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某商店2003年实际销售额为15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10%,计算2003年计划销售额。
解:计划销售额=1500/1.1=1363.64万元2、某企业2003年计划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5%,计算实际产量比上一年则增长多少?解:(1+10%)*(1-5%)=1.045,实际增长4.5%。
3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的商品周转次数的平均数。
解:次98.15099m/x m x ===∑∑4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保留1位小数) 解:(1)(元)2625240630000fxf x ===∑∑(2)人数最多为第三组,所以众数组为 2000-3000(元)52545100050100401004010020002110.)()()(d x m L =⨯-+--+=⨯∆+∆∆+=(3)12022402f==∑,根据向上累计,中位数组为2000-3000。
(元)2600100010060120200021=⨯-+=⨯-+=-∑d f S f x m mm Le 5、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 (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1)(岁)01706464fxf x .38===∑∑ (2) 岁)(.94117037544ff )x -x (2===σ∑∑或岁)(.94183170283328x ff x 222=-=-=σ∑∑甲:%.4233712x V ==σ=甲 乙:%2.393814.9x V ==σ=乙甲乙V V >,所以甲小区的平均年龄更有代表性第四章1、某企业2009年四个季度的产值及工人数如下: 要求:(1)2009年的季平均劳动生产率。
C=a/b(2)2009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解:(1) 人元/64.4754/)22302222152102200(4/)125.1095.9(=+++++++==b ac (2) %915.8124=-=x2、某商业企业资料如下:试计算(1)一季度的月平均商品流通费用率。
(2)二季度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
(1)%43.93/)196240200(3/)192120(=++++==b a c(2) 次37.23/)2666870280(3/)160160180(=+++++==b ac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适当的直线方程。
(2)预测2010年该地区玉米产量。
解:(1) a=83.1096659==∑n y b=61.9706732==∑∑t tyYc=109.83+9.61t(2) 2010年即t=7, y=177.1万吨4、某专业商店商品销售收入资料如下所示:(单位:万元)要求:(1)用同期平均法计算各季度销售收入的季节比率。
(2)假设已知2010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200万元,根据季节比率预测2007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
解:(1)四季度季节比率分别为:61.5%,116.5%,150.2%,71.8% (2)x=116.5%/61.5%*200=378.86万元第五章1、某市几种主要副食品价格和销售量的资料如下:试计算:(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3)四种商品零售量总指数。
(4)对商品零售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1) kp 蔬菜=p1/p0=2.2/2.0=110% kp 猪肉= p1/p0=17.8/17=104.7% kp 鲜蛋= p1/p0=9.2/5.2=176.92% kp 水产品= p1/p0=18.0/16.5=109.09% (2)价格总指数%09.10967.131636.1431011===∑∑qp q p K p∑∑=-=-万元966.1167.131636.1431011qp q p(3)销售量总指数%58.118035.11167.131001===∑∑pq p q K q∑∑=-=-万元635.20035.11167.131001p qp q(4)销售额指数%36.129035.111636.143011===∑∑pq p q K pq∑∑=-=-万元601.32035.111636.1430011p qp q相对数分析:%58.118%09.109%36.129⨯=绝对数分析:635.20966.11601.32+=2、某企业两种产品单位成本类指数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试编制这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并对该企业总成本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1)单位成本总指数%64.822652192.1/4.807.0/6.1384.806.13811111==++==∑∑qp k q p K pp∑∑-=-=-万元4626521911111q p kq p p(2)产量总指数%5.132200265111===∑∑qp q p k K pq ∑∑=-=-万元6520026511111q p q p k p(3)总成本指数%5.10920021911===∑∑pq p q K pq ∑∑=-=-万元192002190011p qp q相对数分析:%5.132%64.82%5.109⨯= 绝对数分析:654619+-=3、试根据以下关于企业三种产品产值和产量动态资料,计算该企业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5.123100012353504502003504.14501.120025.100==++⨯+⨯+⨯==∑∑pq p q k K qq(2)产值总指数%5.12010001205350450200480485240011==++++==∑∑pq pq K qp(3)价格总指数%6.971235120511====∑∑pq k p q K K K qq pqp4、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2005年和2009年的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上年为基期的产品价格指数如下:要求:(1)计算甲产品2005—2009年的价格平均增长率。
