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缺乏关注权重股是否护盘一、市场观点可能存在偏差今天股指再次向下试探历史低位,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约500亿左右)。
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目前整体市场信心依然极其谨慎低迷。
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强势股继续出现回调的风险。
二、市场情绪监测情绪指数目前读数值为19,处于低位区。
结合情绪指数已经从8月21日高位回落,并且近期股指以区间震荡为主的这种情况分析,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信心已经相对缺乏。
从反身性的角度来看,当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股指已经处于阶段性非理性下跌状态(风险释放尾声)。
情绪指数回落至低位区时,投资者可以逐步关注即将到来的布局机会。
三、偏差分析股指再次回调至近三年低位之后,近一周以来股指维持窄幅区间震荡。
结合近几个交易日成交量较前期略为有所温和放大、但股指上涨幅度却是相对有限的这种情况分析,这或者意味着虽然目前可能存在小部分投机客选择在重要技术支撑位附近进场,但股指的温和反弹表现并未能点燃投资者跟风进场的意愿。
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来看,这表明目前整体市场信心依然极其谨慎、低迷。
从近一周市场具体表现特征来看,当股指跌至历史低位附近时,略为温和放大的成交量即可将股指短暂大幅拉升。
这表明虽然目前投资者信心极其低迷,但是投资者并没有急于采取反弹即减仓策略,而是继续选择持股待解套策略?因此,从行为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否间接表明即使股指在近期跌破目前低位,投资者出现大幅恐慌性出逃的情绪是相对有限?总体来看,目前市场信心虽然处于低迷谨慎状态,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已经被深度套牢,因此即使股指跌破近期低点的情况出现时,预计股指的下跌空间将会相对有限。
而在这种市场情景之下(弱势区间震荡,上下约100点左右),投资者可以关注股指跌至区间低位时、或者权重股企稳回升时,阶段性市场情绪热度回升将可能带来的短线炒作机会。
23日,欧洲数据研究机构Markit公布最新数据称,欧元区8月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6.6,为连续第7个月低于50关口,略高于7月份的46.5。
欧元区核心成员国德国和法国8月份PMI数据均显示两国经济仍在萎缩。
Markit预计,第三季度欧元区整体经济将环比下滑0.5%至0.6%。
三季度萎缩几率增大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份服务业PMI初值为47.5,创2个月新低,不及7月份的47.9.8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为45.3,创4个月新高,好于7月份的44.0.Markit高级经济学家罗波·多布森认为,8月欧元区PMI 初值数据印证了第三季度该地区经济将进一步收缩的观点。
从7月和8月的PMI数据预计,三季度欧元区GDP可能环比下滑0.5%至0.6%。
除非9月欧元区PMI数据大幅反弹,否则无法改变三季度欧元区经济进一步萎缩的前景。
欧元区经济下滑主要受制造业拖累,服务业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总体经济活动加速萎缩。
据欧盟统计局数据,第二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4%,鉴于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速为零,欧元区已站在经济衰退的悬崖边缘。
其中,德国经济二季度继续温和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经季调后的德国GDP初值环比增长0.3%,增幅低于一季度的0.5%;当季经季调后的GDP初值同比增长1%。
二季度法国经济停滞,二季度该国GDP环比持平,好于预期的环比下降0.1%;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3%,好于市场预期的增长0.2%。
当季欧元区高负债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
欧元区核心国失去动能欧元区核心成员国中,德国8月份综合PMI初值为47.0,创38个月新低,不及7月份的47.5.8月份服务业PMI初值为48.3,创37个月新低,同样不及7月份的50.3。
德国8月份制造业表现稍好,制造业PMI初值为45.1,创3个月新高,高于7月份的43.0.Markit高级经济学家蒂姆·摩尔指出,数据显示,德国私营部门经济表现不佳,其中服务业显著收缩,抵消了制造业萎缩幅度收窄带来的积极影响。
综合来看,预计德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将面临的阻力正在增大。
法国8月份PMI数据好于德国。
该国当月综合PMI初值为48.9,创6个月新高,且好于7月份的47.9。
服务业PMI初值为50.2,创7个月新高,略高于7月份的50.0。
制造业PMI初值为46.2,创4个月新高,超出7月份的43.4.Markit高级经济学家杰克肯·尼迪称,8月法国私营部门经济仍进一步下滑,虽然下滑速度有所放慢,但预计三季度该国经济可能出现收缩。
另据曼海姆欧洲经济中心(ZEW)数据,7月德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由6月的-9.0点降至-15.1点,为连续第5个月下滑,不及预期的-12.4点。
巴克莱资本资深欧洲经济师哈杰斯指出,德国的出口市场正在逐渐缩小,这将对德国下半年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不能排除该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微幅下降的可能性。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莱默称,德国经济正在失去动力,三季度经济将较二季度明显萎缩。
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博芬格也认为,德国经济已处于技术型衰退边缘。
