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手机拒绝网游
随着网络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正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丰富的信息,虚拟的世界,无不吸引着一颗颗年轻的心。
因为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隐患。
案例:13岁男孩因爸爸没收手机,冲到阳台上跳下楼。
所幸被送医院救治。
病床上他还要登录玩游戏。
案例:13天的时间里,10岁男孩偷偷用父母的银行卡里的两万多元钱玩游戏。
案例:21岁女孩玩游戏导致右眼失明。
一、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
1、网络游戏从开发到上市都有套路,就是为了抓住用户。
2有些父母忙于工作跟孩子缺乏交流,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填补内心的空缺。
3、当一款游戏流行,孩子们会有从众心理,甚至会担心,如果不了解,就无法加入小伙伴的聊天话题,
4、部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掌声,需要在虚拟的游戏中获得鼓励和自信。
5、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有一个普遍的特点,自制力差,这跟从小养成的习惯以及自身性格有很大关系。
二、长时间玩手机和网游的危害
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手机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的来源是手机所发出的辐射,手机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心悸胸闷,头晕眼花,精神不振等,有些病症如恶性肿瘤也有可能经常使用手机所引起。
有的人长时间上网后,感觉天旋地转,甚至像是喝醉了酒一般头痛想吐,就是因为大脑神经受到辐射干扰后出现的结果。
另外,用手机上网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着头,眼睛专注手机屏幕,如果低头时间长了会产生两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是颈部肌肉和骨骼受到损害,慢慢就会形成颈椎病,另外,颈部血管受到挤压,脑部的供血可能出现不足,也很容易导致精神不振以及头晕等。
最新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不仅遏制儿童左前脑的正常发育,而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
事例:某大学一名21岁的大一学生连续玩了五个小时的游戏后,在他正准备下楼返校时突然头疼,继而昏迷,呼吸停止,医生收治后,诊断其为“脑死亡”。
事例:高三学生玩游戏过度兴奋而猝死。
2、不利于心理健康。
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缺乏一些现实的交流,容易使一个人想法极端、内心封闭、不善交际等。
3、网瘾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的,未成年人长期玩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的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和场面。
大多数游戏告诉青少年的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和勾心斗角。
这些东西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甚至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一旦形成了这种道德观点,便会不择手段地对他人进行欺诈、偷盗、甚至施暴。
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件证越来越多。
所以网络里的东西和不健康的内容一旦让青少年产生依赖,沉迷其中,必然会阻碍其建立正确的认知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事例1:一名15岁的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竟然持刀砍杀自己的母亲,在拿到8000元后离家逃走。
事例2:新闻联播报道:2017年9月,15岁孩子杀害邻居,为了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杀人的刺激。
心灵扭曲。
4、网瘾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最为直接的危害是影响正常的学习。
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发展到逃课辍学。
网络中各种不健康的内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过分自我放纵,使其法律及道德的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患有网瘾的青少年,为了能上网他们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不惜丧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向人乞讨,其在外借钱,在家欺骗父母,甚至会发展到偷窃抢劫,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长怎么做:
第一,以身作则。
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
为了让孩子远离手机,家长应该做好带头作用,在孩子面前尽量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戏。
一个妈妈咨询,为什么4岁的女儿离不开手机,早上起来就要玩,吃饭也要手机在一旁看动画片,要不然就不吃,不给手机就大哭,怎么都哄不好,这个妈妈觉得女儿脾气犟,有时打她,打也没有用,孩子就玩。
心理咨询师就问:家里有人玩手机吗?她说:我和老公都爱玩,她说,可能是看我们玩,他就好奇,喜欢玩了吧,可我们是大人,她一个小孩怎么能多玩?4岁的孩子怎么能分辨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家长不肯远离手机,却让孩子远离,年幼的孩子哪有那么强大的自控力呢?
第二,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爱和鼓励。
事实证明,在温暖、友爱、安全感十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更加的健康,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性也更小。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所谓网游成瘾可能并不存在。
长时间沉迷网游的人可能只是想暂时逃避现实世界的不快乐。
手机网络属于虚拟产品,孩子沉迷其中,常常因为现实生活不开心,不自信,没有引起孩子兴奋的东西,一头扎进虚拟世界寻求快感。
父母要学会分
担和排解孩子的情绪,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和孩子建立良好、健康、愉快的亲子关系。
第三,鼓励孩子在学习之外培养多种兴趣。
比如唱歌、跳舞、阅读,或者参加友谊身心的活动。
当孩子的注意力在积极正能量的事情上时,自然不会有心思沉迷网络游戏
第四,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运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状态,增强毅力和自信心,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抵抗网络游戏的诱惑。
第五,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目标意识和自律能力。
目标会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拒绝干扰;自理能力,可以让孩子学会抵挡诱惑。
第六,约法三章。
孩子已经有了玩手机的习惯,不能突然终止他玩。
孩子玩手机,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定规则,什么时候玩,玩多长时间,玩什么,都要和孩子商量好,而且一旦达成协议,就严格执行。
对于自控力较差的孩子来说,电子产品的诱惑实在太大,如果没有很好的规则约束,孩子真的会把控不住自己。
所以规则约束很重要,千万别怕麻烦。
最后,送给家长朋友和孩子们几句话: 家长们,请珍惜可以和孩子共享天伦之乐的有限时光,尽最大努力陪伴在孩子们身边吧;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健康和美好未来,请远离网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