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用饲料中抗生素替代的几个策略

猪用饲料中抗生素替代的几个策略

猪用饲料中抗生素替代的几个策略核心提示:抗生素的替代品的研究便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在目前,为促进仔猪的生长,仅凭单一的技术、饲料添加剂或饲养管理是不能取得与使用抗菌剂一样的效果的。

生产实验证明,想取代这些抗菌剂需要使用一套综合的策略。

以下总结了几种不含抗生素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上,几种方法协同作用,效果显着。

摘要:长期以来,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应用于畜牧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动物饲养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生素工业的兴起极大促进了养殖业的进展。

但是,大量的实践事实表明,抗生素的大量长期使用会造成有害菌种的耐药性及畜产品药残。

在人食入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产品,身体健康受到伤害,过敏中毒反应等危害日益严重。

抗生素的替代品的研究便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在目前,为促进仔猪的生长,仅凭单一的技术、饲料添加剂或饲养管理是不能取得与使用抗菌剂一样的效果的。

生产实验证明,想取代这些抗菌剂需要使用一套综合的策略。

以下总结了几种不含抗生素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上,几种方法协同作用,效果显着。

关键词:猪;饲料添加剂;对策1. 关于提高动物健康水平1.1.仔猪的管理除选择优秀杂交仔猪外,仔猪可以采取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把体重相近的猪同时转入一个经过清洗消毒猪舍中,所有同一猪舍的猪均同期上市,在新的一批猪进来之前,猪舍中的所有猪圈均要腾空,清洗和熏蒸消毒。

在下一批猪进舍之前,整栋猪舍要完全彻底清洗干净. 全进全出制饲养管理可以打破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链;任何疾病的毒力均不会增加;可以减少猪肺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改善猪群平均日增重;减少上市体重所需天数;改善饲料转化率;与简单清洗单个猪圈相比,当整个猪圈均腾空时,清洗会更有效;与为单个猪圈购买猪相比,为整栋猪舍购买仔猪的工作效率更高。

在饲料的选择要根据仔猪的生理特征选用易消化,营养高的饲料,同时可以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仔猪专用保健品和,具体使用方法:断奶后在饲料中添加“护仔康1号”2%饲喂15天,然后在饲料中添加“护仔康2号”2%或者“护仔康1号”1%和“护仔康2号”1%饲喂至70斤,能有效的防止断奶应激和营养应激,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仔猪生长潜能和抗病力。

1.2 .提高母猪健康水平。

母猪的健康直接会影响仔猪的生长。

维持母猪肥瘦适宜的体况很重要,要在母猪的繁殖周期内及时调整饲料的饲喂量,以保证仔猪的较大的出生体重。

仔猪有较大的出生重意味着有较强的抗病力。

另外,要及时淘汰那些患有链球菌、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等的母猪。

在这一阶段必须给予母猪高营养饲料,同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母猪专用保健产品“牲命1号”,具体使用方法:1、后备母猪,6月龄-配种前,在饲料中添?%牲命1号,促进母猪生殖系统的发育,促进多排卵,多排活力强的卵;2、在怀孕后期,80-114天饲料中添加1%牲命1号,给予母猪足够的营养,促进子宫乳的分泌,促使仔猪在母体内充分发育,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初生重(实践证明,用牲命1号能使仔猪初生重达到3斤以上,且仔猪个体均匀);3、哺乳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在饲粮中按2%添加,促进乳汁的分泌,提高初乳的质和量,使仔猪的断奶中达到10公斤以上。

同时促进母猪子宫复旧,促进母猪下一阶段正常发情。

2. 关于断奶日龄2.1. 一种观点认为:要早期断奶。

{Pig Champ}记录的数据表明:已有75%的猪群实行22天的断奶或断奶的时间更早,近30%的仔猪实行16天早期断奶。

以往的观点仔猪早期断奶控制疾病的发生:刚出生的仔猪血液中并没有抗体,仔猪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性抗体(如IgG、IgA、IgM)。

