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12题;共9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惩罚(chéng)胆怯(qiè)称心如意(chèng)B . 脂肪(zhī)教诲(huì)扣人心弦(xuán)C . 瞥见(piē)犀利(xī)随声附和(hè)D . 字帖(tiè)氛围(fēnɡ)安然无恙(yànɡ)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淀放(zhàn)颓唐(tuí)恰如其分(fèn)B . 诘责(jié)干涸(gù)深恶痛疾(wù)C . 汲水(jí)镂空(lòu)扣人心弦(xián)D . 暂时(zǎn)妥帖(tiē)抑扬顿错(cuò)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 (2分) (2019九下·南康月考)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荫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悠闲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荫。
A . ④⑤②①③B . ③⑤④①②C . ⑤②④①③D . ③⑤②④①5. (5分)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续写两个句子。
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
6. (11分)(2020·安徽模拟) 某校团委开展以“亮我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校团委准备设计一张海报。
请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海报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校团委准备于4月25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活动相关事宜。
请你提前两天拟写一则简短的书面通知。
(3)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校团委准备举行“亮我青春风采”演讲比赛。
下面是李强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衅。
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
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①文中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________③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给出修改意见:________7. (2分) (2018七下·肇源期末) 名著阅读。
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
我可够了。
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其余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选文中的“他”是________,他所说的“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一事。
8. (9分) (2016八上·简阳期末)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默写龚自珍的绝句《已亥杂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在他的词《浣溪沙》也有类似情感的抒发是:________,________。
9. (13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飒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水尤清洌(凉)B . 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乃记之而去(离开)C . 相与(互相)步于中庭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D . 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盖子)竹柏影也(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B . 如鸣骊环,心乐之辍耕之垄上C . 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 . 乃记之而去学而不思则罔(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 . 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 . 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 . 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头顶有把伞①窗外哗啦啦地下起了雨,雨滴不住地敲打着玻璃窗户,溅起片片零乱的水花。
陈小雨觉得雨滴不像是打在玻璃上,倒像是滴落在自己的心里。
望着外面的大雨,陈小雨再也静不下心来听课了,她看了一眼手表,还有10分钟就放学了。
正好这时老师的课也讲完了,她便托着下巴,听着杂乱的雨声,胡思乱想起来。
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下雨天,陈小雨的心情就十分糟糕。
不为别的,就因为别的同学有父母送伞,而自己却没人送伞。
每每看到同学撑开父母送来的雨伞时,她就羡慕得要命,紧接着就是一阵莫明的失落。
其实,每次下雨前,她都有所准备,包括今天,她的书包里就放着一把折叠的雨伞。
可是,她仍然期盼能打着母亲送来的雨伞。
③在陈小雨的记忆中,父母从没来学校给她送过伞。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临近放学,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许多家长都手持雨伞,焦急地等在学校门口,她以为母亲也一定夹在其中。
可是,人群散了,她也没有看到母亲的身影。
回到家里,她浑身都淋透了,委屈地哭着质问母亲:“同学的妈妈都来送伞,你怎么不给我送呢?”④母亲听后歉意地说:“宝贝,对不起!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你得学着自己想办法。
”从那以后,陈小雨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预报第二天有雨,她就事先放一把折叠伞在书包里。
有时,她还会提醒母亲不要忘记带伞。
⑤ 不知不觉,放学铃声响了起来,陈小雨木然地站起身,到了校门口,她还是忍不住朝人群中望了望,尽管她知道母亲是不可能来给自己送伞的。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怎么可能呢?她难以置信,使劲地揉了揉眼睛,的确是自己的母亲。
她惊喜地朝母亲挥挥手,并喊道:“妈妈,我在这里。
”⑥撑开母亲送来的雨伞,陈小雨觉得是那么激动,那么高兴,那么幸福。
这么多年来,母亲是第一次主动给自己送伞,而且还是在自己带了伞的情况下。
她问母亲:“今天怎么有空,想起给我送伞呢?”⑦母亲望着远处,答非所问地说:“怕你失望,怕你难过,更怕你自卑。
”⑧原来母亲是懂自己心的,陈小雨的心里不禁一颤。
一直以来,她都觉得母亲不太关心自己,更不理解自己。
但当她听到母亲刚才说的话时,才发现一切并非这样。
⑨虽然如此,陈小雨还是不解地问母亲:“小时候,我特别盼望你能给我送伞,可是你总说忙,而现在我长大了,你却把我当成了小孩。
”⑩ 母亲叹了口气说:“因为小的时候,你不懂得自卑,那时妈妈只想让你学会独立,事事都要靠自己。
其实,每次下雨,妈妈都悄悄地躲在不远处,默默地注视着你。
哪一位母亲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苦呢?看到你淋雨时,妈妈的心如同被针刺一般,无数次想跑到你的面前,为你遮风挡雨,为你排除一切困难。
可是妈妈心里明白,你需要成长。
在妈妈的庇护下,你永远也长不大。
所以,妈妈才狠下心不给你送伞。
”⑪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顿了顿又接着说:“现在,你长大了,已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而且有了爱的需求。
如果妈妈再不出现,你就会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并觉得妈妈不够爱你。
其实,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⑫听了母亲的诉说,陈小雨不禁热泪盈眶。
她没想到,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竟包含着母亲这样的良苦用心。
⑬街上的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但陈小雨的心里却晴空一片。
因为她明白,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她的头顶始终有一把撑开的大伞。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文章开头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第③、④段内容可否删掉?说说你的理由。
(4)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
(5)如何理解第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平衡陈国凡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
今天是星期天,休息。
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清闲自在。
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钥匙怎么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
正窝火,对门的小王探出头来:“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也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
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麻烦可就大了。
”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一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