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三、王总的目标管理做法北方公司王总经理在一次管理技能培训中学习到一些目标管理的内容。

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

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

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

王总认为: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目标。

确定了目标之后,他就把目标下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通知的形式说明在计划完成后他要组织人员亲自对落实情况,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示无法接受这些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

王总感到很困惑。

问题:1、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分析王总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2、一般来说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包含那些基本步骤?四、我们愿意加班卢小姐在荷兰银行单证部工作,这是银行最繁忙的一个部门,主要从事信用证通知、议付、审单、结汇、开证等烦琐而又单一的工作。

虽然分工很细,但业务量很大,每月1500万美圆的交易额却只有7个人(包括卢小姐)在做,每天案头总是堆满了文件,而做不完的往往得加班1-2小时,因此到了星期五,没有人再愿意加班,而是想尽早回家过周末,虽然加班费是平时的两倍。

但星期五恰是银行最忙碌的一天,有些事如不在星期五做完,就必须过两个休息日,这样在时间上就耽误了,也影响了银行的声誉。

因此,副行长邓先生自然希望员工能自愿留下来加班,把事情做完。

有一次周五,需要结汇的单子并不多,所以员工们想下班后留下来干完,免得星期一案头又堆起一坐小山,邓先生看见了,马上盛情邀请加班的员工在附近一家饭店共进晚餐。

在席上,他先是对员工的加班行为进行表扬,同时希望员工们能继续下去,当然员工们都欣然同意。

在以后的几个星期内,员工们在星期五都自愿留下来加班,而邓先生也每两星期请员工们吃饭,这样过了一个月,员工们对此开始厌倦,并戏称邓先生的请客吃饭是“鸿门宴”。

邓及时得到了这一反馈,并签发了一项新规定,凡星期五加班的,加班费按正常时间的四倍计,累计加班时间满20小时的可休假一天,事实证明该规定非常有效。

现在,员工们都愿意在星期五加班了。

问题1.试用你学过的激励理论分析,员工为什么对周五加班从愿意到厌倦、又到愿意?2.如果采用惩罚策略,是否也能起作用?为什么?要点分析:1.答:进一步了解员工的主导需求;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激励作用。

2.答:由于员工所做的加班工作是额外的工作,应该奖励而不是惩罚。

五、挽救钢铁联合公司某国的钢铁联合公司是由14家钢铁公司联合而成的。

年钢产量曾达到47.5万吨。

但不幸的是,近10年来,公司管理效率差,赢利小,生产日益下降。

1990年,该公司的亏损达400万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亏损最大的钢铁企业公司。

当时公司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职工队伍庞大,情绪低到极点,生产力日益下降,1989年,公司职工又举行大罢工,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麦克出任了该公司的董事长。

他曾在一个大煤矿仟董事长10年,成功地使该煤矿获得了迅速发展,后又提任一家投资公司的领导,又成功地通过投资挽救了一家濒于崩溃的大钢铁公司。

麦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家。

麦克到该钢铁联合公司上任后不久即连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提高中层管理者的道德观念,给他们更大的权力和独立性,如有权自行决定选购原材料和雇佣职工。

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心。

(2)他采用分权式的领导体系,他把对职工的工作分配,对职工的招聘或解雇权都授权下属各分公司掌握决定。

但作为高层领导,对有些问题也要亲自决定。

如亲自决定调整7000名职工的超额花费标准。

(3)他设法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说服各级领导一定要消灭怠工现象。

不但要求下属认真制定有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的计划,自己也带头执行这些计划。

同时,他还经常召集工会领导人一起商量工作,使职工了解,若公司失败,对职工没任何好处。

(4)向全公司职工征集治厂建议。

为扩大公司产品的销量,麦克自己日以继夜地工作。

他成功地谈成了生产创造杜海石油管道的业务,还成功地从日本人手中争取到了许多新客户。

在他的努力下,还成功他说服了政府建造两个大城市之间的准高速铁路,而且使该公司成为钢铁的主要供应者。

这些努力成功地为公司的钢铁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当然,麦克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挑战。

路还得走下去。

问题1.请对麦克的领导方式和激励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2.你认为麦克所采用的措施能挽救该公司吗?假若你面临同样情况,你会采取何种措施?3.麦克采取上述措施的权力基础是什么?他采用什么方式来影响分析要点:1.答:典型的民主领导,也可以从领导权威理论、目标激励理论展开论述。

2.答:能;加强对下属的培养,进一步分权。

3.答:个人威信;内在影响。

八、紧缩机构的木材公司近几年来,匹克托普木材公司大幅度地扩展。

在20世纪初,它创业时只是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型锯木厂(作坊),后来它得到了森林地,开始建造越来越大的厂房,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初,由于住房和商业建筑大幅度下降,公司又不得不勒紧它的裤带。

