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科学2. 变量3. 研究假设4. 测量5. 区分度6. 结构性观察7. 科学研究8. 观察变量9. 单纯随机抽样法10. 追踪研究法11. 实验变量12. 主动变量13. 应用研究14. 等距抽样15. 信度16. 典型调查17. 分类抽样法18. 效度19. 抽样调查二、填空题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和。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等距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和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6. 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9. 简述测量的作用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四、论述题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 试述选题的原则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5. 试述选题的程序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
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
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10. 追踪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是指在一段长时间内,一般数月或数年内所做的资料收集,或连续跟踪观察研究对象或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形的研究方法。
11. 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一种自变量,是研究者在实验中要操纵的变量。
12. 主动变量:主动变量是指研究者可以主动操纵的变量。
如教学方法、奖励方式等。
13. 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重在解决当前独特的实际问题。
它是直接满足教育实践需要的研究活动,是具有能应用于解决当前大家所关注的社会和教育问题的研究。
14. 等距抽样:等距抽样也叫系统抽样,是指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从抽样总体的名单中,有系统地每间隔若干抽样单位,抽取一个作为样本。
15. 信度: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是指测量多次,测量结果是一致的。
16.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分类抽样法也叫分层抽样法,它是先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再按类层抽取一定数目的对象。
18. 效度:效度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也就是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二者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19.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的全部单位中,用科学的取样法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来推断或说明总体。
二、填空题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类(层)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等级量尺、等距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
6. 效度的类型有: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客观性、创造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结构性访问,二是无结构性访问。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答: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1)选择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方法(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
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答:标准化考试的特征:(1)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
(2)实施过程的标准化;(3)评分过程的标准化;(4)分数合成和解释的标准化。
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答: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1)确定调查课题;(2)选取调查对象;(3)起草调查提纲;(4)制定调查计划;(5)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答:(1)它可用于探索性研究;因为它可以得到某些研究者未曾预料到的结果。
(2)它给回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达的机会,可以获得比较深入的资料;(3)它比较适合于小样本。
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答:(1)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2)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情景的内容分析模式;(3)同一资料来源,不同内容样本的内容分析模式;(4)两个不同资料来源,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模式;(5)几个不同资料来源,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模式。
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答:(1)具有一定的科学性;(2)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3)具有多样性。
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答:(1)类目必须在内容分析判断之前预先制定;(2)分类要详尽全面;(3)类目之间不能互相包含或重叠;(4)类目包含的范围要适中。
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答:(1)历史(或同时事件)(2)成熟。
(3)测验。
(4)工具。
(5)统计回归。
(6)差异的选择。
(7)受试者的流失。
(8)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9. 简述测量的作用答:(1)选拔学生;(2)检查教育或教学目标贯彻的情况;(3)诊断;(4)鼓励和鞭策;(5)升级、编班和分组;(6)指导就业;(7)预测;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答:(1)确定资料来源;(2)确定分析类目;(3)按时间抽样;(4)对样本作内容分析处理;(5)比较;四、论述题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答:(1)确定所要收集的资料;(2)确定问卷的形式;(3)撰拟问卷的标题和指导语;(4)撰拟问卷的题目;(5)修改和预试;(6)编辑和考验。
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答:(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全面性;(4)观察的典型性:(5)观察者的训练。
3. 试述选题的原则答:(1)需要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可能性原则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答:(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2)开展调查并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4)撰写调查报告5. 试述选题的程序答:1)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2)查阅有关资料(3)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4)陈述研究问题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答:(1)随机控制法;(2)物理控制法;(3)排除控制法;(4)纳入控制法;(5)配对控制法;(6)测量选择控制法。
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答:(1)教育调查越来越多;(2)以开发智力为中心的多方面教育试验越来越广泛;(3)长期追踪研究法引起人们重视;(4)现代教育评价的兴起;(5)系统科学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6)未来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因径分析法、模糊论方法等新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7)注重采用综合研究法;(8)电子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9)重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10)开放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和协作式研究方式的广泛开展。
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答:(1)客观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5)一致性原则;(6)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7)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