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石头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石头
——交流方法
2.谈话:当我们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们分分类。如何进行分类?
——谈谈分类
3.规范:按照一个特征给石头分类,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分类
——选择另一个特征,再次给石头分类
三、拓展与应用
1.谈话:石头有哪些用途?
教学过程预设
一、新课导入
1.谈话: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新伙伴“石头”。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识“石头”
1.谈话:你们在哪里见到过石头?
——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假山、盆栽……
2.谈话:大自然中处处能见到石头,你们用石头玩过什么游戏?
——打水漂、跳房子、画画、乌鸦喝水……
(2)观察石头
1.谈话:这里有一块石头,运用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来说说你的发现。
——交流发现
2.观察方法引导:(具象→抽象:黄色→颜色)强调观察要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如: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
3.小组合作:全方面地认识石头,并适当做好记录。
——描述石头
(三)给石头分类
1.(收集全班的石头)谈话:一颗石头的研究难不倒你们,现在这一堆石头,要如何进行研究呢?
教学目标
1.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
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重点
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教学准备
具有多种特征的石头、托盘、放大镜
——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项链、手镯、收藏……
2.谈话:原始人还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石锤、石斧、石刀),他们利用这些工具捕杀猎物、剥兽皮、切兽肉等。
板书设计
石头
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
课题
石头
课时安排
执教时间
1
教材分析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他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学情分析
本课不直接点名“岩石”这一概念,而是从他们的认知特点出发,落脚在儿童更能接受的“石头”,一年级学生对石头并不陌生,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益的经验和体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