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服务手册

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服务手册

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服务手册1.重庆市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简介1.1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市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红利”逐年下降,人力资源供需错位现象日益凸显,总体上“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并存。

从静态上看,全市劳动力资源总量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处于供大于求;但从动态上看,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和产业对劳动密集型用工需求较大等结构性特征,全市劳动力供给在特定产业和特定时间节点上存在一定程度用工缺口。

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开始思考,如何运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为企业招人用人提供精细化服务?为此,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经信委联合印发《重庆市重点工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筹建方案》,从全市电子、汽车、装备、化医、材料、能源、消费等“6+1”支柱产业中筛选100家重点工业企业、从全市范围内择优筛选30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20家培训机构(职业院校)搭建一个各方共赢平台——重庆市重点工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英文名:Chong Qing Human Resources Service Union for Key Industries,缩写:CQHRSU)。

1.2重要意义成立人力资源服务联盟的主要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有利于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二是有利于及时掌握和预测重点产业用工需求,提高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度,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三是有利于增进企业间人力资源交流合作,互通人力资源供需信息和经验,合理调度人力资源,满足企业多元化的人力资源需求;四是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

1.3 组织架构重庆市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是重庆市就业促进会下设的非正式组织。

人力资源服务联盟设联盟大会(联盟的议事机构)、联盟常务会(联盟大会的执行机构)、联盟常务办(联盟常务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市就业促进会)。

1.4主要活动制度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加入和退出制度、人力资源供需形势研判制度、员工招聘服务制度、员工培训服务制度、优先落实招聘政策制度。

2.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相关优惠政策2.1就业见习补贴政策2.1.1政策依据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渝人社发〔2013〕192号)2.1.2补贴对象符合以下条件并申报为见习基地的企业:(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生产经营正常,内部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较强;(二)具有带教人员和就业见习管理制度,能够为见习人员提供安全健康的见习环境;(三)每年能够提供10个以上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见习岗位。

其中,劳务派遣(人才派遣)公司每年提供的见习岗位不少于50个;(四)积极吸纳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就业率不低于20%。

2.1.3补贴条件招聘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学年在校生以及对口支援西藏等地区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按规定为招募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补助,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手续的见习基地。

2.1.4申报材料(一)《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申报表》和《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情况统计表》;(二)就业见习协议、见习人员身份证和毕业证(高校毕业学年在校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三)就业见习基地通过银行发放基本生活补助的上账凭证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投保凭证。

提前留用就业或因见习人员个人原因终止就业见习且见习期限不足3个月的,还需提供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复印件或终止就业见习证明。

劳务派遣(人才派遣)公司就业见习基地或高校就业见习基地申报补贴,还需提供与用工单位或高校见习实训合作单位签订的见习合作协议。

协议应当约定派遣见习岗位或见习实训岗位、见习人员数量、见习期限、见习带教职责、基本生活补助发放标准、财政补贴标准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2.1.5补贴标准基本生活补贴按见习人员每人每月800元标准执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按见习人员每人次50元标准执行;补贴期限按见习人员实际见习月数计算,最长不超过6个月。

2.1.6申报流程2.1.7申报时间见习补贴按季度申报。

见习期满后,就业见习基地在每季度末月20日前向市人才中心(重庆市渝北区嘉州路36号,电话:86898652)提交相关材料。

2.2岗前培训补贴政策2.2.1政策依据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通知》(渝人社发〔2014〕222号)2.2.2补贴对象本市企业新录用的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2.2.3补贴条件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必须是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新录用人员,培训时间5天(40学时),每班人数不少于20人且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含6个月)以上的,方可申请岗前培训补贴。

2.2.4申报材料《重庆市职业培训补贴申请表(单位)》并附《重庆市职业培训学员花名册》、学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还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培训结业(合格)证书、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

2.2.5补贴标准企业职工岗前培训按400元/人标准进行补贴。

2.2.6申报流程2.2.7申报时间参加岗前培训的职工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含6个月)以上的,方可申请岗前培训补贴。

2.3企业(单位)社保补贴政策2.3.1政策依据1.《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财社〔2012〕137号)2.《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财社〔2009〕94号)3.《关于做好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渝人社〔2009〕304号)4.《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67号)2.3.2补贴对象1.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城镇“低保户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中的失业人员,下同)和新招用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单位);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和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单位和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2.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

2.3.3申报材料1.《重庆市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或《重庆市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或《重庆市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2.企业营业执照等单位资质的法律文书复印件;3.符合补贴条件人员名单;4.符合补贴条件人员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有效的就业再就业优惠凭证原件及复印件(高校毕业生还需提供毕业证书);5.符合补贴条件人员的劳动合同(劳务协议)复印件;6.银行盖章的《社会保险费专用缴款书》(收据联)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该用人单位为符合补贴条件人员月缴费明细(单);7.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等凭证资料。

提供公益性岗位的社会单位还需提供《重庆市公益性岗位用工申报表》。

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还需提供《重庆市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证书》。

2.3.4补贴标准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和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用人单位实际为招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全额补贴,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本人负担。

2.3.5补贴期限1.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和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社保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的年龄为准);2.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截止期限,由2014年年底延长至2015年年底;3.实现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的年龄为准);办理实名登记并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其社保补贴最长不超过2年。

2.3.6申报流程2.3.7申报时间每年3月和9月向所在地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2.4岗位补助政策2.4.1政策依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关于试行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贫困毕业生岗位补助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4〕230号)2.4.2补贴对象企业按认定的岗位招聘登记失业离校两年内的重庆市户籍普通高等学校贫困毕业生(以下简称贫困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2.4.3申报材料1.《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贫困毕业生岗位补助申请表》;2.《企业吸纳重庆市离校未就业普通高等学校贫困毕业生花名册》;3.贫困毕业生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就业失业登记证》和有效的贫困毕业生证明材料。

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需提供户籍地县级以上人力社保局出具的《零就业家庭卡》,农村建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需提供户籍地区县(自治县)扶贫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城镇低保户家庭毕业生需提供区县(自治县)民政局出具的当年享受低保的证明材料和其法定抚养人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公安局出具的证明材料,残疾毕业生需提供第二- 11 -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4.贫困毕业生的劳动合同复印件;5.工资支付凭证;6.银行盖章的《社会保险费专用缴款书》(收据联)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该用人单位为贫困毕业生月缴费明细账(单)。

7.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等凭证资料。

2.4.4补贴标准享受6000元/人的一次性岗位补助。

2.4.5申报流程- 12 -2.4.6申报时间每年11月30日前向所在地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2.5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贴息政策2.5.1政策依据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贴息办法>的通知》(渝人社发〔2010〕252号)2.5.2贴息对象申报贴息的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一)安置重庆籍农民工人数达到100人以上;(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法定代表人为重庆籍居民;(三)企业资产状况和银行资信状况良好;(四)企业与招用的重庆籍农民工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

2.5.3贴息条件(一)当年在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并按期支付利息;(二)企业与招用的重庆籍农民工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三)安置重庆籍农民工人数达到100人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