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
(一)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问题:叶轮入口形成的低压越低,液体被吸入泵的可靠性越大?
当入口压强p1〈输送液体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 s时,液体会
汽化。

汽化量与△p=p1-p s成正比。

气泡与叶片间的液体一同抛向
叶轮外缘,过程中气泡受到压力的作用迅速地凝结或破裂,气泡的
消失产生局部的真空,其周围的液体以极其高速涌向该空间造成达
几万kPa的极大冲击压力,冲击频率高达每秒几万次,冲击使泵体产
生震动并发出噪音。

气泡多发生在叶轮入口附近,气泡凝结破裂时,液体象许多细
小的高频冲击“水锤”(600~25000Hz)那样击打着叶轮和壳体的
表面,使材料表面出现麻点以致穿孔,严重时金属晶粒松动并剥落
冲蚀成蜂窝状,甚至断裂,以至叶轮或泵壳不能使用。

这种现象
——气蚀。

除机械破坏外,气蚀还伴有电解、化学腐蚀等多种复杂的作
用。

泵在气蚀条件下运行,泵体震动发出噪音、流量明显下降,压
头、效率大幅度降低。

严重时不能吸上液体。

为避免气蚀现象,必
须保证P1,min>Ps。

有效方法:按泵的“允许吸上高度”(或“气蚀余量”)结合输
送液体的性质确定泵的“安装高度”。

(二)离心泵的允许吸上高度(允许安装高度,极限)
泵的饿允许吸上高度:泵的许入口与吸口侧储槽液面间允许达到
的最大垂直距离,Hg,m。

设泵在允许的安装高度操作,在0-1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由图示可见P1>P1,min,
其差包括:安装真空表处与压强最小处之间
的压强差和流动损失等。

表示泵吸上能力的指标:
1、允许吸上真空度
H s'=(P a-P1)/ρg (2-21)
P a-P1——液面到泵入口间的真空度,
P1>P1,min>P s,H s'用输送
液体柱高度表示的真空度,[m液柱]。

(2-21)代入(2-19):H g=H s'-(u1)
2/2g-H f,0-1(2-22)
H'与泵的结构、输送液体的流量、物性及当地大气压强有关。

厂家给的Hs'是以1at,20oC清水为介质表定的Hs'。

有人建议
再减去0.5~1m的高度。

2、气蚀余量△h(多为油泵用)
为防止气蚀现象发生,离心泵入口附近的液体静压头P1/ρg与动
压头(u1)2/ρg之和必须大于操作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头的一
个最小值。

发生气蚀的临界条件是(设P1,min处为k-k'截面):
p1,min等于p,此时对应的p1也达其最小值,1-k:
∵Q↑→△h↑,∴应取Q max下的△h值。

防止发生气蚀,从下列方面入手:
1、提高泵自身气蚀能力:增加叶轮叶片进口的宽度b1;适当增大叶
轮前盖板的曲率半径,改善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平衡孔面积>5倍密
封环间隙的面积,以减小泄露流速→减小对主流的影响,提高抗气
蚀能力;增加叶轮等的光洁度和流线型等等。

2、防止发生气蚀的措施:减小Hg;减小Hf,0-1如d1↑、L↓、减少
弯头(或增大角度)、附件等;防止常时间在大流量下进行;同流量
下采用双吸泵,进口流速↓,等等。

3、采用诱导轮:诱导轮属于轴流式叶轮,无离心式叶轮促进液体和
气泡分离的离心作用。

在诱导轮外缘产生的气泡沿轴向运动时,轮
毂侧的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把气泡压控在外缘局部,在诱导轮内凝
结。

不易造成整个流道的堵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