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1、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
(1)当心房和心室同时有血液进入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_ _ _。
(2)当⑩收缩时,其中的血液流入图中____。
心脏收缩时所需要的能量是通过__ __作用分解___ _提供的。
(3)血液从④到⑧的循环途径是____,这个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__ __,这个变化发生在___ _。
2、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请回答:(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模拟人体的膈,序号模拟人体的胸廓。
(2)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径增大。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径的变化。
3、右下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1)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____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则在A、C内流动的都是_______血,C内血液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所示血管为___________,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动的是______血。
(6)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某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⑵若某人的血清与该同学的红细胞能发生凝集反应,则此人可能是__ _______血型。
⑶若该同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其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特定的物质来消灭该病毒。
通过给易感者接种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他(她)在健康状况下获得针对乙肝的特异性免疫力。
5、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中结构名称:A :E 。
(2)通过F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血变成血。
(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只填字母代号,不能填结构名称)(4)被子植物的茎中也有在功能上类似血管的结构,请写出这些结构的名称和。
6、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能嗅到各种气味,是因为上部黏膜内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
(3)痰形成的部位是[ ] 。
(4)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 ] 。
7、21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请你结合下图及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地震中伤员救援的一些问题: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保持呼吸系统的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需依次经过 (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2)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应以输型血为原则。
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会凝聚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之后该病人出现贫血,为治好该病人的病,他应多吃含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3)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需点滴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B] ,血液流经葡萄糖物质明显减少,最终送达全身细胞组织,供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8、图7 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 、B 、C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
回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物质B 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4)除A 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5)如果C 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 6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的调节作用。
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红细胞 3.5~5 ×1012/L 3.8 血小板100~300 ×109/L 220 血红蛋白110~150 g/L 130 血型/ / A型白细胞 3.5~10 ×109/L 13.2 淋巴细胞0.7~4 ×109/L 2.5ABC D↑N M H←←E G↑F↓←↓↓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1.(2009,锦州)右图表示的是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A.肺B.肾脏C.肝脏D.心脏2.(2009,长沙)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尿道3.(2009,德城)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4.(2009,东营) 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是()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5.(2009,福州)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6.(2009,淮安)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A.小肠 B.肾脏 C.大肠 D.输尿管7.(2009,济宁毕业) 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收集管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8.(2009,龙岩)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B.胸腔,左右各一个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D.腹腔的上方偏右9.(2009,绵阳)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10.(2009,宁夏)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氧气增加B、养料增加C、尿素减少D、二氧化碳减少11.(2009,南州)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12.(2009,枣庄)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13.(2009,恩施)图3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某人患膝关节炎,医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输液一段时间后,在患者尿液中也检测到药物。
根据上图,请指出血液中的药物排出经过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小管→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⑵医生对该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还给病人开了口服中药进行治疗。
请问中药有效药物成分最先进入本题血液循环示意图的(填图中血管名称)。
⑶医生对该病人进行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还用一种中药膏外敷在病人的膝关节,并用一种可以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
请问这种外敷的中药膏中的药物有效成分是如何穿透皮肤进入发病部位的?。
⑷上述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对治疗关节炎有何作用?。
14、下图示人体血液循环的部分图解,箭头代表血液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的血液循环路线的起点是心脏的。
(2)饭后一小时,血管[ d ] [ e ]中的血液相比,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的主要场所。
为调节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此时体内的分泌量增加。
(3)血管[ f ]与[ e ]中的血液相比,代谢废物含量明显降低。
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和两个过程,尿素与其他废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4)血管[ h ]与[ g ]中的血液相比,的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它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物活动提供。
15、.(2009,苏州) “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下图是肾透析仪示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l)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相似。
(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 是,B 是,C 是。
A 、B 、C 共同组成的结构是,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血液在流经A 时,通过作用,除和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B 中,形成原尿。
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 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这个过程叫做作用。
(4)肾诱析仪中与图示A 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它的具体作用是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