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第六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1> 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L: <2> 点向式(对称式) 直线过点M0(x0、y0、z0),为L方向向量 则 L: <3>参数式L: t为参数
L1∥L2 ∥ L1⊥L2 ⊥
50直线与平面关系
<1> L∥π ⊥

<2> L⊥π ∥
<3> 点P到直线L的距离,L的方向向量,M0为L上一点
<4>平面束方程 直线L: 则 为过直线L的除平面外的平面束方程
四.例题
例1:已知三角形的顶点为A(1,2,3),B(7,10,3)和 C(-1,3,1)。试证明A角为钝角。
证:=
=
= 可见,>+由余弦定理,就可知A角为钝角。 例2:在z轴上,求与A(-4,1,7)和B(3,5,-2)两点等距离的点。 解:设M为所求的点,因为M在z轴上,故可设M的坐标为:(0, 0,z) 根据题意,及= 去根号,整理得:z=14/9 ∴ M(0,0,14/9)。 例3:试在xoy平面上求一点,使它到A(1,-1,5)、B(3,4,4)和C(4,6,1)各 点的距离相等。
∴ ={4,-2,1}
又∵ 平面的法向量:{4,-2,1}
∴ 直线与平面垂直,故选(B)。
例13:求过点P(2,-1,3)且与直线1:垂直相交的直线的方程。
解:不妨设两直线交点为M(x0,y0,z0),
由于M在1上,故:,其中t为参变量。
由于直线与直线1垂直:
பைடு நூலகம்
其中直线1的方向向量为,而直线的方向向量为:
又∵ Ax0+By0+Cz0=-D ∴ d= 如:P1(-1,1,2)到平面:3x-2y+z-1=0的距离为d= 例10 求直线l: 的点向式方程。
解:令x=1,得到,则y=-1,z=2。
所以:P0(1,-1,2)在所求直线l上。
又∵ 直线l要经过两个平面,
∴ 假设两平面的法向量依次记做:、,而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
则:平面的方程:(x-1)-2(y-0)+z-1=0。 例8:设平面过原点以及点(6,-3,2),且与平面4x-y+2z=8垂直,求 平面的方程。
解:〖法一〗:由于平面过原点,所以可设平面的方程为: Ax+By+Cz=0。
则 ,上面两式相减得A=B,C=,任取B=2,A=B=2,C=-3 ∴ 平面的方程的为:2x+2y-3z=0 〖法二〗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而其余两平面的法向量依次记 做:,。且={6,-3,2},={4,-1,2} ∴ ∴ 平面的方程的为2(x-0)+2(y-0)+3(z-0)=0. 例9:设点P1(x1,y1,z1)为平面:Ax+By+Cz+D=0外的一点。求点P1 到平面的距离d。 解 设P0(x0,y0,z0)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又设设平面的法向量 为,而直线P0P1的方向向量为: ∵ d=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一.学习目的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掌 握两个向量垂直和平行的条件。 3、了解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熟练 掌握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 求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5、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平 面上的投影,并会求其方程 6、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 7、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 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 8、会求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1、球面 :设是球心,R是半径,是球面上任一点,则,即 2、椭球面 3、旋转曲面 设L是x0z平面上一条曲线
,L绕z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 得 称为旋转抛物面 旋转双曲面:,(单) 4、椭圆抛物面 5、单叶双曲面
6、双叶双曲面 7、二次锥面 圆锥面 8、柱面 抛物柱面
椭圆柱面 圆柱面
第四节 空间曲线及其方程 空间曲线及曲线在三个坐标面上投影方程

∴ t=1
从而M点坐标为(3,-2,4),则
则直线的方程:。
例14:设平面过直线1:, 且平行直线2:,求平面的方程。
解: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则平面的法向量。 故可假设平面的方程为:
代入(1,2,3),得D=2 所以:平面的方程为:
例15:求过点P0(1,2,1)和直线:的平面方程。 解:由于P0不在平面上,故平面不是所求平面。
解:设M为所求。故依题意可设M的坐标为(x,y,0),又由题意 知:
|MA| = |MB| = MC| ,即:
==
化简可得 ∴ 所求的点为M(16,-5,0)。 例4已知平行四边形两邻边向量,,其对角线交点为M,求 解:
如图7所示, 显然,又 ∴ 又∵ 即 ∴ 又 例5:设已知立方体三边上的向量a,b,c(大写表示向量),A、 B、C、D、E、F为各边的中点,求证:,,组成一个三角形。 证明。如图8
直线平行于z轴,交XOY平面于(x,y,0)。 从而可以得到,所以M点的坐标为: 所以由曲线的定义可知,曲线的方程:
1) 向量的加法、减法 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法。
2) 向量的数乘,满足:结合律、分配律 3) 两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4) 空间直角坐标系(右手坐标系) 5) 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1) 向量的坐标向量表示 2) 对应坐标运算。 6) 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
向量的模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一般式
参数式: 在三坐标面上投影方程 在x0y面上投影曲线方程:在 中消去z,再与z=0联立。 其他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求法类似。
第五节 平面及其方程 已知平面过点M0(x0、y0、z0),为的法矢量。 1> 点法式:A(x-x0)+B(y-y0)+C(z-z0)=0 2> 一般式:Ax+By+Cz+D=0,A、B、C不全为零。 3> 截距式:,a,b,C分别为平面在x轴、y轴、z轴上的截距。 ⊥⊥ ∥∥ 点M0(x0、y0、z0)到平面Ax+By+Cz+D=0的距离为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向量概念与运算, 旋转曲面方程,柱面方程 ,平面方程直 线方程
难点: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 ,旋转曲面方程,平面束方程 ,有 关直线与平面的综合题
三.内容提要
第一节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1、向量:有大小、方向的量。向量相等:大小、方向。单位向 量、零向量 2、向量的坐标表达式及其运算
积 (点积)
第二节 数量积 向量积和混合积
性质: 应用:(i)
(ii) 2)向量积
右手定则 即 注意
应用(i) (ii) (iii)如 即利用向量积求出同时垂直两个已知矢量的矢量。 (iii) 3) 混合积 (1) (2) 混合积的几何意义 (3) 三向量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混合积等于零.
第三节 曲面及其方程 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
例6:已知平面上一点P1(a,0,0),P2(0,b,0),P3(0,0,c)。 若:,求平面的方程:
解:={-a,b,0},={-a,0,c} 则=*== 则:bc(x-a)+ac(y-0)+ab(z-0)=0 同除以abc则 其中a,b,c称为平面方程在x轴,y轴,z轴上的截距。
例7设平面过P(1,0,1),且垂直于直线,求平面的方程。 解: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而其余两平面的法向量依次记做:,
通过直线的全体平面可表示为:
由于直线在所求平面上,故代入上式可得t= -1 从而得所求平面为:。 例16:求螺旋曲线(动点M在圆柱面上以均匀角速度运动,同时以线 速度沿平行于z轴正向的方向上升,M点的运动轨迹就是螺旋曲线)方
程,图形如下:
解:设时间t刻,M点的坐标为(x,y,z)。显然, 而M点又落在曲面上,且做均匀角速度的旋转,转动的角度为,过M点做
则:
∴ 直线l的点向式方程为:
例11设直线l1 : ,直线l2 : 求两直线的夹角。
解: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其中,分别为l2所对应的两平面的法向量。
∴ 两直线的夹角:,

例12 设有直线 :,且有平面:。
则直线( )
(A) 平行平面 (B) 垂直平面
(C)在平面上 (D) 与平面斜交
解: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