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
摘要: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的主流,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传承和革新也要随之加强。

我们教师要努力探寻改善初中数学教法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初中数学课堂真正变为知识涌流、智慧迸发的素质教育新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班级学生集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键词:用心用脑;创新思维;调动学生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中学数学教育最应该关注什么?是解题方法的总结,或是数学知识技能的简单积聚?都不是,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教育关注的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所关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关于秩序与模式的学科,大都是些枯燥而繁杂的公式和题目,怎样让学生们从这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

而现在正推广使用的新课标教材,就是教材上的革新,初中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

新课标教材的新颖及图画,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联想,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

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未来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有很强烈的责任心。

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历中,笔者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性品质
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性品质不仅在学习数学方面有好处,对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也是大有益处。

因为良好的心性品质可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拥有顽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加强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这些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用心教学。

教师应该在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同时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也要有所提高。

有些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师不去关爱他们、重视他们,很有可能这些学生就会堕落下去,失去未来;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鼓励他们下次再继续努力;对于那些学习不够积极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关爱,耐心辅导,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时都觉得学数学没什么用处,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生活中的原型结合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在学生看来,数学知识就不再是单一、枯燥的符号、公式、定理,而是生动、新颖的直观感知物。

在很多方面,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动动手,或是讨论一下,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对所讲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在自由、灵活、有趣的课堂氛
围下,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三、为同学们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所谓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是数学学科的最明显特征。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经指出:创新思维来源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

由此可见问题情境对于数学思维是很重要的。

为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探究学习中得到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是教师教不出来的。

同样的,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富有创新精神,灵活多样。

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渗透探究式、发现式、对话式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力争把只有老师讲授没有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

如教师可以把一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又由几名学生组成。

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小组成员都是一体,大家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这种合作式的竞争,只有取得群体的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就,而个人获得成就的机会也会因其他学生的存在而增加。

四、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数学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强烈的目的性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决定了教法不能千篇一律,难易一定要适度,指针对不同教学对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如果统一要求、方法雷同,容易造成优生学习动力不足,差生学习目标难以完成,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

教师针对不
同教学内容也要学会变通,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有耐心,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更容易尽快熟悉;在讲解例题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多用对话形式。

五、要运用适当的数学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数学语言比较抽象,让学生理解可能不太容易。

从学生初一开始,教师就应注意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耐心,应尽量因势利导,换成简单易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习惯并理解数学语言。

在这方面,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的准确性。

在表达某些数学概念时要简明扼要,力求明白,在语言的停顿次数、停顿位置上也应力求准确。

2.语言的启发性。

在课堂中运用启发性的言语,更加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调动课堂气氛。

3.语言逻辑性。

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讲授定理应用、公式推理时要力求系统、明确,也让学生们习惯这种逻辑性思维,有助于他们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具有长远的目标,并有为此坚持不懈的信心和决心。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让我对现行初中数学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用心教学、创新教学、结合教学可以作为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的良好入手点和突破点。

在这里,我谨以这篇浅薄之文,在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方面提出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认识,而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个学生,教师还需要做更多琐碎繁杂、平凡又具体的事情。

如今面对新的教材和一拨又一拨的学生,教师们任重而道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