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谈城市建筑设计的和谐性
摘要:多因素都迫使在建筑设计种考虑与人、环境和城市整体和谐。

和谐成为了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与人的和谐,体现在人的使用舒适和审美等方面;与环境的和谐,要强调尽可能的因地制宜,又要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利益都是相同的。

本文从以上方面出发,对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和谐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建筑;和谐;环境;绿色设计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以及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建设特别是建筑物的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了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多种方面的因素都迫使在建筑设计中不但考虑建设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使居住者及使用者更加舒适、方便,与周围的环境及城市整体更和谐的相处。

和谐显然成了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便以此为基础,探讨城市建筑在世界过程中的和谐性。

1 以人为本——建筑与人的和谐
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更加集中,提倡建筑与人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和谐的基础和重点。

现有的城市建筑中绝大部分是高耗能的建筑,据调查,新建、改建建筑中超过90%的使用者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病态建筑综合症或与建筑有关的病症。

这就需要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心理,体现以人为本,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人的使用体验[1-3]。

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体现。

1.1 强调人使用舒适性的建筑设计
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住宅楼、办公楼等满足人群长时间生活、工作需要的建筑,这类建筑往往不需要标新立异,特别强调其功能性。

采光和通风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是直接影响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得到特别强调。

此外,功能性建筑还更多的强调内部设计而不是外观,走廊、过道、楼梯、电梯的设计应处处体现人性化和方便性。

1.2 强调人欣赏艺术感的建筑设计
强调艺术感与欣赏品味的建筑,常见于剧场等公共建筑,这类建筑的突出特点是本身就与艺术相关或代表了城市形象,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加以体现。

这类建筑更多的是强调外观设计,其次才是考虑内部功能性。

为了保证功能性,设计中往往先规划中内部功能及其分区,通过分区的布置和组合,优选出合理的方案,再对外观加以修饰补充。

2 环境保护——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因地制宜的设计,尽可能的保护和利用原有环境的特点和优势;二是将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开发和利用周边的便利性,为使用者提供方便[4-6]。

2.1 因地制宜并保证功能性的建筑设计
以坐落在无锡南部太湖新城的无锡大剧院为例,该建筑采用了欧洲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整个项目的指导思想便是生态、环保、节能。

不仅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对环境的影响降调最低水平,还在使用过程中强调了环保和节能,使该项目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在建筑形象上充分体现了小巧轻盈,从而使大剧院与周边的景色达到融合。

设计师根据建筑周边的地形特点,并考虑建筑功能,将建筑形象设计为蜻蜒,并且充分保证了功能性。

环境保护,还体现在尽可能的利用环保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减少废水废气和噪声的排放等方面,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近年来倡导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便是以此作为出发点,当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经济性、便利性和舒适性等原因,但如果能在建筑设计中更多的考虑环境因素,必将为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2.2 与环境的有机融合的建筑设计
城市建筑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在造型上追求新、齐、特,强调在周边环境中凸显出,从而通过建筑达到吸引注意力,取得一定的广告效应。

而另一类建筑,则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堙没与树木丛林中,只有当你靠近建筑时,方能发现其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自然之美。

这种建筑设计方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大量的应用,在近年来强调生活质量、工作舒适性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也有采用,从而得到了解决“低碳、节能、节地”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案。

这种设计方案不再是生硬孤立或简单的堆砌,而是建筑与功能、环境、空间、人文、造型等有机结合的整体化创作。

以北京海淀区的百度大厦为例,可以想象,该建筑在设计初必然考虑其广告效应。

然而受设计用地闲置,考虑到该地南北狭长,只能以东西朝向为主。

设计师巧
妙构思,努力实现良好布局,尽量增大南北朝向。

从而使大厦以小进深、双面采光、线型板式建筑为特点,形成了多重内院花园的目字型布局。

这一造型不但满足了百度搜索的意向,还符合了百度公司的人文精神,被百度人亲切地称为“搜索框”,通过建筑设计体现出企业文化。

建筑设计达到了地域文化、北京四合院、现代人文的有机结合。

3 总体规划——建筑与城市的和谐
建筑与城市的融合,有多种类型,现在城市中往往规划有分区,如生活区、娱乐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分区具有不同的功能,但也有大量的必要建筑或者历史遗留建筑或者单位布置在分区中。

如果仅仅按照分区设计,则城市的和谐性可以很容易体现,但市政、事业单位等建筑往往不宜搬迁或者难以规划,只能通过重建或改建时进行修改。

另外需要指出的,道路桥梁的规划对于城市形象以及建筑设计都有极大影响,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加以体现。

自然水域、山林等对于城市的整体形象以及人民生活都有较大影响,应该在建筑设计中予以保护。

无论是从城市规划用地的角度,还是从建筑用地本身的角度出发,节约用地都是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因素。

节约用地首先是最大限
度少占地表面积,可以在总体上减少绿化面积少的损失。

其次是节约建筑用地,尽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从城市规划角度而言,建造多层、高层建筑,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

从建筑设计角度而言,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可以调高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环境。

从总体规划而言,有效的规划布置居住区,提高住宅用地的集中度。

从而为今后的持续发展留有余地,保障和增加绿地面积,可以改善住区的生态环境。

而在城镇、乡村的规划建设中,主要是提倡因地制宜,因形就势,尽量多的利用零散地、坡地进行建设。

总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只有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城市与建筑的和谐与统一
4 结语
各种因素都迫使在建筑设计更多的使用者更加舒适、方便,与环境和城市整体和谐。

和谐是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与人的和谐,可以从人的使用舒适和审美等方面进行拓展;与环境的和谐,一方面要强调尽可能的因地制宜,保存原有环境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利益都是相同的,尽可能的维护绿色、环保是当代城市建设和设计的统一目标。

能实现建筑设计与人、周边环境、城市的和谐和统一,是建筑设
计中和谐性的体现,也是建筑设计师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 程旭.中国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得失谈[J].建筑创作,2010(10):148-151.
[2] 任彦萍.略谈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活[J].山西建筑,2010,36(32):30-31.
[3] 游蕾.艺术文化学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0(4):119-119.
[4] 徐东亮.试析绿色建筑设计的四大理念[J].建筑,2010(20):75-76.
[5] 孙强潘逢亮.试论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其实施要诀[J].科技信息,2010(15X):296-296.
[6] 周海清.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9):100-101.
[7] 郭建伟夏晓丽.浅谈绿色建筑设计[J].现代企业文化,2010(8):85-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