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型班级建设与运作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苏联伟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书籍是走向未来的基石。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读书是学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文积淀的重要手段。
作为承担育人功能的校园,禀赋着培育一代新人的重任,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如何让学生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校园课余时间,读书,成了我们的追求,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
教师要抓住机会,潜心于对学生的濡染熏陶,努力创设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读书氛围,营造读书型班级,让学生与书为伴,与知识为友,学会爱书,学会看书,让学生拥有一个书香浸润的环境,让班级“墨香弥漫,书声琅琅”。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努力营造“读书型班级”,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让实验班级走出去的每一个学生都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当成每日生活的必修,视阅读为自己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终成为有内涵的人。
这里的“有内涵”,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即:在知识的层面上,让孩子们成为有丰富知识的人;在做人的层面上,让孩子们成为有涵养的人。
2、教师,作为“读书型级”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通过阅读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生命。
3、借助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通过教师、学生,甚至于家长的共同阅读,努力营造“读书型级”氛围,丰厚班级文化底蕴,为进一步打造“读书型校园”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①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在本课题研究的物质上、人力上、
时间上给于充分支持和保障。
②课题组成员认识统一,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
②建立课题研究资料档案专柜,明确分工,专人负责。
③时间保证:课题组每2周一次小型活动(可与业务学习结合)每学期一次
阶段总结活动。
④学校收集一批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建立课题研究电子资料库,提供给课题
组成员学习。
⑤硬件支持: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管理局域网;图书资料室。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1)让书香飘在班级中
精心布置教室读书环境,墙面布置师生撰写的阅读名言、古诗等内容;黑板报上开辟专栏,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使师生进入班级就时时处处置身读书氛围之中
(2)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班级,交换阅读、定期更换,指定专人管理,使每个孩子随时想读书,随时有书读。
(3)创建读书家庭,拓展读书空间
除学校图书室、班级读书角外,学校将组织家长委员会,召开学生家长会,将学校读书计划布置给每个家长,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读书心得,并且每个家庭设立“家庭读书架”,家长给孩子定期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做到家长、校长、教师共谋学生读书成长。
2、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1)常读书。
班级集体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它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在班级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随时能打开书本阅读,可以让学生时时处处有收获,因此,教师从自身做起,并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让学生知道开卷有益的道理,并常常打开书本。
(2)诵经典。
名著里积淀着智慧,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向,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
学生对书的选择缺乏方向性,教师要定期向学生介绍经典,引领学生在有价值的书籍里畅游。
(3)开设“阅读课”。
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师生系列阅读,“童话、名著、历史、名人、家乡”等都可以成为阅读的系列主题。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获得体验,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和心得。
(4)欣赏文章。
赏析美文、古诗文、故事,对朗读的文章进行评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文字美的熏陶,并且能将这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
(5)举办读书活动。
在读书中体会着乐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把书本的乐趣延续到生活之中。
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手抄报、读书征文比赛等形式,会让学生的阅读更多收获。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幸福。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对社会进步进行哲学思考,获得成长的外部支撑,懂得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发挥读书育人的综合作用——拓展知识、创造、调节身心、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完美人格。
探索中学生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策略及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中学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七、课题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1、问卷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喜欢阅读的原因、学生喜欢怎样的读物、喜欢怎样的阅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十、课题组人员分工
秦洪涛:负责负责全面组织、设计、指导课题实施。
撰写立项申报书、实施方案、结题报告,、撰写研究论文。
周艳伟:协助全面组织、设计、指导课题实施,撰写结题工作总结
李云梅:协助全面组织、设计、指导课题实施,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撰写结题工作总结。
任伟伟:协助全面组织、设计、指导课题实施,撰写结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