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第1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1、不属于教育技术学研究一般研究方法的是……………………………………………(B)A.经验方法B.评价研究法C.理论方法D.系统科学方法2、下列哪项属于课题选择的首要原则的是…………………………………………………(A) A.需要性原则B.创造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3、不属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专门研究方法的是………………………………………(A) A.系统论方法B.评价研究法C.信息内容分析法D.响应信息分析法4、下列各项研究方法中,哪项属于理论方法……………………………………………(C)A.文献研究法B.评价研究法C.逻辑分析法D.内容分析法5、整理分析、加工所收集到的科学事实,属于科学研究程序的那个阶段……………(C)A.准备阶段B.现象阶段C.实体阶段D.本质阶段6、下列各项研究方法中,哪项不属于经验方法……………………………………………(D)A.文献研究法B.社会调查法C.实地观察法D.逻辑分析法7、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8、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9、怎样判断教育研究的优劣?有两个概念反映了教育研究的优劣即教育研究的效度和教育研究的信度。

10、一般来说,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的水平:1)知觉观察水平;2)探索原因水平;3)迁移推广水平;4)理论研究水平11、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化特征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是按照一定的系统性、有程序的步骤进行的。

几个主要的步骤是:选题与假设;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资料的整理;做出判断、得出结论12、科学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它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必然过程。

这种联系是稳固的,只要具备了它发生作用的条件,它所支配的事物发展过程就会重复出现13、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以科学的方法所获得的一套有组织的系统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析、控制和预测。

14、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建立科学理论的任务有:1)、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2)、做出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3)、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理论体系4)、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第2章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变量类型不包括……………………………………………………(B) A.自变量B.函数变量C.因变量D.干扰变量2、表述假设的基本成分不包括……………………………………………………………(C) A.研究课题的限制性条件B.研究的自变量C.研究的干扰变量D.研究的因变量3、下列哪项属于简单随机抽样方法……………………………………………………(D) A.抽签法B.查表法C.计算机造数法D.以上都是4、下列不属于分层抽样的是…………………………………………………………(A) A.等距抽样B.按各层的离散情况分配样本C.等比例抽样D.最优分配5、在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变量类型中,媒体刺激条件是属于…………………………(B) A.自变量B.因变量C.干扰变量D.以上都不是6、科学研究课题中的所有成分都是未知的×7、系统抽样方法是一种等间隔法的基本抽样。

√分层抽样是类型抽样。

√系统抽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8、简述科学研究课题选择的需要性原则答(要点):9、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变量可分为三大类型:(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

9、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就是针对要进行研究的范围提出问题,并拟定解决办法,以及为解决问题而需要的人员、预算和日程的一种研究计划书10、干扰变量:除自变量外,另外一些引起研究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其它影响因素,使研究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和理解的因素。

11、实验的外在效度:实验的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可推论性,即代表性问题,表示实验结果是否适合于推广应用,能否做到对同类事物现象做解析、预测和控制。

12、什么是因变量?具有哪些特征?答(要点):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它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

它具有如下的特征(1)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对自变量做出响应的;(2)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3)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13、什么是假设?科学的假设应具备哪些特点?答(要点):假设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做假想性的回答,根据这种回答建立有关变量关系的陈述。

特点:(1).假设具有推测的性质;(2).假设具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3).假设是人们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14、要表述一项研究假设,通常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研究课题的限制性条件)、(研究的自变量)、(研究的因变量)15、假设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存在式表述)、(条件式表述)、(差异式表述)、(函数式表述)16、什么是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要点):研究方案就是针对要进行研究的范围提出问题,并拟定解决办法,以及为解决问题而需要的人员、预算和日程的一种研究计划书。

(4分)麦克山提出的研究方案制定的内容包括:A.研究问题(1)问题的简述;(2)本研究的重要性;(3)列出所要进行检验的假说或要解答的特殊问题。

B.研究目的:列出本研究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的目标。

C.其他有关研究的概述(1)引述前人有关的研究(最好列举5人以上的研究);(2)讨论本研究与他人的研究之间的关系;(3)本研究与他人的研究不同的地方。

D.研究步骤(1)总体来源,样本数目,抽样设计。

若采用实验法,要说明实验组、控制组的构成;(2)资料搜集途径,资料的类型,搜集的方法,若用问卷调查,要说明调查的地点(3)实验设计、模式和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数学方法的选择及其他分析方法的使用;(5)预期结果。

