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生理学皮肤概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15—20平方公尺

皮肤生理学皮肤概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15—20平方公尺

皮肤生理学皮肤概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1.5—2.0平方公尺重量:占体重的15%厚度:0.5—4.5毫米,手掌、足底皮肤最厚约1—3毫米,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人体的构造人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细胞质:为细胞膜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含有细胞成长、繁殖以及自我所需的营养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质和染色质细胞的功能■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生长发育■细胞的繁殖皮肤的外观皮沟:皮肤上纵横交错的纹理线。

(是由真皮中纤维束的排列和牵拉所引起的)皮丘:被皮沟保卫附图起来的菱形部分。

皮孔:皮沟交汇处又很小的孔穴,毛发由此处延伸出来汗孔:与皮丘中点的一个个小孔。

皮嵴:皮沟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脚平行、略隆起的部分(指纹既有皮沟和皮嵴所组成)表皮组织学(上皮组织)■是皮肤得知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花上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深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深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

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又分为五层:角皮层、透明层、颗类层、有棘层、基底层基底层■为表皮的最内一层,是单层的立方形至圆柱形细胞。

■使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

■有机地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

基底细胞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故又称生发层,当皮肤受外伤史,如果基底细胞未遭破坏,经一段时间,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会留疤痕。

每10个细胞中有一个黑色素细胞,有分泌黑色颗粒的功能,可吸收阻挡紫外线,起保护作用。

若黑色颗粒代谢不良,会导致色素沉淀产生斑。

有棘层■(棘细胞层)由8-12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多变形细胞组成,为表皮层中最厚一层其主要功能:1、吸收淋巴液中的营养成分2、供给基底层养分3、协助基底层细胞分裂颗粒层■由3-5层扁平活细胞组成■主要成分:晶样角质-折射光线,含有一种称为透明角质的颗粒得名,其透明颗粒为人体抵抗光线的主要物质。

透明层■数层融化成一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

■主要成份是:晶样角质-折射光线。

■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教化死细胞构成,呈鳞片状■主要成份: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通常含水量在15%-20%之间,使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皲裂现象。

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并能吸收一定的紫外线,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

表皮的角化过程■表皮细胞有基底层开始分裂,逐渐向上推移生长,到表皮的最外层,最后形成教化脱落的过程成表皮的角化,简言之就是角脘细胞的分化过程■基底层新生细胞14天颗粒层14天角质层表皮细胞更替时间28天为一周期表皮的角解现象当角化的同时,在表皮层的角质骗汇渐渐地被分解,成为角解。

表皮层的四大细胞1、角质细胞(角脘细胞):为表皮的主要成份,主要功能是形成角质蛋白,具有防水及保护功能的角蛋白,并参与免疫反应。

2、黑色素细胞:为树突状的单细胞,这类细胞可产生黑色素。

3、兰氏细胞(郎格罕细胞):约占表皮细胞总数的3-4%,这类细胞来自骨髓,也存在于淋巴组织中,具有免疫功能。

4、牟克耳氏细胞:分布在体表特殊区域的基底细胞层,这类细胞与神经末梢形成牟克耳氏盘,是一种机械接收器。

基底膜■位于表皮的下突部分,和真皮层乳头互相连接,呈波浪起伏状。

■功能:1、通透屏障作用2、对表皮的支撑作用3、对真皮的黏附作用真皮组织学(结缔组织)■为皮肤的第二大层。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与表皮呈波浪状拉评估相连,其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由大量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含丰富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立毛肌等。

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细胞:纤维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基质:是粘的胶状物,填充在纤维组织和细胞之间,它的主要成份是粘多糖,还有一些蛋白质、盐分和大量水分真皮又分两层:乳头层:1、于表皮紧密相连2、含细小的圆锥形突出物,呈乳头状,朝向表皮3、含毛细血管、神经、淋巴管、毛囊、皮脂腺、汗腺网状层:与乳头层无明显的界限,主要由结合纤维所构成,赋予皮肤弹性与韧性,内含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真皮层的三大细胞:1、肥大细胞:是结缔组织中的一种单核性大细胞状、细胞大、可呈圆形、斜方形、菱形或星形等不同形态。

功能:①免疫作用②纤维化和疤痕形成之修复③防止血栓形成2、纤维细胞:又称纤维母细胞,为真皮层中分布最多的细胞。

3、组织细胞:又称网状内皮细胞,为吞噬细胞,具吞噬作用。

真皮的功能1、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

2、皮肤富延展性及弹性。

皮下组织■由大量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丰富的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神经网。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有明显差异,女性胸部、臀部皮下脂肪较多,使身体呈现特有的优美曲线。

皮下组织主要功能1、对外来冲击起衬垫作用,以混充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2、是热的不良导体和绝缘带,以防寒和保温。

3、高能量物质合成、储存和供应的场所。

4、特殊的网状内皮组织,参与机体防御反应。

5、塑造形体曲线。

6、美容。

皮肤的附属器:包括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皮脂腺:■与毛发同一开口■作用:分泌油脂、润泽肌肤,开口在毛囊,分泌皮脂;是决定皮肤性质的器官。

■构成皮脂腺的成分:甘油三酯、游离的脂肪酸、胆固醇、鲨烯、酯类、其他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影响皮脂腺分泌功能的因素:1、季节2、温度3、年龄4、情绪5、内分泌6、按摩7、饮食8、遗传内分泌的六大腺体:1、脑垂体2、甲状腺3、胸腺4、胰腺5、肾上腺6、性腺汗腺:■分布全身皮肤,大约有200万-500万,最多位于腋下、手掌、脚掌、额头。

