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案

****** 澜岸项目体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澜岸工程项目经理部2017年3月-、工程概况 (1)1.1编制说明 (1)1.2工程建设概况 (2)1.3钢筋工程概况 (2)1.4钢筋的连接方式 (3)二、施工组织部署及施工准备32.1劳动力组织 (3)2.2机械设备 (4)2.3材料准备 (4)2.4作业条件 (4)三、........................................................ 施工工艺53.1工艺流程 (5)3.2钢筋连接区 (6)3.3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 (7)3.4钢筋加工 (8)3.5梁钢筋连接与绑扎 (10)3.6墙钢筋连接与绑扎 (11)3.7板钢筋绑扎 (11)3.8楼梯钢筋绑扎 (12)四、质量标准124.1钢筋加工质量标准 (12)4.2钢筋绑扎质量标准 (13)五、应预防的一般质量问题 (13)六、成品保护措施 (16)七、安全环保措施 (16)、工程概况1.1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 1.1《经开•官湖澜岸施工组织设计》及其编制依据。

1.2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 ;1.5《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4G101-4);1.6《钢筋焊接及接头质量验收技术规程》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9《冷轧带肋钢筋》 1.10我公司质量、安全、环境、健康管理体系文件(JGJ 18—2003);(GB50204-2002 ;(ZJQ00-SG-002-2003);(GB13788- 2000);1.2工程建设概况本项目位于**市**开发区后官湖西南侧,中冶枫树湾东侧,场地东北侧用地红线与规划路边缘齐平。

场区近似直角梯形,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9674.04m2,拟建主体建筑包括 1#楼16〜23层住宅楼;2#、3#楼 30层高层住宅楼;4#、5#、6#楼 16层住宅楼;及一栋1层商业网点建筑。

总建筑面积约75721.52平方米。

主体结构为框剪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建筑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上主体结构抗震等级为4级,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类别为H类场地。

1.3钢筋工程概况表1.2钢材型号一览表表1.3钢筋保护层一览表1.4、钢筋连接方式本工程纵向钢筋的连接分为两类:绑扎搭接和机械连接或焊接。

直径v 16mn钢筋采用绑扎搭接;直径》16mn钢筋均采用H级以上机械直螺纹连接。

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受力钢筋上宜少设接头,构件的悬挑端不得留设钢筋接头。

钢筋的连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规定。

二、施工组织部署及施工准备2.1劳动力组织钢筋工在满足工程施工进度要求的情况下,根据项目部的安排,由劳务队自行配备。

劳务队应根据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及时调整劳动力数量劳动力配备表2.2机械设备加工机械:直螺纹切丝机1台、钢筋调直机2台、钢筋切断机2台、钢筋弯曲机2台、电焊机4台等。

绑扎工具:钢筋钩、撬棍、粉笔、尺子、钢丝刷子等。

2.3材料准备1.3.1首先由劳务队下料员提供料表,项目部审核重新下料后,提出钢筋进场的月计划及分部分项部位的材料计划(计划须限定进场日期及批次);1.3.2材料部根据劳务队提供的材料计划表,基本按每种规格不超过60吨进货,调整好进料,以保证每次进场钢筋的批次;1.3.3钢筋材料进场后,应由试验员找监理认证,现场取样送检,钢筋须在送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在进场后应做好标识(合格、不合格、送检结果未定);1.3.4在钢筋进场时须提供完整无缺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材料,交项目试验员,否则试验员拒绝送检,并且现场严禁使用;1.3.5钢筋加工必须严格按照劳务队提供的下料表进行,不得出现有偏差。

2.4作业条件2.4.1钢筋加工现场的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2.4.2钢筋加工前必须先编制钢筋下料表,钢筋下料表依据施工图及03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细图》编制,并应经专业人员审核后交工程部;243下料长度计算完毕后,将相同规格和材质的钢筋进行归整和组合;同时根据现有各种钢筋的下料,使钢筋的出厂规格长度能够得以充分利用,或库存钢筋的各种规格和长度得以充分利用。

合理安排组织加工,尽量把几种下料长度和等于定值的钢筋安排在一起下料;244检查上道工序是否已经符合施工及规范要求,能否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督促上道工序办理工序交接单。

2.4.5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2.4.6准备好绑扎丝和绑扎工具,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 #铁丝,其中22#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2.4.7准备好水泥砂浆垫块: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等于或小于 20mn时为30m M 30mn,大于20mni时为50mn< 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 号铁丝。

2.4.8划出钢筋的位置线:平板或墙板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钢筋,在两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贝S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三、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3.1.1柱、墙钢筋柱墙梁位置放线T柱/墙钢筋绑扎T挂砼保护层垫块T柱/墙圭寸模。

