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一项重要基本功——漫谈公文写作的感想和体会陈自录各位同行、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一项重要基本功”。
我还加了一个副标题:——漫谈公文写作的感想和体会,并特意用了“漫谈”二字——目的有两个:一是解决公文写作不好讲的问题。
公文写作方面的教材、专著、丛书非常多,总体上大同小异,借来一讲自然容易,但我觉得意义不大。
因为在座各位,大多都是办公室主任,或者是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管理干部,对公文写作并非一无所知,不少同志已经是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写手”,甚至不乏“大手笔”。
“漫谈”一词,把今天的讲座定位于一种聊天式、讨论式的氛围。
我尽可能不讲或少讲理论、概念和一些程式化的东西,而是以一位老办公室主任身份,结合自己近30多年的公文写作经验,多讲心得、多讲感悟,不必追求全面系统,更不必追求学术上的严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所掌握的不少知识已经老化,不一定与现实要求合拍,仅供同志们借鉴、参考和批评指正。
二是解决讲公文写作枯燥乏味的问题。
写公文枯燥乏味,讲公文写作更是容易枯燥乏味。
“漫谈”就相对自由一些,方便我多讲自己的认识、多讲案例,甚至加入一些趣闻笑话,以加深大家对问题的理解。
这样,我讲起来很随意,大家听起来也轻松。
一些举例不一定恰当,一些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别太较真儿。
围绕这个题目,我主要讲四个“提升”、四个“坚持”、三个“正确对待”。
一、着眼四个“提升”,深刻认识公文写作的重要作用(一)搞好公文写作,是提升履职能力的内在要求1.公文的概念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党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公文:主要指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通用公文主要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所规定十五个文种。
专用公文是由具有专门职能的机关,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内容和格式的公文。
这类公文种类繁多,但它们只能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使用。
广义公文:当然包涵狭公文的全部内容,但要比狭义上的公文宽泛的多。
凡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件、电报、报表、会议材料、领导讲话、调查资料、记录、登记表册等,甚至说,一封书信、一张批条、一条手机短信、一条微信通知,一幅宣传标语,再甚至说,大家围绕工作需要撰写的研究论文,等等,只要涉及工作或公务活动,都能算得上公文。
我今天所讲的公文写作,主要指广义上的公文。
2.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办公室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办文、办会、办事。
不管办什么,都很难摆脱公文写作。
也就是说,文案工作,是办公室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内容。
办公室主任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才能做好本单位文字材料的组织撰写和审核把关工作,才能将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才能正确分析、准确评估,才能交流经验、传达学习,才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作为学校这一级的办公室主任,因为有分管文秘的副主任和专门的文秘科,公文写作的任务还有人分担,而各处室、各学院的办公室主任就不一样了,由于人员比较少,没有太多的人替你们分担,很多材料需要大家亲自去起草、去审定,任务是很重的。
尽管公文写作是个苦差事,有时候甚至苦不堪言,但你在办公室主任这个核心岗位之上,还真是不能不做。
因他它不仅是我们的岗位职责要求,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做这项工作,来提升我们的能力、锻炼我们的思维、展示我们的才华。
你如果不愿写、不会写,就难以正确地、全面地、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就难以使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就难以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工作思路,变为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其结果是,你的工作不一定少干,但你的劳动,往往都是其他人稍加学习训练,就能轻松替代的简单劳动;你看起来似乎也很忙,但也只能帮领导打打下手、跑跑龙套。
这样的办公室主任,严格来讲,能力结构是不够全面的,履行各项职责的水平能会受到很多制约。
3.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实施领导的主要方法首先从办公室主任的职责说起。
一般来讲,办公室主任的职责,大致包括五个方面:承办职责、参谋职责、管理职责、协调职责、领导指挥职责。
应当说,每一项职责,都具有比较强的领导属性。
有一位办公室主任把说成是“兵头将尾”,虽是自嘲,却也比较恰当道地出了办公室主任的职责定位。
所谓“兵头”,其实还不仅仅是办公室内部人员的领导,而且由岗位性质所决定,一个单位中,除了领导班子,在所有群众中,包括在同职级、同类别的干部中,位次也是排在前面的。
特别是群众心目中,办公室主任就是领导,是仅次于一个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
甚至说,一个高水平的办公室主任,其重要作用不亚于单位领导班子中的一位副职。
所以,当好办公室主任,在工作态度和行事风格上,一定要谦虚谨慎、吃苦耐劳、讲服从、重实干,更像一个“兵”——因为“兵头”也是兵;而在思想品格和思维方式上,则一定要心怀大志、驾驭全局、讲高度、重谋划,更像一个“将”——因为“将尾”也是将。
是“将”,就必须敢于领导、善于领导。
办公室主任实施领导工作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公文写作;或者说,可以用笔杆来实施领导。
1950年5月,小平同志《在西南地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
开会是一种领导方法,是必需的,但到会的人总是少数;即使作个大报告,也只有几百人听。
个别谈话也是一种领导方法,但也只能是‘个别’。
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
用笔杆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
所以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
“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
