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附记录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附记录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和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出现潜在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环境问题,以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 质量检验科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负责分析相关的记录,及监督验证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

3.2质量检验科负责提供解决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问题所需的数据或方法等技术性支持。

3.3办公室负责在出现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4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措施和实施相关的预防措施。

3.5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措施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3.6供销科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3.7生产车间负责具体实施不合格产品的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
4.1持续改进的策划
4.1.1 企业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过程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日常的改进过程对日常改进过程的策划和管理参见4.2、4.3条款执行。

4.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 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 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 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质量检验科通过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报管理者代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 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 过程、产品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企业正常值时;
b) 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 顾客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投诉时;
d)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发现不符合项时;
e)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事故;
f) 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g) 其他不符合管理方针、管理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3原因分析、措施制订、实施与验证可采用相应的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4.2.3.1对情况a) 、b) 、g) ,质量检验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描述”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检验科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2对情况c) ,由供销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质量检验科确认并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检验科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供销科,由供销科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4.2.3.3 对情况d) ,由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