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晶体》一、选材依据本节选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1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本节课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时。
二、设计思想本节课将要介绍晶体的多样性呼应了本单元的标题---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多样性,同时将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二单元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内容之后,不仅体现了知识结构一条线,还体现了认知结构一条线。
基于学生在前一单元已学习了有关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完全可以理解构成物质微粒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作用力,但可能在学习本课时会遇到原子还是分子的区分,例如石英晶体中是原子连结而不是分子连结,有没有分子,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同类型晶体的定义和性质,涉及到四种晶体的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类型以及表现出的物理性质的差异;第二部分为不同类型晶体的判断依据。
教材以常见的四种晶体为切入点,引出四种晶体的概念;再逐一介绍四种晶体的性质,最后再总结四种晶体的判断依据。
这节课主要将已经出现的晶体做一个简单的了解,让学生体会晶体的不同,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选修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分常见四种晶体的特性。
(2)能够判断一些常见晶体的类型。
(3)以不同类型的晶体为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电脑演示三维空间结构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学会比较的科学方法。
(3)通过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观点。
(2)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培养更高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概念与区分。
(2)教学难点:晶体类型、构成微粒的判断。
五、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器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展示图片: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晶体。
水晶金刚石雪花[设问]:什么是晶体?[PPT展示]一、晶体概念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特点:①具有规则几何外形,②晶体中的微粒按一定的规则排列。
[讲述]像大家熟悉的冰、食盐、金刚石等,虽然都是晶体,但性质上差别很大,原因是其构成微粒不同。
观看图片思考并记录笔记通过展示图片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晶体的概念,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同时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学科知识相联系,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问题1:为什么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答案:在晶体内部,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呈现有规则地重复排列。
讲解:而且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现提供一些晶体和其熔点。
结合课本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设问培养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的能力。
问题2: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类型的晶体熔点相差这么大?讲解:上述表格是根据熔点的高低来分类的。
熔点相差大的原因是构成晶体微粒的不同和微粒间查看课本并回答问题。
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引出四种晶体。
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的作用力不同。
可以把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讲述]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具体的认识这几种不同类型的晶体。
新课教学(离子晶体定义和特性)投影:下面是氯化钠晶体的结构模型,完成以下问题。
讲解:符号“NaCl”表示晶体中阳阴离子的个数为1:1。
让学生归纳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特点[PPT展示]一、离子晶体1、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阴阳离子2、定义: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3、离子晶体的特点:①无单个分子存在;NaCl不表示分子式。
②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③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均导电。
[提问] 哪些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归纳:强碱、部分金属氧化物、部分盐类,典型实例为NaCl。
做课堂笔记。
观看图片并思考问题。
记录课堂笔记通过动画展示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吸收。
新课教学(分子晶体定义和特性)[过渡]提问:像干冰、冰它们又是什么样的晶体?展示干冰的结构模型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干冰晶体发生汽化或熔化时,需克服的是哪一种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②若发生化学变化时,需克服的又是哪一种作用力?(共价键)思考并观看图片通过模型展示更形象直观,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做能引起注意,并且能使学生们更易理解。
[PPT展示]二、分子晶体:1、构成微粒:分子2、定义: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的晶体。
3、分子晶体的特点:①有单个分子存在;化学式就是分子式。
②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提问]哪些物质可以形成分子晶体?归纳:氧气、氢气等多数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氢化物、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等。
记录课堂笔记新课教学(原子晶体定义和特性)[过渡]以上我们看出不同的晶体结构,其物理性质各有特点。
我们把学到的知识来应用一下,石英晶体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展示干冰和SiO2的结构模型并让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讲解] SiO2晶体当中1个Si原子同时与4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1个O原子同时与2个Si原子形成共价键,Si原子与O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成空间思考并回答问题记录课堂这个过渡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很好连接所学的知识和将要学的知识,促进学生巩固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以问题方式来引出原子晶体的概念,即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能帮助学生更主动更全面更严谨地把握一个科学概念。
网状结构,这里没有单个小分子,化学式表示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是1:2。
这种类型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PPT展示]三、原子晶体1、原子晶体构成微粒:原子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3、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难溶于一般溶剂。
[提问]哪些物质属于原子晶体?归纳:金刚石、单晶硅、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笔记新课教学(金属晶体定义和特性)[讲述]除了以上3种晶体以外,还有一种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接下来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PPT展示]四、金属晶体1、构成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2、物理特性:有金属光泽,能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
[提问]哪些物质属于金属晶体?归纳:金属单质或合金。
记录课堂笔记通过跟前面提到过的晶体之间的对比,能够促进学生记忆它们各自的特点。
新课教学(晶体的判断依据)不同类型的晶体判断依据1、根据组成判断:①有无离子;②有无分子。
2、根据性质判断:熔沸点的高低,硬度的大小,是否导电。
拓展视野[拓展视野]1、石墨为什么很软?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存在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层间易滑动,质软2、石墨的熔沸点为什么很高?而同一层内存在较强的共价键,熔点也很高,所以石墨属于混合晶体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讨论后回答问题。
拓展延伸,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自然界中常见的晶体,认识不同晶体在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和熔沸点硬度方面的差异。
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成以下表格。
[板书]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回顾本节课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完善课堂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已学知识,增强综合归纳能力;增强观察能力,并学会应用“比较”的科学方法。
结构构成晶体的粒子阴阳离子分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金属键是否存在“分子”无有无无性质硬度较大小大差距大熔点较高低高差距大导电性熔融或溶液导电不导电不导电导电记。
回答课堂练习,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随堂练习例1、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O2和H2OC.NaCl和HCl l4和KCl答案:选B.CO2和H2O都是分子晶体。
例2、下列物质的晶体中,不存在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硅 (D)二硫化碳答案:选C.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例3、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金刚石B、干冰C、食盐D、晶体硅答案:选C.食盐为离子晶体。
例4、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 (B)食盐和冰醋酸熔化独立完成随堂练习课堂练习能够让学生巩固好新知识,并且能够让老师得到一些反馈,更好的促进师生交流。
C)液溴和液汞的气化(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答案:选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之间的作用力。
作业布置1.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它属于()晶体2.现有六种物质,按要求填空(填序号);①BaCl2 ②金刚石③NH4Cl ④Na2SO4 ⑤干冰⑥碘片(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熔点最高的是,熔点最低的是。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只有离子键的是,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
(3)属于离子晶体的是,属于分子晶体的是,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课后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布置课后作业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板书设计】不同类型的晶体一、不同类型晶体的性质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结构构成晶体的粒子阴阳离子分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金属键是否存在“分子”无有无无性质硬度较大小大差距大熔点较高低高差距大导电性熔融或溶液导电不导电不导电导电实例氯化钠干冰金刚石钠二、不同类型的晶体判断依据1、根据组成判断:①有无离子;②有无分子。
2、根据性质判断:熔沸点的高低,硬度的大小,是否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