初乳中抗体的含量在开始时较高,但在分娩24h后其含量迅速下降,仔猪在出生后的24-36h,仅能通过小肠吸收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这以后小肠不再吸收免疫球蛋白,因此仔猪在获得抗体之前就实行早期断奶。

2.2. 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延长断奶日龄。

欧洲大多数养殖者采用的断奶日龄一般都在24~28天,通过有关试验和研究的结果看,对于饲料中未加入抗生素的家畜,断奶日龄越大效果越好,一方面身体变得强壮了,采食量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日龄变大,仔猪的免疫系统也随之完善。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是在饲粮配制更加合理的的基础上出现的,对母猪的利用有极大的作用,但是早期断奶也容易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PWSD)主要临床表现为:断奶仔猪采食量下降15%-20%,生长停滞(俗称掉奶膘),饲养周期延长5天以上;腹泻,腹泻率达30-100%,平均为50%,严重的死亡率达15%;并发水肿病;抗病力下降。

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及其综合征是全世界养猪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俗称“断奶关”,临床上,仔猪断奶应激造成的损失达150元/窝,每年给中国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60亿元以上。

解决断奶应激可独立应用护仔康进行仔猪保健饲养,具体方法:方法一:10头仔猪体重5-6 kg,用1包“护仔康1号”(或护仔康断奶宝)(500 g)和断奶仔猪料25 kg拌匀饲喂15 天;体重9-10 kg,用2包“护仔康1号”(或护仔康断奶宝)和断奶仔猪料50kg拌匀饲喂15天。

方法二:如果以前喂仔猪颗粒料,可用90%仔猪颗粒料+8%麦麸或玉米粉+2%护仔康1号(或护仔康断奶宝),饲喂15d。

方法三:配制断奶猪专用饲料,饲喂15 d,配方一:玉米60%,麦麸6%,豆粕22%,快点10号10%,护仔康1号(或护仔康断奶宝)2%;配方二:玉米64%,豆粕22%,快点100-B12%,护仔康1-B2%。

能有效的解决断奶腹泻,促进仔猪健康生长。

3. 关于营养物质消化率3.1.抗营养因子的影响饲料中的常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抑制因子,碳水化合物抑制因子,矿物元素生物有效性抑制因子,拮抗维生素作用因子,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作用因子等。

它们存在干扰了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比如:(1)豆饼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可以降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性,增加胰蛋白酶分泌,肠壁损伤,增加内源蛋白分泌损伤,影响生长、死亡。

(2)花生饼含黄曲霉素、抗胰蛋白酶因子,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生长,导致畜禽慢性中毒。

(3)棉籽饼含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影响赖氨酸及矿物元素的有效性。

(4)菜籽饼含恶唑烷硫铜瘀、异硫氰酸酯,影响碘利用,适口性和生长速度,引起甲状腺肿大和损伤,酯单宁刺激粘膜,导致下痢。

3.2.合成氨基酸的利用畜禽日粮中氮的利用率通常只有30%-50%,要提高氮的利用率,必须提高日粮氨基酸的平衡;而日粮中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氮含量45%-55%时,氮的利用率最高。

据统计,通过理想模型计算出的日粮粗蛋白的水平每低出一个百分点,粪尿氮气的释放量就下降10%到12.5%。

向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能使生长猪和肥育猪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从21%降到14%,从19%降到13%,从而使尿氮的排出量减少40%(P<0.01),粪尿中的臭味物质也显着减少。

因此,在畜禽日粮中使用合成氨基酸,能提高日粮氮利用率,减少粪尿氮排除量,从而节约饲料蛋白质,减少氮污染。

3.3.消化道的营养在消化道的回肠末端没有吸收的养分变成了在大肠内成长的细菌不断增殖的生长基,巨大的细菌载体不仅能消耗动物的营养,而且还隐藏着大量的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梭菌,另外,未吸收的养分最终通过动物排泄的粪便还要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4. 关于采食量采食量在断奶后保持仔猪内脏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使断奶后有很短的厌食期,肠上皮也会很容易被抗原蛋白浸透,如豆粕中的抗原蛋白,同时也易于细菌的依附。

