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手机进校园
高2012级五班
诱惑!
讨论 :
• 利大于弊
•
OR
•
弊大于利
• 下面来展开一场辩论会
•
背景资料:
• • • • • • • • • • • • 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 : 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 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 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国外的做法: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 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 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弊的方面:
1、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 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 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 2、泛滥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 发展。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 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 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 •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手机导致的心理疾病:
• 生活中,你是否总把手机带在身上,没带就感到心烦意乱;会不会常有 “手机响了”的幻觉,甚至把别人手机铃声当作自己的;当手机经常连 不上线、收不到信号,是不是感到焦虑和无力?请关注—— 手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备受人们青睐。但是在现实 生活中,由手机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手机依赖症”就是其中 一个。 • 在生活中,你是否总把手机带在身上,没带就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 他事情;会不会总有“手机响了”的幻觉,甚至会把别人手机铃声当作 自己的;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信号,你是不是感到焦虑和无力, 脾气也暴躁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你可要小心了,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的 典型症状。 症状:手机不在身边会焦虑 据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赵军燕介绍:“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成熟 和推广,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联系工具和心灵伴侣。 我国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 的 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 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上课玩手机花掉了你本该用于什么 的时间?
笔记
思• 希望这节班会课会对同学们带来一些有益 的启示,能让我们正确看待学校关于手机 的政策,在这高二最后的一年多里刻苦拼 搏,最终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