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⒈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ASAⅠ~Ⅱ级,无妊娠并发症。
⒉无胎儿宫内窘迫。
⒊产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血小板>70×109/ L,凝血三项正常)。
禁忌症
⒈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宫缩异常、双胎、产前出血不宜选用。
⒉对未纠正的低血容量、凝血机制紊乱、背部有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者禁用。
⒊若产妇过度肥胖及解剖异常不易确定穿刺点标示,肌营养不良者慎用。
⒋妊娠并发症。
⒌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羊水Ⅲ°污染者禁用。
二,操作常规(标准)
⒈宫口开到2cm时即可行硬膜外穿刺分娩镇痛。
⒉穿刺操作一般左侧卧位,L2-3间隙穿刺,向上置管,置管深度一般3-5cm,硬膜外
导管
注入1%利多卡因3-5ml
⒊产妇仰卧,排除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
接胎心监护,看一下宫缩时候的胎心和宫缩指
数。
⒋对宫缩痛行VAS评分,并向患者讲述VAS评分的概念(此步很重要,主要用于比较
镇痛效果,让患者对镇痛程度有一个概念,因为分娩镇痛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无痛,而是尽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把疼痛控制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之类,用VAS来讲,一般3分以下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而7分以上的疼痛是难于耐受的。
)
⒌对下肢运动行改良Bromage评分。
三,给药方案
药物配方:0.1~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1μg/ml
首次剂量6-10ml,自控剂量5ml,持续剂量5ml/h
此方法相对其他传统无痛分娩的优点:
(1)减少用药剂量,易调节用药量;
(2)通过采用合理药物配方,全部可达到分娩镇痛;
(3)减少尿潴留又可防止产后背痛等合并症;
(4)减少或避免镇痛后器械助产率增高的缺陷,降低剖宫产率;
(5)提高产妇满意度;
(6)作为产时镇痛首选方法。
四,监测
⒈连续监测胎心音、宫缩强度。
⒉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进行镇痛效果评估及运动神经阻滞评估。
⒊每隔5~15min测一次BP、P,HR
五,、注意事项
⒈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向产妇及家属说明硬膜外阻滞有穿刺失败的可能性,属自
费项目。
⒉教会产妇辨别痛觉与感觉的区别,理想效果是宫缩时无痛感觉,但能感觉宫缩发紧发
胀,VAS评分达3分以下。
⒊制定合理用药浓度及剂量,达到无痛不影响血压和胎儿俯屈及内旋转完成。
⒋密切观察产程、宫缩强度及宫口进展情况,必要时使用催产素。
⒌稀释用液:0.9﹪氯化钠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