3.1.1梁、板钢筋梁模一侧侧模封闭-绑扎梁钢筋-梁模完全封闭-板底部钢筋绑扎- 板上部钢筋绑扎T 浇筑梁板砼。

钢筋施工工艺流程图3.2钢筋连接区1、楼面板面筋在跨中1/2跨范围内搭接,底筋优先考虑锚入跨中支座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 成品保护梁中》5d且至少过梁中线,也可在距梁边 1/3跨范围内搭接;2、框架梁面筋在跨中1/3跨范围内搭接,底筋优先考虑锚入跨中支座中》L aE且至少过支座中线5d,也可在距支座边1/3跨范围内搭接;以上连接区内搭接长度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

除设计图纸中有大样注明及说明外,其余部位均参照国标平法施工图籍16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16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3 (伐形基础)、04G101-4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屋面板)施工。

3.3钢筋的锚固及搭接长度注:1、本表La,Ld值为实际长度,考虑了最小锚固(搭接)长度及相应抗震等级的修正值;2、括号内数字为钢筋直径大于25mm寸的锚固长度;3、非抗震结构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取值同四级抗震结构;4、搭接区域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容许百分率为:梁、板宜w 25%墙、柱宜W 50;5、所有光圆钢末端均须弯180°的弯钩,平直度长度不少于 3d。

3.4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工长必须制作详细的配料单和下料表。

配料时,在满足设计的规范的前提下,合理搭配,节约用材,坚决杜绝浪费钢材。

配料时要充分考虑钢筋的接头形式、搭接长度、接头位置、锚固、弯头、弯折等设计要求。

钢筋的下料尺寸(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均按照图纸《结构总说明》,尺寸必须保证准确,各种形式的钢材加工成型施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3.4.1钢筋除锈钢筋表面要求洁净,油渍、漆污和铁锈在使用前清洗干净,清除钢筋焊点处的水锈,除锈方法可采用机械除锈与人工除锈相结合。

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氧化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蚀钢筋截面,或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制作工人应及时将情况反映给钢筋工长,经钢筋工长与项目技术部研究后决定是否剔除不用或降级使用。

342钢筋调直I级钢筋利用卷扬机调直设备调直钢筋,但其调直冷拉率对于HPB235控制在4鸠内,HRB335空制在1鸠内。

张拉时端头采用夹具,拉直后端部不允许出现弯钩。

3.4.3钢筋切断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低损耗。

断料时钢筋切断机安装平稳,并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和设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过程中如发现断口有劈裂缩头,严重弯头或断口呈马蹄形时必须切除。

钢筋加工人员如发现钢筋硬度与钢材品种有较大出入时,要及时向钢筋工长反映,由钢筋工长会同项目质检员查明情况。

钢筋切断长度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为 -10mm- 0。

对于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切断时宜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断(如果钢筋切断机切断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可以直接利用钢筋切断机切断),保证切断端部的质量,利于钢筋连接质量控制。

344钢筋弯曲成型一般情况下利用钢筋弯曲机完成,弯曲前,应根据钢筋下料表尺寸、钢筋直径选择弯心直径,用粉笔将弯曲点位置划出,弯曲时应控制力度、角度,一步到位,不允许二次反弯或重复弯曲。

部分尺寸较小的箍筋需要利用人工弯曲设备进行弯曲成型。

钢筋弯心直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I级钢作180°弯钩,其弯曲轴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①8 钢筋为例:D=2.5X 8=20mm)2、I、H级钢作135°或90°弯钩,其弯曲轴直径 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①20钢筋为例:D=4X 20=80mm)3.4.5标识对加工好的成型钢材,要挂设标签(标签要用不易磨损的材料制作,书写材料要防水且不易褪色,标签上必须详细写详细钢筋编号、规格、使用部位、数量),在指定的堆场分类存放,并及时调运至现场进行安装。

3.4.6质量标准钢筋的加工质量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有关钢筋部分规定及设计要求。

3.5梁钢筋连接与绑扎1、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T穿主梁上层纵向筋T按箍筋间距绑扎T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连接与绑扎要求1)、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采用套口法绑扎,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节点边缘50mm处,根据标准图籍16G101要求,框架梁的加密区长度为1.5梁截面高且大于500,主次梁相交处主梁附加箍筋构造的箍筋加密区长度为次梁梁宽加上主次梁的高差,间距为8倍箍筋直径,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节点边缘50mn处。

2)、梁纵筋为双排或三排时,用①25短钢筋垫在两层之间,长度为箍筋宽度,间距2m3)、板、主梁、次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4)、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就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