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
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教学内容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此后,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是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认识分子的特点
过程

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
分析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激发学生化
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
重点建立对分子、原子构成物质观念,初步认识分子的特性。

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的差别。

难点
媒体
教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导言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这些宏
观的物质又是由哪些微观的粒子构成呢?这节课
我就带领同学们到微观的世界里去看看
【想一想】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
3、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猜一猜】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我们知道: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分子
的特性之一: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个
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
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问题讨论】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湿衣
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活动与探究二:
1.向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
色。

3.将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浓氨水,如图放置。

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A杯中的溶液变红B杯中的溶液不变色解释:氨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特性之二: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提问】衣服晒放在在太阳下容易干,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提问】100mL 水+100mL
酒精=200mL液体吗?等式会成立吗?
A组实验:100mL水+100mL酒精
B组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

分子的特性之三:分子间有间隔。

氧气可以助燃,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呢?分子的特性之四: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提出问题: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
2、从水在电解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
子?以水的电解为例,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

定义: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知识迁移应用
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思考,思考,回答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很小
2、分子是运动的
3、分子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物理变化:分子没变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作业布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