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锈规定

防锈规定

3.2工序中的防锈,首先应选择防锈性能好的切削液和切削油。

切削液有:1号金属乳化切削油、69—1乳化切削油。

切削油有F—43防锈切削油、SC—3可溶性切削油。

切削液应保持干净,并定期更换。

3.3在工序间停放的零件要及时进行清洗防锈,先将零件擦干净,然后根据零件大小、精度、粗糙度要求不同区别对待。

a)一般零件可采用机油抹擦;
b)精密零件可先用脱水防锈油将零件清洗干净,然后用清洗煤油(或工业汽油)稀释204-1置换型防锈油进行防锈。

(配制比例8:1)
c)大的零件可采用刷涂,小的零件可采用浸涂。

3.4各厂技术组对未转序滞留在厂内的精密零件防锈工作的应予以指导、督办。

4 热处理后零件防锈
4.1经热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将腐蚀物质清洗干净,再进行防锈处理。

4.2方法
a)水洗:将冷却后的零件先用自来水冲洗,除去表面大量的盐份、油污。

再用热水浸洗;
b)除盐、除油:推荐的除盐、除油清洗材料的配方为(105净洗剂1.5%,664净洗剂1.5%,6503净洗剂2%,其余自来水);
c)防锈处理:可用机油或防锈水进行防锈。

d)除去残盐和氧化皮可采用喷砂法和酸洗法,但不应影响零件精度。

5 装配过程防锈
5.1从仓库领出的装于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的零件应先清洗干净,确认无锈蚀才能装配。

精密零件清洗后还需涂置换型防锈油。

5.2产品喷漆时,所有不允许涂漆的金属外露面、铭牌、紧固件等均可采用纸张或黄油(工业凡士林)等遮盖或涂封,以防漆雾污染。

若被污染,则使用无腐蚀性溶剂清洗干净。

5.3装配试车完成后,应将产品外表面脏物擦干净,并在外露的加工面(未涂装、未表面处理)上涂油防锈后,方可封存入库。

6库存零件防锈要求
6.1锈蚀零件不得入库,仓库管理人员可拒收已锈蚀的零件。

同理,库存锈蚀零件不得出库。

6.2仓库应保持清洁,防止雨水、酸类等腐蚀性气体或物品进入仓库。

要避免阳光直晒零件。

6.3入库零件应进行清洗,一般采用无腐蚀性煤油(或工业汽油)清洗。

精密零件可采用添加有置换型防锈油的煤油(或工业汽油)清洗。

置换型防锈油添加量一般在3—5%即可。

所使用的清洗材料,应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

a)库存期不超过半年的零件防锈材料可选用201、901防锈油(配比:1份防锈油:4份煤油或工业汽油)。

b)库存期半年以上的零件防锈材料可选用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薄层防锈脂。

6.4零件入库后仓库管理人员应将零件以生产令号、零件型号、名称、入库防锈日期填写记录卡,并按批次实行挂牌标记,同时还必须遵守先入库者先出库的轮换发货原则。

6.5仓库管理人员每半年检查一次库存零件的防锈情况,发现锈蚀应及时处理,检查结果应保持记录。

6.6仓库零件应分类存放,金属制品应与非金属制品分开放置,零件存放应整齐有序。

7外协件的防锈
7.1外协加工完毕的零件,应由外协生产厂家负责进行清洗防锈。

7.2已锈蚀的外协零件不得入库。

7.3外协的橡胶件,要求外协生产厂家在该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生产日期标识(无外包装的则可直接在橡胶件上贴不干胶)。

8上述未尽事项仍按HZ/WI7.5-21-2004《防护与包装技术要求》执行。

9清洗防锈工作自本文发布之日起实施。

质量保证部每半年检查一次,应保存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