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GIS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GIS 软件基本功能及操作
实验时间2015.3.19
实验地点资环楼229
姓名
学号
班级遥感131
《GIS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 ArcGis Desktop 10 的主要模块功能
2)熟悉 ArcMap、ArcCatalog 的基本操作
3)了解 ESRI 软件的 Geodatabase、Shapefile、Coverage 矢量数据
结构及栅格数据结构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平台
ArcMap10.2、ArcCatalog10.2
三、实验原理
1. ArcCatalog10.2里面建立自己的地理数据库,其可查看数据的各种属性。
2.加载进入ArcMap10.2里面的数据可通过属性界面修改或是改变它的属性,也可将其制作成地图导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
1)启动ArcCatalog,建立与数据源的联系;
2)点击目录树中的emidalat,通过“预览”查看数据高程值,通过“描述”查看数据元数据等相关信息;
3)通过“自定义”菜单中“ArcCatalog项目”功能,切换到“元数据”选项卡,修改“元数据样式”。
4)同3,查看emidastrm.shp文件元数据相关信息,在“预览”时,在下方选择中选择“预览选项”
5)创建一个个人geodatabase,并将emidalat、emidastrm.shp导入该geodatabase 中。
右键点击目录树中的目录,选择“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点击新建的数据库,重命名为“mytest.mdb”。
6)练习在ArcCatalog中复制、移动文件。
将emidastrm.shp复制
拷贝,并成为emidastrmcopy.shp
ArcMap 的基本操作
1)在ArcMap 中,新建一个图层组MyTask2。
将emidalat、emidastrm.shp 添加到MyTask2 中。
2)通过ArcMap“视图”菜单或“”按钮切换数据视图和布局视图,数据视图用于查看数据,布局视图用于地图打印输出结果;
3)通过emidastrm.shp属性的“符号系统”,选择预设river 作为显示样式。
4)修改emidalat的显示样式,通过属性的“符号系统”进行分类显示,按小于900m、900-1000m、1000-1100m、1100-1200m、1200-1300m、大于1300m 来分出高度带,并修改“标注”。
Coverage 数据结构
1)启动ArcCatalog,在目录数中展开land,该Coverage 包括四个要素类:arc、label、polygon 和tic,其中arc 可显示线(弧段)、label显示每个多边形的标识点、polygon 显示多边形、tic 显示land 的控制点。
2)点击目录树中land,右键,查看相关属性。
点击目录树中polygon,右键,查看相关属性。
TIN 数据结构
1)在ArcMap 中加载emidatin数据,查看数据属性。
2)在属性的符号系统中,取消“高程选项”,点击“增加”按钮,选中不同
的渲染器,查看数据展现。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六、思考及讨论
1.元数据是对数据资源的描述,英文名称是“Metadata”,通常被解释为data
about data,即关于数据的数据。
2. FGDC :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ederalGeodata Commission)
3. ArcMap各图层在内容列表中的排列顺序决定其在地图中的绘制顺序。
在数据框中,列于显示选项卡顶部的图层会始终绘制在选项卡中其下方图层的上面,依此类推,直至列表底部。
只需轻松地来回移动图层就可以调整各图层的绘制顺序或在各数据框中对图层进行组织。
4.通过“符号系统”中的分类显示,将emidalat按6 类进行渲染,emidalat 的数据我觉得同时会更改成 6 类。
5. Coverage 数据结构和地理数据库都可以保存拓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