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励性报酬计划培训教程

激励性报酬计划培训教程


*印尼
低 *集体贡献
*标准化的而不仅仅是正 *指导薪酬政策的关键在
*日本
*外在控制
规的控制体制,以保证 于内部平等
*相信命运天定 对公司的服从
*个人需要影响所得(如
*以道德指导人
子女数量)
际关系
三、现场生产员工的激励
1、差额计件工资制:给那些超过标准的员 工更高的工资率(在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技术变化频繁和培养多面手员工的情况 下不适用)
主要特点
1、 分红是对企业年终净利润的分配,属于企业内部
再分配,一般不进入工资成本;而工资和奖金是 预支的人工成本,属于生产费用,在企业初次分 配中进行。 2、分红是对企业剩余劳动成果的分配,分红的数 量和规模受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的影响,二者是 彼此消长的关系。而工资和奖金是定额和超额劳 动的报酬,受劳动力日常供求状况和劳动力价值 的影响。 3、 分红一般不与雇员的劳动成果直接挂钩,而与 个人工资收入基数有关,它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 不同于基本工资和奖金。
8、储蓄参与股票
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往往不限于公司的高级 管理人员,公司正式员工都可以参加。其目的 是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并向所有的员 工提供分享公司潜在收益的机会。
储蓄参与股票允许员工一年两次以低于市场 价的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实施过程中首先 要求员工将每月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放入公司 为员工设立的储蓄帐户。一般公司规定的比例 是税前工资额的2%~10%,少数公司最高可 达20%。
2、集体差额计件制: 1)具有差额计件制同样的优点 2)有自主压缩定员的倾向 3、其他单项奖励制度
四、销售人员激励性报酬计划
1、直接佣金计划:如
总额=2%*参照销售额+4%*超过参照标准的销售额
问题: 1)强调销售额而非利润额 2)顾客服务可能被忽视 3)在销售淡旺季之间的收入差距波动大,
淡季时已获得培训的销售人员流动率高 4)销售人员极力想获得让价授权
7、业绩股份
所谓业绩股份,是公司用普通股作为长期激励 性报酬支付给经营者。但是,具体的股份实施, 或者说股权的转移要由经营者是否完成并达到了 公司事先规定的业绩指标来决定。比如,很多公 司以EPS(每股盈余)的增长水平作为标准来决定公 司支付经营者股票报酬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 事先就要在合同中规定好。公司支付经营者的股 票数量,以EPS的增长率为基础。只有达到某一个 水准,比如EPS的增长率达到3%,公司才实施事 先承诺的股权转移,经营者得到股份;而且,在3 %的基础上,每增加1%,公司再采用比例或累进 的形式级管理 人员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对于这些虚 拟股票,高级管理人员没有所有权,但 享有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收益,以及享 受分红的权利。这种办法是在不授予高 级管理人员股票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收 益和公司的股票股价的上升联系起来, 从而为许多大公司所运用。
5、帐面价值股票
2)激励性报酬不能作为对员工的一种津贴, 因而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
3、激励性报酬应当独立性发放,以便使员 工对此认识的加强
3、激励性报酬标准的设订
1)激励性报酬标准是企业向员工传递重要性信息的 关键
2)关键点的选择要符合企业当前业绩的客观要求。 如质量领先地位——顾客满意度、及时性或无差错 如低价格领先——降低成本、生产效率提高 3)标准应该量化和易于衡量,并能够清楚表明与报
3)激励性报酬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如果达到 绩效目标,就应该支付激励性报酬;相反,就 不支付这种激励性报酬
4)当个人报酬基于团队成果时,激励措施鼓励 团队工作和业务单位之间的合作
5)激励是在那些创造成功的员工之间分配成功 的一种方式
2、激励性薪酬计划成功的条件
1)员工赞成并接受这一计划,而员工参与 制定和管理这一计划将有助于员工对计 划的接受
酬的相互关系 4)不能无休止地超越可达到的结果,造成绩效目标
上的“鞭打快牛”
4、激励性报酬计划的管理
1)管理者要根据个人、团队或组织的不同 绩效给予奖励,激励系统才会有效。不 佳的工作绩效不应该获得。
2)年度工资预算必需足以激励和加强出色 的业绩
3)与激励性报酬相关的额外管理费用需要 事先确定下来(建立绩效标准、记录和 保留记录增加的费用等)
2、与成本节约相关的分享奖励计划 3、集体收益分享计划:分享生产力提升的
计划,以超计划外产量来衡量
4、风险收益激励计划:将收入的一部分与 企业经营业绩相联系
如:
1)基本工资与企业完成经营计划相关联 2)绩效工资与部门业绩相联系 3)奖金与个人业绩和行为态度相联系
5、分 红
分红又称“利润分红”或“利润分享”制,是指 企业每年年终时,首先按比例提取一部分企业 总利润构成“分红基金”,然后根据雇员的业 绩状况确定分配数额,最后以红利形式发放的 劳动收入。传统的利润分享制度是年终企业给 雇员分红,现代分享制度除了分红之外,还包 括雇员有权购买企业的股票,拥有企业股权, 甚至还有的雇主向雇员提供虚拟的股份,被称 之为“幻影股份计划”,其目的是为了激励雇 员创造最佳工作业绩。
二、激励性报酬计划的策略
激励性报酬计划的导入,需要考虑公 司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 同时,在导入激励性报酬计划时,也要 考虑组织和员工的价值倾向。 例如: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薪酬策略
企业发展阶段 初创期
高成长期 成熟期 稳定期 衰退期 更新期
基本薪资 低
具有竞争力 具有竞争力
高 高 具有竞争力
6、特定目标奖金
特定目标奖金是一些大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经常采用 的一种长期激励办法。这类奖金与年度奖金相同,也 是一年一评,但是评定的标准是前3~5年内公司战略 计划中既定的长期目标的实施情况。该奖金一般以现 金计量,但是可能有的公司以现金支付,有的公司以 股票支付。通用汽车公司在1997年设立了一次性的以 净资产收益率为目标的激励计划。如果从1997年计划 开始起到2000年12月31日为止的时间区段中,通用汽 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5%,则2000年12月31日 公司将向相关高级管理人员赠予既定数量的公司股票。 如果该目标没有达到,该计划在2000年12月31日自动 失效。
体制来保证员工的
成就的重要标志
人 *相信自我掌握
服从,并避免对公
*尽量区分个人贡献
主 命运
的准则严重背离
*重视短期目标
义 *与员工的功利
程 主义关系