(2)计算该企业以2005年为基期的2009年价格总指数。
(3)计算该企业2009年比2005年的销售量增长率。
解:(1)%7.4105.106.105.103.14=-⨯⨯⨯=x (2)%4.12005.106.105.103.1=⨯⨯⨯=甲p k%8.23518.130.122.126.1=⨯⨯⨯=乙p k %7.12095.005.112.108.1=⨯⨯⨯=丙p k%1.141%7.120800%8.235700%4.12085080070085011111=++++==∑∑qp k q p K pp(3)%5.12019502350700600650800700850011==++++==∑∑pq p q K qp%4.85%1.141%5.120===ppq q K K K销售量增长率为-14.6% 第六章1、某工厂有1500名职工,用重复抽样方法从中随机抽取50名职工作为样要求:①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②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区间。
解: (1)(元)961f xf x ==∑∑ 元)(5.95f f )x -x (2==∑∑s5.135096.52==≈n s x μ (2)元)(275.132x =⨯==∆μt xx x x X x ∆+≤≤∆-∴ 988934≤≤X2、某家电视台为了解某项广告节目的收视率,在该地区随机电话抽样调查500户城乡居民户作为样本,调查结果是:有160户居民户收看该广告节目。
试以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该地区收视率的可能范围。
解:p=160/500=32%%09.2500%)321(%32)1(p =-⨯=-=n p p μ %27.6%09.23t p p =⨯==∆μ因此在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该地区收视率为 [25.73%,38.27%]3、某企业为调查其生产的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
根据过去的资料,该企业这类机械零件合格率曾有过99%、97%和95%,现要求抽样误差不超过1%,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进行检测? 解:%1p =∆76.1824%195%)-(1%9596.1)p 1(p t n 222p 2=⨯⨯=∆-= 至少要抽取1825个零件。
4、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
测得结果是: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以90%概率保证,估计该新式灯泡的平均寿命区间。
现采用重复抽样方法,若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抽样误差缩小一半,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解:7.29)50001001(100300)N n 1(=-=-≈n s x μ小时)(85.487.29645.1x =⨯==∆μt x在90%概率保证程度下,平均寿命的置信区间为:[4500-48.85,4500+48.85]小时5.579425.2430096.1t n 2222x 22=⨯=∆=s 因此要抽取580个灯泡。
第七章1、某企业某种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要求: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单位成本倚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斜率的经济含义。
②如果产量为6千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R=-0.909解 1)818.1)(22-=--=∑∑∑∑∑x x n x y yx n b364.57=-=x b y a回归直线方程为:x 818.1364.57y c-=斜率表示当产量每增加一千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18元。
2)元456.646818.1364.57y c=⨯-=产量为6千件时单位成本为46.456元2、某市城市抽样调查队对该市居民进行调查,所得资料是:每户平均年收入为28000元,标准差为1000元,每户平均年消费支出为26500元,方差为640000,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系数b 为0.6。
要求:①计算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 ②拟合支出对于收入的直线回归方程; ③估计收入在32000元时的消费支出额;解:1)75.080010006.0y x =⨯=⨯=σσb R2) 9700280006.026500=⨯-=-=x b y a回归直线方程为:x 6.09700y c+=3) 元28900200036.09700y c=⨯+=收入在32000元时的消费支出额为28900元3、已知x 、y 两变量的相关系数r =0.8,x =20,y =50,yσ为x σ的两倍,求y倚x 的直线回归方程。
解:1)6.128.0xy=⨯=⨯=σσr b 2)18206.150=⨯-=-=x b y a回归直线方程为:x 6.118y c+=5、设y 为因变量,x 自变量,已知89xy =∑,40x =∑,10y =∑,396x2=∑,22y 2=∑,共有5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