E.研究的日程进度F研究人员把从事研究的主持人及有关成员的姓名、学历简列出来。

G.研究设备与器材把从事研究所需要的设备和器材列出,如录像机、数码相机、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以备用。

H.研究期限本研究所需要时间共××月,始于××年××月,止于××年××月。

I.经费:(A—I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16分)17、描述科学研究课题选择的原则确定研究课题并非是随意的,它受科研目的、价值、根据、条件等因素制约,因此,这些因素就构成了课题选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指选择研究课题必须考虑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2).创造性原则:一是要保证课题本身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也就是这个课题确实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二是要保证课题预期结果的独创性、突破性,也就是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能够发现或充实前人没有发现的真理或者已经发现但不完全的真理。

3).科学性原则:研究课题必须具有科学的客观根据和理论根据。

其一,选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 其二,选题要以被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

4).可行性原则:根据实际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择课题,对预期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尽可能加以周密的、准确的估计。

一方面要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所长、心理品质、兴趣爱好及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出发; 另一方面要注意从现实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诸如资料、设备、经费、时间等,注意扬长避短,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优势。

18、什么是自变量?具有哪些特征?自变量:就是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做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

它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2)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3)它的变化是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

第3章数据资料的收集1、百科全书属于下列哪一种检索工具?………………………………………………(A) A.工具书检索B.光盘检索C.联机检索D.网络检索2、问卷的分发常用方式有………………………………………………………………(D) A.邮政投递式B.专门递送式C.集中填答式D.以上都是3、下列不属于文献分析特征的是……………………………………………………(C)A.把内容分解为分析单元,断定单元所表现的客观事实B.鉴别评价文献内容,并作归类整理C.预先制定分析类目,并按顺序作系统评判记录D.对事实资料作出评述性说明4、问卷调查中,个人特征资料往往作为什么而被使…………………………………(A)A.自变量中的变数B.因变量的变化范围C.对结论描述的依据D.中介变量5、在搜索引擎中查询资料时,希望查询结果为:既包含“信息技术”,又包含“教育”的资源的布尔逻辑表达式……………………………………………(D)A.信息技术or教育B.信息技术not教育C.信息技术+教育 D.信息技术and教育6、布尔逻辑操作符是几乎所有检索工具都采用的最基本的语法规则,基本的布尔逻辑操作符有:(AND)、(OR)、(NOT)5、结构化观察具有主观性×6、文献就是用文字记录的资料×7、网络搜索中,“教育OR 技术”表示查找的资料中必须同时包含“教育”和“技术”的信息8、文献分析方法中对内容的处理过程是:鉴别评价文献内容并作归类整理9、文献分析的分析对象是对某课题一系列文献的分析综合10、网络搜索中,“教育AND 技术”表示查找的资料中必须同时包含“教育”和“技术”的信息11、文献分析方法的结果表述是对事实资料作出评述性说明12、问卷调查中,无法测量作为心理倾向的态度×13、结构性问卷:又被称为封闭式问卷,它的特点是,问题的设置和安排具有结构化形式,问卷中提供有限量的答案,受试者只能选择做答。

14、问卷: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而编制成的一套问题表格,由调查对象自填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同时作为测量个人行为和态度倾向的测量手段。

15、结构化观察:是指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特定对象进行系统化观察,并要做严格详细的可量化记录的一种观察方法。

16、结构型观察与日常观察相比较,有什么特点?答(要点):1)、有预定计划、有目的;2)、有选择对象、有重点3)、要做严格详细可量化的记录17、一份问卷包括哪些基本部分答(要点):问卷通常包括前言、个人特征资料、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等四个基本部分。

(1).前言部分:每一份问卷的开头,必须有一段简短的前言,说明研究的目的,指导受试者如何回答,并做某些必要的说明,以解除受试者的思想顾虑(2).个人特征资料部分:在问卷设计时,个人特征资料往往是作为自变量中的变数而被使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