■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

■作用:分泌汗水、调节体温。

小汗腺(外分泌腺):■分布:遍布全身体表。

独立开口,不连接毛囊。

■主要成份:99%水、无机盐和少量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

■作用:润泽肌肤、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

体温的散失■不显性出汗→我们身体每天都不停有汗由皮肤深层向体外扩散,肉眼看不见。

■显性出汗→汗腺受到刺激而发挥活动,排汗之体外,我们可以看见的。

大汗腺(顶浆腺):■开口:毛囊腔内,及在皮脂的排泄口外方,通过皮肤表面作碱性分泌,易被细菌感染,分泌经感染会产生体臭。

■分布:腋窝、脐周、乳晕、胸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同一种族,女性大汗腺数目比男性多)。

■大汗腺也被视为第二特征的一种表现,从青春期开始,显示功能活动(顶浆腺与皮脂腺共同成为体臭的原因之一)皮脂膜的定义■皮脂膜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和汗腺所分泌的汗水、角质细胞所生成的脂质,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混合,发生氧化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呈弱酸性,可以抵抗细菌的侵害较酸性保护膜。

■其PH值约为4.5-6.5之间。

(化学中性7.0 皮肤的生理中性5.5)汗腺的失调■臭汗症:俗称狐臭,有异味有排汗,多在腋下和脚部,有遗传性。

■无汗症:缺乏排汗,多因发高烧或某类皮肤病引致,需要医生处理。

■多汗症:过多流汗,是由神经方面有疾病,身体弱或过热引致,最易影响腋下、关节及手脚,需医生处理。

皮脂膜的功能■供给皮肤滋润与光泽。

■防止细菌繁殖,使皮肤表面清洁、健康。

■皮脂膜中的油脂,能将多余的角质角解。

■综合皮肤酸碱度。

■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保持皮肤良好的呼吸作用并能吸收大气中的天然离子。

表皮中和能■我们的皮脂膜有时常保持一定酸度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皮肤有碱性中和度,暂时的酸性改变,会因皮脂和汗的混合,而回复为原来的PH4.5-6.5,这种作用称为表皮中和能。

■正常的皮肤来说,大约20-30分钟就可以恢复正常的酸碱度,但如果中和能低落的皮肤就比较不容易恢复。

毛发■人体毛发分类:长毛、短毛、毳毛;主要成分:角蛋白■毛发的生长分三个阶段:生长期、休止期和脱落期■毛发的构造:毛表皮、毛皮质、毛髓质■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它能御寒、遮光、防摩擦指甲■指甲覆盖在指趾末端,为半透明状的角质板■从结构和功能上看,指、趾甲是健康状态和某些疾病的外部标志,也是一种重要的美容器官■许多全身性疾病可致甲生长速度减慢,或甲板变薄并出现沟纹,饥饿时甲生长缓慢,妊娠、咬甲、创伤、撕裂后,甲再生速度会加快皮肤的生理功能1、皮肤的保护功能2、调节体温功能3、感觉功能4、分泌与排泄功能5、吸收功能6、呼吸功能7、储存血液作用8、免疫功能9、反应身体健康状况营养成分进入的途径■渗透——水溶性的营养物质■吸收——油溶性的营养物质影响皮肤吸收功能的因素■角质层的厚薄■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多少■毛孔状态■局部皮肤温度■皮肤表面的类脂物越低,渗透力越强■物理性、化学性的血管扩张,渗透力增强■皮肤损伤如:烧伤、伤疤,渗透力增强■活性成分特质皮肤的分类1、中性皮肤2、油性皮肤3、干性皮肤4、敏感皮肤5、老化皮肤6、混合型皮肤★中性皮肤外观特征:油份与水份平衡特征辨识:1、毛孔细致 2、富有光泽 3、富有弹性 4、少见皱纹★油性皮肤特征:油脂分泌过旺辨识:1、满面油光 2、毛孔粗大 3、易长粉刺、面疱 4、皮肤纹理较粗★干性皮肤特征:缺乏水分且油脂分泌不足辨识:1、有细纹、易长斑 2、缺乏光泽 3、易脱皮、干裂 4、毛孔细致★混合性皮肤特征:两颊情况良好、T字位油脂旺盛、毛孔粗大、有粉刺辨识:1、两颊肤色均匀有光泽 2、T字位较易出油 3、T字位毛孔粗大 4、T字位有粉刺★敏感性皮肤特征:对外界或内在反应极迅速并可见于任何皮肤类型中辨识:1、两颊易见微血管浮现、皮肤薄 2、两颊发红、温度高 3、易起红疹、发痒、红肿★老化皮肤特征:缺乏活力、松弛、多皱纹,新陈代谢迟缓、肌肤抵抗力不佳辨识:1、肤色暗淡无光泽 2、皱纹多且深 3、皮肤纹理不规则 4、松弛无弹性、缺乏生命力肤质变化的原因1、年龄2、饮食3、日常生活习惯4、化妆品使用不当5、内分泌 6、环境 7、精神因素 8、药物 9、身体状况季节与肌肤的关系☆不安定的春天-----着重于敏感肌肤的保养☆油腻的夏天------着重于清洁、防晒☆干燥的秋冬季------着重于滋润、滋养(补充水分、营养)季节对皮肤的影响皮肤虽可粗分为油性、中性、干性、混合性四类型,但一个人的皮肤并不是一年到头是油性或干性的,它也会受季节转变、温湿度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春天(3、4、5月)□转入温度干燥型气温,再加上紫外线持续提高幅射温度之际,为一年当中最高量的时候□此时大地水分渐渐蒸发,春天又为冬眠动物苏醒、百花盛开、植物散播生殖孢、万物欣欣向荣,细胞的新陈代谢活跃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