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8页)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8页)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论文(doc 8 页)广曲工修配鹿山曇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南宁市某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系别:_________ 土木工程系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 土木L081 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刘平伟教研室主任:________ 李红远 ________ 系常务副主任:堀宏昌 ________二O—二年二月五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1.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在专业有关课程己修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它以实际工程为课题采用真题假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学习贯彻“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方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受实际工程设计的锻炼。

通过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初步掌握其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并获得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毕业设计的要求:本工程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

结构设计要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即要注意先进性,又要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

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便以及工程所在地区当前可能条件等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分析比较确定水平承重结构和结构形式进行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布置。

在结构布置的过程中,结构布置要使荷载传递直接、受力明确,并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类型和尺寸规格尽可能少,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体系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 合理地确定结构或构件的计算简图。

还需考虑整个建筑物在平面和竖向上是否需要采用构造措施,以保证整个建筑物及其某些薄弱部位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刚度及整体性。

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体系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通过必要的计算和结构处理,使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节点满足强度、刚度和裂缝宽度(或抗裂度)的要求,并符合现行设计规范、满足国家强制性条文,最终把结构布置和构件设计准确地反映到施工图中。

2•设计开题、依据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作开题报告,说明毕业设计的思路、步骤、意义,建筑方案设计,对选定的承重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进行定性的分析比较,并说明所采用的结构体系,结构形式的理由。

此次毕业设计的依据是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技术条件,真题摸拟训练。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指定的设计条件,做到每学生一题。

3.建筑地点及拟建基地平面图本建筑位于南宁市某主要街道旁。

主管部门批准的拟建平面图如图1所示。

N图1拟建基地平面图4. 建筑设计条件4. 1建筑面积和层数: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层数6层,3.6m,底层4.2m 。

4.2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4. 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1) 主导风向:夏季西南风、冬秋季东北风。

基本风压值礼详见表一。

(2) 建筑物地处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灰荷载作用。

(3) 自然地面-10m 以下可见地下水。

(4) 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 8,液性指数I L =0. 90,场地覆盖层为 1.0m,场地土壤属II 类场地土。

地基承载力详表一。

(5) 抗震设防:此建筑物为一般建筑物,建设位置位于近震区,其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1、 X=14702.3911 Y=67896.94512、 X=14782.3-139 Y=67838.15723、 X=14699.2010 Y=67724.2780 岡心 X=14841.6753 Y=57920. 5108 半径 242.50004、 X-M631.4030 Y-67799.71423二3| 纠 lllllllFl122.0 V(0.C0! 118.80i.J*% Fl □rml□:表一:设计条件(注意:每一同学只保留自己参数,删除阴影表格和信息。

删除此说明)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建筑设计任务:1.1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并完成主要的建筑设计施工图,造型设计设计应注重新颖大方。

1.2建筑设计功能要求:门厅(2层高):240 n?左右大会议室(包括设备用房): 150 nf左右小会议室若干:每间80 m?左右领导办公室若干:每间60 左右普通办公室若干:每间30 n?左右机要室:30 左右文印室:30 n?左右档案室:30 左右总机房:40 左右值班室:25 左右收发室:15 左右楼梯、储藏间、厕所、开水间等按需要设置,还可设置其它一些用房。

1.3建筑构造做法:(1)地面:卫生间采用98ZJ001地43,其余采用98ZJ001地10。

楼面:卫生间采用98ZJ001楼25,其余采用98ZJ001楼6。

屋面:釆用98ZJ001屋15。

外墙:采用98ZJ001外墙13。

内墙:釆用98ZJ001内墙7。

顶棚:采用98ZJ001顶3。

(2)墙体材料:框架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0・000以下墙体采用灰砂砖。

1.4建筑设计要求:(1)各层平面图(比例为1: 200):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的位置、形式。

