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专业有哪些分类

美术专业有哪些分类

美术专业有哪些分类?要详细的,
造型学院:
中国画系
书法系
油画系
版画系
雕塑系
美术史论系
综合艺术系
新媒体艺术系
造型基础部
设计艺术学院:
平面设计系
工业设计系
陶瓷艺术系
染织与服装设计系
综合设计系
艺术设计学系
设计基础部
视觉艺术学院:
公共艺术系
艺术设计系
美术教育系
绘画系
传媒动画学院:
摄影系
影视系
动画系
以上中国美术学院的大概院系
来钱快的就是设计学院的
来钱慢的但是量大的是雕塑综合艺术公共艺术
美术考试中的四大误区之现实与理想有冲突
不久前,曾听到了这么一件事:某地一考生连续六年痴心不改报考中央美术学院,但他在第六年的考试中,却连专业初试都未能通过。

应该说,美术专业应试中类似该考生的不在少数,他们的求学精神虽可嘉,但因在应试上陷入了某种误区,所以难以进入高校深造。

在此,我想结合这几年辅导考生报考美术院校的实践体会,试作些探讨说明。

误区一:基本技法不扎实
基本技法的训练是以后专业训练的基础,在整个美术专业的复习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考生必须踏踏实实地从排线条、拉直线等最基础的开始,一步步循序渐进,并辅之以透视、结构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后,再去深入学习其它的。

否则,如果一味地求快,而对基本技法没有足够的重视的话,便会如沙地建房似的,到头来只能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可是,相当一些考生往往因急于追求画面效果,忽视了美术基础的把握,结果欲速不达。

某考生学了六七年的画,但初试就被淘汰,原因就是在形体与结构这个基本技法上出了问题。

这类考生往往只求画面“漂亮”,明暗效果强烈,而不肯花工夫认真掌握具体的形体结构、透视等基本技法。

有的甚至连线条的排列都未掌握,就兴致勃勃地报考一些较高档次的院校,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几年前,我就曾遇到过这类考生。

考生陈某天资聪明,但过于自负,不能很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他的概念里,只要把对象画像、画好看就得了,不肯花时间坐下来好好钻研基本功。

确实,他的画面效果,用一般眼光来看很强烈、很“漂亮”,但却有致命的弱点——形体结构不准确。

果然,头一年的专业考试中,一心想进入某高等美院的陈某在初试中就被淘汰了。

显然这种结果决不是偶然的,痛定之余,从自负的迷雾中清醒过来的陈某对基本功进行了认真、踏实的钻研,终于在翌年的高考中如愿以偿。

误区二:图案设计不重视
考生一般对素描、色彩还较重视,但对图案及专业设计却常常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其实,后者是考试时最易得分,也是最易失分的地方。

不少的初学者甚至连什么是二方连续,什么是适合纹样、套色也未弄懂,就兴冲冲地去应试了,结果当然不理想。

实际上,只要你好好地坐下来,看看书,收集一些资料或请教一下有经验的老师,再适当地投入一定时间练习一下,这部分的考分并不难得。

一般的考生往往认为“图案吗,考前临时看看,背背就行了,没必要花多少功夫去重视它”。

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素描、色彩等专业训练上。

殊不知,这样往往会得不偿失。

96届考生朱某便亲身体验了一回:他把功夫一心只放在感兴趣的素描、色彩上,对图案漠不关心,只在临考前,潦潦画了一个图案草稿就去应试了。

结果,在第一所学校的专业应试中,朱某的素描、色彩等专业很轻松地都过了,但图案却是创作设计,平
时异常自信的朱某,此时慌了手脚,创作设计考得很不理想。

图案设计看似简单,但其中也有很多的构图原理、设色方式及制作技巧等需要认真对待。

在针对第二所学校的考前训练中,朱某对图案设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误区三:画面效果不统一
画面效果的调整统一(如画面主次、虚实的调整,色调的统一等),是绘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犹如文章的最后修改及润色一般,删去繁琐细节,突出主体,使作品趋于更完美。

然而,有些考生在训练中很容易忽略、甚至漠视这个环节,他们一心只想着把考卷的每个角落都画得很好,却忽视了重要的因素——画面的整体效果,以致画面显得“碎”、“花”。

以素描人像而论,首先,我们要构好动态,打准外形;其次,我们要耐心而严谨地找准骨点、五官具体结构比例及大体的明暗度;然后,再由实至虚、由主至次,依次人为地处理好五官间的关系,强调深浅、实虚的对比及空间感的塑造;最后,一定要留部分时间来调整好画面的整体实虚,突出主体,弱化陪衬物。

(一般实虚顺序,石膏人像为:鼻子——眼睛——下颌———颧骨及颞骨、头部、胸部等,人像为:眼睛——鼻子——头发——下颌——颧骨及颞骨、胸等。

)
误区四:现实与理想有冲突
这也是文章开头的那位考生犯的最致命的错误。

其实,考生在美术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基础后,就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现实情况选择专业学习的方向(或纯美术,或师范美术,或工艺美术等)。

确定好了目标,才能在计划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成效地组织学习。

在临考前,考生最好能根据自己的愿望与本人的实际水平来选择相应的学校。

如果你执着于只报考某一学校,那么首先你需要好好地去研究一下那所学校的考题类型及学校办学方向、教学风格(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进入那所学校的考前辅导班学习一段时间,做到最大程度地适应那学校的考试,提高竞争力。

例如你是擅长严谨、凝重的纯美术画风,却一心想要去考以色调明快、轻松,强调装饰风格的工艺类的学校,那么你的画法在这所学校组织的考试中自然不会得到什么高分。

但如果你是以考上学校为目的的话,那么首先你要在对所要报考的学校有个初步的调查
分析后,先选择一个你有很大把握的、专业能过关的学校打底,其次再最多选1~3所中等或高档次的学校为目标进行攻尖,切忌报考学校过多,精力分散,否则反而效果不理想。

时间的安排也不要过于紧张,尽量做到保住重点、兼顾大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便能尽量地使理想与现实都得以兼顾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