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援疆支教)

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援疆支教)

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援疆支教)九月份踏上开往新疆的列车,按不严谨的说法来讲,那时也算是初秋吧。

山东的初秋总带有一丝的炎热,而新疆的秋却是独具一格。

也许是不想让经历过酷暑的人们再次感受炎热,南疆的秋是凉爽的,甚至带着一丝的寒……新疆的秋天,短暂而美丽。

来得急去得早,在一场伴随着狂风呼啸的夜雨后,人们便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外套棉衣,像是把秋天从四季中除了名一般,气温骤降。

也许正因如此,秋天的新疆更让人期待和怀念。

新疆秋天所特有的寒意让来自内陆的我有些招架不住。

新疆与山东虽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却有着4600km的距离。

这里视野开阔,风轻云淡,一目千里。

站在顶楼,能望尽南北的雪山,仿佛触手可得。

仰望天空,心敞亮得如高飞的凤头百灵一般。

被雪山包围带来的除了美景和纯净,能更深切实体会到的便是那冷冽的风。

似乎新疆的秋是从天空开始的。

当你不经意地抬头,发现云变得更低了,天也更蓝了,以湛蓝做底色,以白云为点缀,她总会给人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

小的时候写作文总是用硕果累累来形容秋天,在我看来硕果累累应该是新疆秋天的专属名词。

那红彤彤的石榴咧开了嘴,新疆特有的白桃带着独特的香味,哈密瓜让人甜到心坎儿里。

哦,对了,还有那品种多样的葡萄,不管是绿色的还是紫红色,都是一样的饱满、香甜。

新疆的秋啊,简直就是水果的狂欢。

记忆里说秋天是金黄色的,但我总觉得用金黄不足以概括新疆的秋天,应该用五彩缤纷形容才对。

那彩色的朝霞,在雪山和蓝天的映衬下分外绚丽,引得我每天早上流连难舍;果园上的葡萄挂满每一个枝头,沉甸甸的仿佛要掉落在地上;成群结队的大雁整齐地飞往南方去准备过冬,在天空中轻快得上下翻飞,轻盈地迎接秋天旅途的挑战。

秋天的美,还表现在那一张张纯真的面孔上,带着笑意,充满希望……近来已成十月底,秋意浓的划不来,风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有了一些萧瑟,几分凉爽。

走在街上、地上,有几片落叶,抬头,发现树梢上的叶子正悄悄变黄,仿佛每一片叶子都迸发着激情,蕴藏着饱满,绽放着闪亮,更加的自由和洒脱。

新疆的秋独特而美丽,揽尽世间秋天之美景,一切如童话般美好。

【篇二】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支教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香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

我会永远铭记于心,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溜走了一大半,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只想用两个字来总结——“成长”。

不知为什么,当想到这两个字时,我满意地笑了。

或许是自己真正地投入到了这份工作中,真正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经历的事情太多,但是其中一些经过岁月沉淀之后仍然能够清晰地印在我们记忆的深处的,那必将是对自己影响最深的经历。

我想说,这次支教就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支教是我在大学里收获的历程之一。

即便是离开新疆回到校园,也会在梦境之中经常回到那片广袤的土地,围聚在那群学生的周围,他们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没有俗事的纷扰,一种超脱的愉悦。

虽然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但那片热土却让我难以忘怀。

我想说我爱这里的学生,这里的人民,还有这里的蓝天,包括那漫地的黄沙。

新疆是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一个牵引我的地方,一个很想在此生活的地方。

于是新疆也成了一个我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

在支教的过程中,有很多收获。

也许物质是匮乏的,但是我精神确是充实的,一种前所未有的饱满。

新疆是一个美丽而充满传奇的地方,同时新疆也是一个需要发展的地方,教育就是我们一个有广阔天地的投身领域。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教师的崇敬。

深觉肩负责任的重大,深恨自己的水平有限,所发出的热量微弱。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他们的交往是封闭的,见识是有限的。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指引,需要我们去开拓,需要我们去奉献。

支教之行,让我们相遇,这注定就是一种缘分。

我们相互陪伴着度过每个日夜,相互给予大家和孩子们温暖,共同诉说着最长情的“告白”。

相逢相知相爱,在点点滴滴中,珍惜每一份感动。

【篇三】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正如韩子勇在书中所说:“新疆太大、太多样了,需要细察、远眺、抚摸、拥抱”。

区区一篇文章根本不足以描绘新疆,如果能够,则需要另外的笔触和用心的行走。

就好比,我选择不远万里,来到这个别样的城市支教,去感受它所拥有的奇妙。

众所周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和习惯,有属于自己的人情世故和社会百态,新疆也不例外。

我们从远方的华北平原来到新疆,是因为“美食”、“美景”等标签,还是因为特色的建筑和接地气的新疆人呢。

当我真真正正地来到这片土地,融入这里的生活后我才知道,他们拥有的日积月累的习惯和风情的总和,才让新疆这个地方有了人间烟火的味道。

在很多人眼中,新疆往往是被想象或被构建为单一文化。

事实上,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多元文化兼收并蓄。

正是文化上的多元和包容让新疆充满活力与生机,显得开放而自信。

其实,身旁围绕着一群民族的孩子也是一件蛮幸福的事情,民族服饰和独特容颜会引起你的注意和感叹,还有街上各种奇特的水果和美食会让你流连忘返……只有去感受,只有去体验,才会知道这个城市带给你的美好,才会让你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回忆。

除此之外,新疆的天气,是出了名的刺激!春夏秋冬一天体验,你永远不知道明天是穿短袖还是棉衣。

阳光下的温暖,树荫下的凉爽完全让你回不过神儿。

不过,这也算是这座城市特色的一面吧。

也许它正是用这种方式给来到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儿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想想就觉得可爱。