当前市场上,支持行情弱势回稳的三大主要积极因素逐渐增强。
其一,先从经济层面上考虑,令人关注的,汇丰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8,创下9个月以来最低,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从7月份的50.9降至47.9,为5 个月以来最低。
此经济数据一度引发市场过度担忧,其理由8月份制造业依然不尽如人意,对此市场纷纷理解为经济继续维持下行态势。
换一个角度看待,5月、6月、7月和8月PMI 初值分别为48.4、48.1、47.9、47.8等,环比上,近几个月PMI初值环比降幅逐渐缩小,意味着制造业景气下行趋稳。
也就是说新的经济形势下行态势逐步缓和。
对于市场而言,继7月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较弱普遍低于预期之后,虽然目前并没有出现库存周期、项目投资以及货币政策放松这些有利因素在实体经济中露出明显数据验证经济好转,但是经济下行幅度的缓和,最新经济数据对市场的冲击正在逐步淡化,还有近期人民币持续贬值,则有利于国内出口形势好转。
这正是行情出现阶段弱势企稳的根本因素之一。
其二,资金面的角度同样支持当前行情企稳,因为不仅仅本周央行开展了3650亿元的超预期逆回购,单周净投放2780亿元创年内次高,显示央行继续大额度的投放货币增加市场流动性意图明显。
而且近期IPO节奏明显放缓,有利于解压市场紧张资金面情况,并且可能近期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放慢节奏,部分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经济下行背景下,大量待上市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重新补充业绩仍需要时间过程。
其三,从市场的角度,截止目前伴随中报业绩披露,普遍下滑的业绩风险在市场上得到充分释放,尤其是业绩较差的煤炭、水泥、机械等投资品8月来表现好于大盘,说明市场对周期股低盈利已接受。
即使市场对地产业调控高压政策依然担忧,但是近期中央调查组反馈信息,表示形势没那么严峻不必出台调控新政,可见近期继续出台地产调控政策的可能性较小。
可以说,市场中的主流板块存在的各类负面因素基本在市场上得以消化,这为行情弱势回稳增添了有利筹码。
基于以上分析,股市经历阶段下跌之后,不利的经济数据、市场对政策预期的失落、以及资金面,主流板块的整体下挫等这些实质性冲击,正在逐步淡化,这为行情迎来阶段性弱势回稳得了有利时机。
即使周五沪指有效破位2100点之后,继续大幅下挫的动力十分有限,由此可见,下周大盘将会出现先抑后扬的弱势回稳格局,在操作上,可以对各类超跌股轮动适当参与其短线反弹机会美国道指、标普逼近四年新高,欧洲三大股指也在上升通道中前行。
但与相继遭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美欧经济体相比,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其股市却一路下行,从2007年的6124点到当前的2100点,4年熊市给中国投资者带来无比的痛苦。
中国股市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未来股市将如何演绎?投资者又该何去何从?昨日在由中信出版社和中信新际共同主办的“投资之道—全球杰出华人投资者巡回论坛”上,广东惠正投资创始人、前易方达投资总监江作良、东方港湾董事长兼总经理但斌及纽银梅隆基金公司总经理胡斌三位投资大佬为投资者做出解答。
矛盾尚未完全显现江作良表示,从目前估值水平看,完全认同市场估值已经很低的判断。
但在他看来,A 股大跌自有其道理,目前的市场状态比较符合其运行逻辑。
他认为,困扰市场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面临大的周期切换。
由于出口、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已见顶,中国10%左右的高速成长期已基本结束,未来将向6%左右的中低速转变。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社会运行惯性将会被打破,金融、财政、就业等诸多社会问题将会完全暴露。
虽然从7月份的用电指标及铁路运输指标看,经济已经见底,但市场并未到底部,原因是社会矛盾尚未真正显现。
矛盾的显现往往需要滞后半年到一年,这意味着真正的悲观指标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体现。
因此,在矛盾尚未显现时,很难看到后果如何,至于其真正的转向也将无从谈起。
胡斌认为,中国高速增长模式已经过去,未来有质量的6%~7%的GDP 增速,需要依靠开放市场化与国际化,并由此来提高生产效率。
未来一年或见大底江作良表示,目前后市无法看清,也没必要做出判断。
但从更长周期看,仍对A股市场抱有希望。
如果下届政府敢于正视暴露的问题,并积极应对,中国将进入伟大牛市。
但斌认为,近几年中国股市表现逊于美股,跟各自股指成分股构成有很大关系。
道指成分股包含星巴克、麦当劳、IBM及苹果等全球知名企业,它们的强劲展示出美国经济依然健康。
而A股市场缺乏体现中国经济最活跃的股票,沪指中银行股占据27%~28%的比例,非银行及金融股比例占30%以上,此外,房地产、石油、石化及钢铁等行业也均存在很大问题。
如果未来市值构成发生很大变化,没前途的企业不再携手高估值上市,届时会产生很多机会。
但斌同时强调,中国经济正处新的政治周期,未来十年,政府进行多方位重大改革的概率非常大。
在极端情况频发时,市场情绪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很大,未来一年内可能会出现见大底的重大机会。
消费服务业大有作为对于当前市场的投资策略,江作良表示趋势未明朗前,不妨等等看。
胡斌表示,不会做大是大非的判断,会继续坚持量化投资割稻草的风格,在保持20%的大仓位基础上,每日收获一点点。
但斌强调,消费、服务业会有较大成长空间,他倾向于选择上述行业中有品牌的企业。
胡斌也表示将关注有中国品牌的行业和企业,这些产品能做到穿越周期;还有一类是跟国家利益相关的行业,如稀有金属等。
中国股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上市,A股总市值达到25万亿以上,证券化率超过60%。
现在的新问题是股票市场的吸引力明显降低,市场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银行理财产品、黄金白银、农产品、中药及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