*集体成就
*公司承诺对员工的个人 *集体业绩是重要的准绳 *新加坡
*为他人牺牲
生活高度关心
*资历导向
*韩国
*依靠社会
*非常强调对公司的忠诚 *强调内在回报
3、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是专门为了某一特定计划而设计的激 励机制。所谓限制性股票是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出售 这种股票的权利受到限制,亦即经营者对于股票的拥 有权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比如说,限制期为三年)。 经营者在得到限制性股票的时候,不需要付钱去购买, 但他们在限制期内不得随意处置股票,如果在这个限 制期内经营者辞职或被开除了,股票就会因此而被没 收。
股票增值权,通常与无附带要求的股票期权同 时使用。它的设计原理与股票期权近似,但差别在于: 在行权时,经营者并不像认购期权形式下要购入股票, 而是针对股票的升值部分要求兑现。国内现在有些人 谈到的股票期权,实际上说的就是股票增值权。
按照合同的具体规定,股票增值权的实现可以是 全额兑现,也可以是部分兑现。另外,股票增值权的 实施可以是用现金实施,也可以折合成股票来加以实 施,还可以是现金和股票形式的组合。股票增值权因 为通常以现金的形式实施,有时也叫现金增值权。在 这种情况下,它不是以增加股票发行为前提,因而不 会对公司的所有权产生相应的稀释,也不会产生无投 票权的新的股票持有者。
激励性报酬计划
一、激励性报酬计划的提出
企业薪酬体系=公平性报酬+激励性报酬
激励性报酬 创造促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为企业的业绩 和成功做出贡献,奉行一种共同奉献的冠 军哲学
1、激励性报酬计划的优势
1)关注员工在特定的绩效目标上的努力,为培 养重要员工和获得企业利益提供激励
2)激励的支付是与工作结果的实现联系在一起 的变动成本,而基本工资是与产出无关的固定 成本
建立依据
分红是对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内部再分配,是对工资和 奖金的一种补充形式,其建立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 1、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是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雇 员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劳动成果,还取决于企业 总的经济效益,即集体劳动的成果。 2、 企业在一个年度中所取得的利润,是各种资本形 式的回报,包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多 种资本,雇员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者,有权以分 红的形式分享企业利润。 3、 工资一般是按短期形式支付,例如,月工资、日 工资等,难以反映全年的企业经营成果,分红制采取 年终结算的形式,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再分配,有助于 补充其他分配形式的不足,协调企业或雇主与雇员之 间的分配关系。
八、股权激励计划
1、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
权利。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华纳传媒公司最早在 高级管理人员中大量使用股票期权。随着20世 纪90年代美国股市出现牛市,股票期权给高级 管理人员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全球500家大型 公司企业中已有89%对高层管理者实施了股票 期权。
2、股票增值权
奖金 高 高
具有竞争力 低 无 高
福利 低 低
具有竞争力 高 高 低
主导价值
公司特征
薪酬策略
典型国家
高 *个人成就
*公司无需对员工的
*业绩导向
*美国
*自私
所以福利负责
*回报个人成就
*英国
*独立
*员工追求个人利益
*强调外在公平
*加拿大
*个人贡献
*必需有明确的控制
*外在的回报是个人
*新西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