这意味着公司总部,还有它的销售部门、胶合板厂、装配件厂都要在组织结构上大大地调整一下。

公司在威斯康星州的胶合板厂生产过程已经大大自动化了,但是厂里职工的工作岗位却基本上还是50年代那个样子。

人事部经理对剥皮车间的工作岗位设置有个新的打算。

在过去那里有不少非常专业化的手工活:一个工人浸泡原木,一个工人翻滚原木,然后是三个工人剥离树皮,再由一个工人把原木转移到位等等。

而现在全部过程都在一个大盆里进行,由一个操作工在控制塔里操纵,运来的原木会沿着输送链逐一完成各道工序。

只要给那个操作工配备两个非技术工人就够了,在他的指挥下,他们把可能阻塞加工流程的不到位或卡在一起的原木拨正或松开就成。

对那个操作工来说,比以前需要更多的知识、技巧,也负有更大的责任。

不过,对另外两个工人来说,除了象以前那样又脏又要担点风险,却只要保留最起码的一点技术了。

匹克托普公司在它的顶峰时,颇为自己公司总部的工作效率自豪。

如山成堆的文件里记载着成千上万个客户与产品之间关系的明细帐。

可现在,工厂生产好了便运往各地区仓库,他们在指定的区域内向各自的客户提供服务。

再说,公司总部的所有记录已输入电脑数据库,可以随时掉取。

在匹克托普公司的重组计划中,针对全国六大地区设立了地区经销办事处(营业所),每个办事处都有电脑直接与中央数据连网。

罗恩·班克斯是皮克托普公司的总经理,他希望维持公司管理系统在行动上的连续性,他坚持他的指示要逐级下达,使每一个管理层都清楚明了新的政策与工作步骤。

总经理确实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副总经理,由他负责所有的地区经销办事处。

不过,由于销售收入对财务资金如此至关重要,总经理指示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把每天的销售情况直接向公司总会计师汇报。

那位负责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经常在傍晚时下班视察,而总会计师乔依丝认为不必如此,因此她不得不关照那些地区办事处的经理们把精力放在明天打算干什么。

有时候,她的指示与那位副总经理的吩咐相左。

皮克托普公司在重组结构上货真价实的效益是减少了管理层次,许多中间管理层次再也不见了,留下的经理们精神抖擞,结果呢,每个人比以前照看更多的业务。

问题:1.是什么因素促使皮克托普公司调整组织结构的?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2.胶合板厂前后采用了哪两种岗位设计方法?是什么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质量?该公司还存在哪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要点:1.答:外部环境变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他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还有采用的战略和文化背景等。

2.答:工作专业化和工作丰富化。

提高工作质量的原因是:新的工作设计拓宽了工作范围,增强了工作的责任,使工人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另外也提供了更安全、更清洁的工作条件。

3.答:双重领导,违背了同一命令原则;职能职权与直线职权冲突的可能性。

九、由两位年轻人辞职引起的薪资制度改革一家在同行业居领先地位、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高技术产品制造公司,不久前有两位精明能干的年轻财务管理人员提出辞职,到提供更高薪资的竞争对手公司里任职。

其实,这家大公司的财务主管早在数月前就曾要求公司给这两位年轻人增加薪资,因为他们的工作表现十分出色。

但人事部门的主管认为,这两位年轻财务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按同行业平均水平来说,已经是相当高的了,而且这种加薪要求与公司现行建立在职位、年龄和资历基础上的薪资制度不符合,因此拒绝给予加薪。

对这一辞职事件,公司里的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尽管这两位年轻人所的报酬的绝对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他们的表现出色,这样的报酬水准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也有的人质疑,公司人事部门的主管明显地反对该项提薪要求,但是否应当由了解其下属表现好坏的财务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员工的酬劳行使最后决定权?公司制定了明确的薪资制度,但它是否与公司雇佣和保留优秀人才的需要相适应呢?公司是否应当制定出特殊的条例来吸引优秀人才,或者还是让那些破坏现行制度的人离开算了?……这些议论引起了公司总经理的注意,他责成人事部门牵头与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部门人员组成一个专案小组,就公司酬劳计付方式广泛征求各部门职工的意见,并提出几套方案,供下月初举行的公司常务会讨论和决策之用。

问题1.试分析为什么两个年轻人要离开?两位年轻人拿到了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仍没感到满意,试用你学过的激励理论予以解释。

2.人事部门认为,公司按职位、年龄和资历计付薪资的制度既已明确颁布,就应严格遵照执行,哪怕因此而流失优秀人才。

你对这种行为持何种看法?公司总经理准备考虑薪资制度的改革问题,你会给他提什么建议?要点分析:1.答:可从期望理论进行分析。

年轻人的离开是因为他们对工作报酬有更高的期望。

2.答:是违反人事制度保留人才,还是严守制度使人才流失,管理者应能够辨别孰轻孰重。

建立新的薪资制度应根据能力而不是资历。

十、作态度和产量的联系温哥华有一家印刷工厂,主要印刷信笺、办公表格等各种各样的产品,销售给加拿大西部的工商机构,该厂有40名工人。

由斯但管理整个工厂,帮助他管理的还有3名主管。

也许是由于该机构内领导自由松散,原材料的浪费现象和失窃现象很严重,许多工人都在业余时间经营自己的小生意,利用公司的原材料印制办公表格、信笺等物,买给当地的商人,印刷车间的工作时间从上午8点到中午12点,下午从1点到4点,但是几乎所有的工人在上午11点30分就准备去吃午饭,下午3点30分就准备下班了。

该工厂生产成本之高使公司在多伦多的总部意识到其浪费问题的严重性。

东部分公司的经理桑得先生打算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桑得被公司总部的人看作专门解决麻烦的人,是效率专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