由于对抗原蛋白的超敏感性或由于细菌产生的内毒素致使仔猪频繁腹泻。

同时,采食量的下降也会导致猪只生产性能下降,机体健康状况下降,使其出栏期延长。

所以通过提高日粮的适口性等措施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很关键。

在仔猪阶段使用调味剂、一定比例的奶制品等适口性好的动物原料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5. 关于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细菌的生长和增殖需要蛋白质。

通过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和增加它的消化能力,可以明显地限制细菌增殖,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良好的分布平衡的氨基酸。

适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防止仔猪腹泻很有效果。

6. 有机酸的应用大多数病原菌都不具有耐酸性,这就意味着使用日粮中有机酸使胃肠酸化,实际上可以阻止或转化细菌的生长,小肠内其他不溶解的有机酸则被细菌利用或杀死。

混合有机酸比单一有机酸的效果显着。

6.1.有机酸化剂的种类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酸化剂总的来说可分为单一酸化剂(包括有机酸化剂和无机酸化剂)与复合酸化剂两大类。

其中,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苹果酸、甲酸、乙酸等及其盐类,使用最广泛且效果较好的是柠檬酸、延胡索酸和甲酸钙。

无机酸化剂包括强酸(如盐酸、硫酸)和弱酸(如磷酸),其酸性较有机酸化剂强,虽然成分低,但其使用效果较差。

复合酸化剂是利用几种特定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而成。

实验证明,复合酸化剂的应用效果大于柠檬酸大于延胡索酸。

复合酸化剂能够显着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显着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

多数研究者认为,在仔猪早期断奶(3-5周龄断奶)后的头1-2周内饲粮酸化处理效果好明显,其通常添加量为0.5%-3%,美国以2%-3%最好,欧洲则以1.5%-2%最佳。

6.2.酸化剂的作用动物胃为酸性环境,其中的细菌多为产酸菌和耐酸菌,幼年动物分泌胃酸能力较弱,而使外来菌容易存活和繁殖。

使用酸化剂可以提高胃液酸性,促进乳酸菌等耐酸菌大量繁殖,使之在胃中保持优势菌的地位,而大肠杆菌等外来菌则不能适应酸性环境,并受到乳酸菌等的“排挤”而不能定植存活,因此可以降低动物病理性腹泻的发生率。

酸化剂还能帮助机体调整免疫系统反应,增强动物的抗病力。

7. 植物提取物的应用一些药草的提取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特性,可是我们知道的调味剂具有抗菌和助消化的特性,其中,在商业产品中最常见的提取物有肉桂、牛至和丁香,最新进行的研究表明,提取物和浓缩物很适合仔猪的生长。

糖萜素的应用糖萜素是由油茶饼粕和茶籽饼粕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有寡糖、三萜皂甙和有机酸等成分。

是目前比较成功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比较广泛的应用于饲料生产中。

8. 酶制剂的应用8.1.酶制剂的种类自1965年在无锡成立第一个酶制剂厂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酶制剂产品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开发出,α- 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甘露糖酶、植酸梅等上百个产品。

8.2.酶制剂的作用酶制剂能补充内源酶活性的不足,对于幼龄动物来说存在消化道酶类不足、活性较低等缺点。

酶制剂可有效的弥补酶不足和活性低带来的不利影响;酶制剂还能降低或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酶制剂还可降低消化道食糜粘度,增加肠壁的有效吸收面积,促进营养物质与消化道粘膜的接触及吸收率;酶制剂还可改变肠道菌群分布;国内外的研究者认为,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明显的提高动物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降低幼龄动物腹泻率和死亡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