楼梯位置,楼梯上下方向。

雨蓬、预留孔洞等位置和尺寸。

首层平面图中应表明室外台阶、散水、排水沟等,画出指北针(一般取上方为北向)。

屋面平面图应表明屋面排水分区、排水坡度、天沟、排水口、管道、楼梯间、检査孔、天窗、变形缝等图形或位置。

门的开启方向,门窗编号(Ml, Cl等)。

剖面图的剖切符号(一般只注首层)、有关详图的位置、索引符号、轴线编号。

尺寸标注(外部尺寸、内部尺寸):楼地面标高,首层平面图应注明室外地坪标高,有坡度的房间还应注明坡度、坡向。

各房间的名称、图纸名称及比例。

(2)立面图(比例为1: 200):建筑物的外形,门窗、雨蓬、雨水管等的形式、位置。

外墙饰面分格,饰面材料及做法。

各主要部位的标高,外墙的预留孔洞还应注出其定形和定位尺寸。

建筑物两端的轴号。

立面局部详图索引符号。

(3)剖面图(比例为1: 200):建筑物两端及其他重要墙、柱的轴线和轴线编号。

各层楼地面、楼梯、坑沟、檐口、女儿墙、门窗、雨蓬、预留孔洞、室内地面、散水、排水沟等可见的构件。

屋面排水坡、室外散水坡方向及坡度。

尺寸标注:三道高度尺寸:最外尺寸标注建筑物总高度;中间一道尺寸标注各楼层高度; 最内一道尺寸标注门窗洞高度。

标高:各楼层地面、屋面、楼梯平台、女儿墙等处的标高。

节点构造详图索引符号;各部位的构造、用料说明;(4)详图1—2个(比例为1: 50—1: 20):楼梯、卫生间等局部平面放大和构造详图。

节点详图下方注明详图名称及详图编号,均应与所示图纸上的编号相对应。

2.结构设计任务2.1设计原则和程序在建筑设计完成后进行结构设计,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便,以及工程所在地区等因素。

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长度尺寸、层数及地基条件等因素,确定建筑物是否需要设置变形缝以及变形缝所在位置,根据选定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进行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布置。

结构布置要荷载传递直接,受力明确,并按规范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类型和尺寸规格应尽可能少。

在结构布置的过程中,还需考虑整个建筑物的平面和竖向需采用的构造措施,以保证整个建筑物或某些薄弱部位的刚度及整体性。

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体系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合理确定结构或构件的处理,使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节点满足强度、变形的要求,最终把结构布置和构件设计准确地反映到施工图中。

2.2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与荷载计算:应用PKPM软件建立结构计算模型,并输入荷载。

(2)结构计算分析:应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计算。

(3)构件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应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出施工图,对照规范校核构造要求。

(4)基础设计:应用PKPM软件进行设计、出施工图。

(5)楼梯设计:应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楼梯设计,用AutoCAD绘施工图。

(6)手工计算部分:①选取一棉平面框架进行设计,计算其荷载、内力,进行弯矩调幅、内力组合,进行截面配筋;②选取某楼板层进行现浇板的荷载、内力计算,并计算其配筋量并选配钢筋;③选取某一层楼梯进行设计;④选择一柱下基础进行设计;⑤将手工设计结果与软件设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7)整理结构设计成果:①编制结构设计说明;②整理设计计算书;③整理、绘制施工图,图纸规格为1号或2号图纸。

3.设计成果要求每名同学上交以下内容,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3.1开题报告。

3.2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

社出版,199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8[9]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9[1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8[111国振喜,张树义主编.实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2]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13]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14]张誉主编.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5]徐有邻,周氏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16]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17]沈蒲生、苏三庆主编.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18]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19]Ottosen N S, Ristinmaa M, Davis A G.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impulseresponse tests of embedded concrete structures[J]. Presented to ASME.2003[20]DavisA G,Lim M K.Petersen C G. Rapid and economical evaluation of concrete tunnel linings with impulse responseand impulse radar 11011-destructive methods [J]. NDT&EIntemational,2005,38:181 〜186[21]R.Park, T.Paule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M]. John Wiley & Son. New York, 1975[22]Housner G W,Bergman L A,Caughey T K.Structural Control: Past .Presen t and Future[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J997, 12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