (2)从-1中减去-125与-8
7的和,差是多少? 【知识巩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 两个相反数相减是零.
D 在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 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D 零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3.若两个数的差不为0的是正数,则一定是( )
A 被减数与减数均为正数,且被减数大于减数.
B 被减数与减数均为负数,且减数的绝对值大.
C 被减数为正数,减数为负数.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3)-(—3)= —6
B 0-(—5)=5
C (—10)-(+7)= —3
D | 6-4 |= —(6-4)
5.(1)(—2)+________=5; (—5)-________=2.
(2)0-4-(—5)-(—6)=___________.
(3)月球表面的温度中午是1010C ,半夜是-153o C ,则中午的温度比半夜高____.
(4)已知一个数加—3.6和为—0.36,则这个数为_____________.
(5)已知b < 0,则a ,a -b ,a +b 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
(6)0减去a 的相反数的差为_______________.
(7)已知| a |=3,| b |=4,且a<b ,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
6.计算
(1) (—2)-(—5) (2)(—9.8)-(+6)
(3) 4.8-(—2.7) (4)(—0.5)-(+13
) (5)(—6)-(—6) (6)(3-9)-(21-3)
(7)| —1
14-(—213)| -(—112
) (8)(—323)-(—123)-(—1.75)-(—234) 7.已知a = 8,b = -5,c = -3,求下列各式的值:
(1)a -b -c; (2)a -(c+b)
8.若a<0 , b>0, 则a , a+b, a-b, b 中最大的是( )
A. a
B. a+b
C. a-b
D. b
板书设计:
1.3.3有理数的减法(1)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b a b a -+=-
教学反思:
1、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种,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了师生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2、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考虑学生探索新知的需要,还考虑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练习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例题中增加了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间题过程中培养运算能力.另外教师引导(提倡)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意在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反思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或教师启发引导)去寻找一些(如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规律,目的。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