这段话中,有两句话,希望大家要铭记于心:第一句: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大家要知道,人的视野有多宽,道路就有多宽;人的格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人的境界有多高,向上发展的空间就有多高。
而人的视野、格局、境界,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写文章。
因为作为办公室主任,大家所行使的职权,当然要受到组织规定范围的限制。
但是,如果你通过写作来实施领导,就完全可以超越这个范围。
你替领导起草文稿,就等于你间接地替领导来实施领导;你替单位起草文稿,就等于你间接地对全单位实施领导。
这里我讲两件事情,来佐证这一观点。
第一件事:前几年,我和一位市委办副主任一起吃饭,席间谈起了写材料的苦衷。
这位同志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他说:写材料真是个苦差事,但是,有时候看到自己起草的一份文件,在全市得到很好的落实、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自己草拟的一份工作方案得到实施,在一片空地上建成了一片大楼、一座工厂,其实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还是很幸福的。
我想,这就是通过“以文辅政”,间接地实施领导行为,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第二件事:大家都知道《论持久战》。
它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初期,针对当时全国甚嚣尘上的“亡国论”和“速胜论”,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经过整理印刷成书。
原来我只知道,《论持久战》只是在党内发行,只是在引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党领导的地方武装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后来我看到一份资料,方知其居功至伟,远远不止我之所想。
资料介绍:为了写好《论持久战》,毛泽东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日夜连轴转,仅仅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一气呵成了这部5万字的军事理论著作。
这本书出版后,不仅在党内产生巨大反响,而且在国统区产生巨大震动。
国民党军队中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从周恩来手里得到《论持久战》后就一气读完。
他非常赞同毛泽东的观点,非常佩服,于是积极向蒋介石推荐。
在蒋介石的认可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并征得周恩来的同意,以国民党军委的名义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史迪威将军,只看了一遍《论持久战》,就认定它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认定抗战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他马上建议美国政府,“加快对华援助”,并向中共提供有限数量的武器装备,一定会加快胜利的到来。
蒋经国先生通读《论持久战》达七八启遍之多。
和《孙子兵法》一样,《论持久战》也曾一度被美国西点军校奉为必读之书。
就连当时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都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
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
”由此可见,毛泽东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而当时我们党的力量还非常弱小),通过他的文章所施展出来的领导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职务所能涉及的范围。
第二句: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
有些单位、有些同志,明明做了许多工作,干了许多事情,可就是不出经验,不出亮点。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利用好公文写作这种工作方法和有效武器,致使工作得不到很好的总结、提练和宣传,好的做法得到不升华,好的经验得不到固化。
其工作成效,往往是事倍功半。
(二)搞好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提升理论素养的动力源泉理论素养是办公室主任的基本素质要求。
理论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公文写作体现出来。
而公文写作,又是提高理论修养的重要动力源泉。
在管理工作中,不乏这样的同志,实践经验相对丰富而理论修养不足,工作很卖力、政绩也不错,与大家交谈时也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甚至妙语连珠,但往往缺乏理论的高度和逻辑严密,经不起仔细推敲,留给人们思考和寻味的东西不多;特别是形成文字、落在纸上,很容易露出理论素养欠缺的问题。
真正富有理论修养的办公室主任,必定擅长动笔。
有一位领导讲过:我们的干部,只有经历公文写作的实践,才能体味到写作的艰辛,才能感受到自己思想之苍白、知识之贫乏、实践之缺失,从而激发起加强理论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内在动力,进而推动自身理论修养的不断提高。
(三)搞好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创新力是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尤其是作为高校的干部,处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我们的干部,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性是公文写作的本质特征。
公文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拿笔杆子”创造。
尽管公文写作,不像文学作品创作那样,对独创性和艺术性要求上那么高,但离开了创新,也就失去了它本身意义和价值。
要想写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又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好公文,就必须追求观点的创新、理论的深刻和论据的充足。
——追求观点的创新,必然要求你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随时发现新问题、挖掘新主题、提出新论点。
——追求理论的深刻,必然要求你坚持与时俱进、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
——追求论据的充足,必然要求你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注重社会实践,获取大量鲜活的现实材料。
总之,只要你有公文写作的愿望和行动,你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创新的习惯、练就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