来到新疆,来到喀什,同事间的友好,学生们的童真,都会让你感受到浓浓地情意在心中荡漾。

有时候就连路旁的小摊小贩也会让你感到和蔼可亲,让自己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又多了几分留恋和不舍。

浓情新疆,古老的传说,灿烂的文化,成群的牛羊,天真的孩子……这个切都让她成了我心中最美的一座城市。

这个刻,我想说,我爱上了新疆。

【篇四】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关于民族,关于国家,来到这里之后,让我见识到了很多。

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师生内心深深地爱国之情,他们对国旗的敬仰像我们一样。

同事们告诉我,不论何时何地,国歌只要响起,定要停下来行注目礼,这里的孩子们都做得到。

后来慢慢地发现,每当国歌响起,不论是走在路上,还是早读或者是拖地打扫卫生的学生们都会自觉地停下手里的事情,起立对着国旗,甚至有的孩子正要上楼梯,都会停下那只刚刚要迈上台阶的脚迅速地停下来,站在楼梯上对着国旗行少先队礼。

这个幕,真的深深地打动了我,好想将这样的画面定格。

来到这里支教,自然明白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那不但仅简简单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在学校的每一天,我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这句话。

我向孩子们一样,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停下手中的事去“凝望”国旗。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民族同胞的我,并不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但跟这里的人相处久了之后发现,他们并不但仅想象中的热情大方,活泼开朗,还有一颗无比坚定地爱国之心。

当我看到学生们面带微笑,眼中闪着光,挥舞着手里小国旗时,总会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在心里默默地为祖国骄傲,为孩子们自豪!还记得国庆节采访了几个孩子,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

其中一个女孩子说她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成为和自己爸爸一样的人,为国家做贡献。

我问她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她回答道:“爸爸是军人!”那时候,我心里满满地是欣慰。

在这里看到的,是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情形。

也很多年之后,当我再碰到类似的场景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时候的我,那时我的那群可爱的孩子们,想起他们那灿烂且温暖的笑容。

在我看来,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的变化就是转换思维和角度。

变成老师以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生怕对不起学生口中的那一声声老师。

尽自己所能,上好每一堂课,我想就是我作为教师最应该做的事。

从第一次上课的忐忑不安,第一次被学生围着问问题,第一次送学生放学,第一次监考。

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许很多多的第一次。

两个月来,我接受了数不清的新鲜事物,每件新鲜事都让我持续感受到这里的与众不同。

把每个新鲜事物都当做挑战去迎接,不管结果是让人惊讶的还是喜悦的,都微笑面对。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对生活该有的态度。

【篇五】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喀什的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浓浓的秋意却依旧眷恋着这片土地,不舍离开。

在我们去往实验学校的路上,会路过一条两边种满白桦的小路。

热情的秋风把道路两旁的白桦树都染成了金黄色,远远望去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感觉。

每当我路过这条充满诗意的小路时,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自行车的速度,欣赏这么美好的景色。

路的两边还有几户人家,其中有一户人家的男主人似乎身体不太好,经常坐在轮椅上。

每当我们中午回家吃午饭的时候,总会看见他在家门口晒太阳,女主人经常陪在旁边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女主人似乎是个很勤奋的女人,与其他几乎人家门口堆满黄叶不同,他们的家门口总是干干净净的,仅仅偶尔有几片刚刚落下还没有来得及清扫的树叶。

与他们的清闲安逸完全相反的是旁边的一户人家,他们家有一棵巨大的杨柳,与南方柔情似水的垂柳不同,这棵杨柳坚毅不拔充满正气,像一个忠诚的守卫镇守在家门口。

他们家有一个小作坊专门制作烤馕,经常能够看到有两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在炕前忙碌着,让这条小路上飘着烤馕的香气。

在路的尽头还有几家饭店和几个摆小摊的,其中有一家饭店的面条非常的劲道有滋味,老板娘漂亮大方,她总会为去吃面的顾客送上一壶热腾腾的新疆茶。

虽然她与我们的沟通有一些困难,但是依旧阻挡不了她的热情。

她家的院子里还有一个葡萄树架子,架子下面有几张小桌子,总会有几个老人在那兴高采烈地聊天,笑声经常穿过院子飘到外面的小路上。

旁边的关东煮是我们宿舍经常光顾的小摊,煮丸子、煮金针菇、煮鱼豆腐应有尽有,价格公道,味道也超级好,我们每次去总要吃五六串才停下来。

路边除了白桦还有一条沟渠,里面的水很平静,平静得看不出来它在流动。

在沟渠对面的人家总会架起一个小木桥。

落叶并没有放过这些小木桥,它们总会把木桥铺成金黄色。

不同的季节都会有不同的风景,我想这条小路在隆冬的时候也会别有一番风景吧。

【篇六】大学生支教日记大全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一半的支教时光已在我们的指尖悄悄流逝。

回首两个月的支教生活,有感动,有欣喜,但更多的是对于边疆及这群可爱孩子的热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些诗句,是我对边疆的最初印象,也是这充满激情的诗句,激励我来到这里,以笔为武器,教给这里的孩子们如何用知识去战斗。

初识新疆,是大漠无边,瓜果飘香。

九月初,踏上西行的列车,经过了辽阔平坦的平原,雄伟壮丽的高原,寒风呼啸的无人区,终于踏上新疆这片热土。

沿途经过沙漠时,看到坚韧的骆驼草生长于此,不禁敬佩其秉性,在如此干旱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抵达疏勒县城时,又是另一派迷人景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