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比三家
教学目标:
1.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知道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
2.知道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3.了解一些俗语中所包含的购物小窍门,知道货币的演变使商品选购更为便捷。
4.懂得商品质量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发现影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并具有初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完成调查表格;课前收集购物有关的俗语。
教师调查蒜、肉类的价格。
教学过程:
导入:(师出示两个苹果实物),昨天我在商店看到这样两个苹果,左边这个要八块钱一斤,右边这个只要两块钱一斤,我觉得太划算了!我特别想买右边这个,你们说我买不买?(生答:)
看来购物还是有一些小窍门的,购物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关注商品的价格(板书:价格)、,还要关注商品的质量(板书:质量),正所谓:货比三家。
(板书:货比三家)
活动一:谈,价格的变化
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对商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查,请同学们出示你们的调查表,请XX来说一说你的调查。
(投影展示学生调查表。
)(生:分组报告调查数据)
通过你的调查,你有什么发现?
(生答: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不同;同样的商品,不同的时侯价格也不同。
)
为什么同样的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呢?(请生读一读活动步骤)
请大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回答,PPT出示活动步骤:
1.组内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
2.小组汇总你认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并以概括关键词的方式写在黑板条
上;
3.小组派代表展示你们的讨论结果,并做近一步的说明。
(一组一组地说,教师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并将关键词板书的黑板上。
)
师总结:看来大家都是很聪明的消费者,通过调查比较,我们发现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因素有:式样包装、商店所在地段、进货渠道、商品质量、销售季节、天气变化、商品产地、营销策略(营销手段)等。
买东西,有窍门,只要我们多留心,多观察,多请教,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活动二:看,商品的信息
学会了比较价格,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看商品的质量呢?(PPT出示活动步骤):
1、观察小组的商品实物包装图纸,你读懂了哪些信息?
2、试着在老师出示的图片中填一填这些信息
(师进一步解释“QS”,“商标”)
师总结:商标是生产厂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一些假冒为劣商品冒用名牌商品的商标进行产品的销售,是违法的。
我们要做聪明的消费者,不要上当。
师:
祝贺大家,我们又学了一招,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吗?
3、商品质量检验大闯关(判断老师列出的商品质量是否合格)
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或者包装上的标识应当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厂址、产品说明、配料、保质期等信息。
缺少相关信息的三无产品,我们不要购买。
活动三:老师的发现
看这是什么?(出示实物蒜),老师最喜欢用蒜蘸饺子吃了,前两天我到一家饼子店吃饺子,要老板来点蒜,老板拒绝了,说蒜要另外加1元钱。
老板还说它现在有个新名字,你们猜猜叫什么?(生回答)
对,来看我做的小调查(PPT出示蒜价图表格)看了这个了短片,你知道了什么?(生答:蒜涨价了,价贵)
那么蒜为什么贵,让我们来看看记者的调查(PPT出示小短片)。
师问:看了短片你知道蒜为什么这么贵了么?(生答) (PPT出示少、贵物以稀为贵)师总结:因为少,所以贵,这就叫“物以稀为贵”。
在刚才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货比三家、物以稀为贵,这样一些购物俗语,短短一句俗语,其实也包含了很多的购物的小窍门。
结束语:在今后的购物中,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这样的一些方法来进行比较和选择商品,相信大家都能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课后作业:
货币是我们在购物的过程中的重要媒介,货币的演变是怎样的?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自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