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与品质控制.详解

质量管理与品质控制.详解


1、标准化 2、计量化 3、流程化与信息化 4、组织化 5、质量教育 6、量化--目标责任制 7、质量改进 8、质量成本分析 9、质量缺陷分析 10、设备管理 11、物料管理
1、标准化





野蛮制造的“克星”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 缺的准则 统一化 通用化 系列化 简便化
IE工业工程----标准化的依据
4、质量是由顾客决定的

消费者作主的时代来临了
产品到顾客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 性能是多么卓越、包装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 不是顾客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
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 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 量”即是让顾客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5、所谓好质量的认知
好的质量 就是符合客户需要 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服务
好质量=理所当然好的产品+周到的服务
以冰箱为例: •冰箱的冷藏、冷冻温度是否足够 •寿命长 •电量消耗小,等等
另外附加价值,以运输的服务质量来看 •送货时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 •运货便宜 •不伤害货物等都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6、注意质量可以降低成本
×
1. 2. 3. 4.
不会影响运行
不影响 不会造成故障 可能影响装配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使用安装
外观 下道工序 处理权限 严格性
肯定造成困难
— 肯定造成下道工 序的混乱 总工程师 100%严格检验
可能影响安装
外观难以接受 给下道工序造成 较大困难 检验负责人 正常检验
不涉及
外观影响较大 影响较大 工程师 抽样检验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缺陷级 别 涉及方面 安全性 所以缺陷 不涉及 不涉及 不涉及 致命缺陷 (A) 严重缺陷 (B) 一般缺陷 (C) 轻微缺陷(D)
运行情况
寿命 可靠性 装配
会引起难以纠正 的非正常情况
会影响寿命 必然造成 —
可能引起易纠正 的非正常情况
可能影响寿命 易于修复的故障 肯定造成困难



6S活动的内容 整理(SEIRI):区分要用与不用的物品, 不用的坚决清离现场,只保留要用的。 整顿(SEITON):把要用的物品,按规定位 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管理。 清扫(SEISO):扫除现场中设备、环境等 生产要素的赃污部位,保持干净。 清洁(SEIKETSU):维持以上整理、整顿、 清扫后的局面,所以也称为“3S”活动。 素养(SHITSUKE):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司的 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质量在工作中的误区

企业中员工恐吓检验员的事情; 企业中成群结队的检验员; “用眼睛”来衡量的检验员; 生产与质量是“天敌”; 企业中的“片警”式员工。


第一个错误的假设—质量是美好东西; 第二个错误的假设—质量是无形的抽象 名词,无法评估或测试; 第三个错误的假设—质量有经济成本; 第四个错误的假设—会造成问题的假设, 认为所有问题都是实际在生产线上作业 的人员造成的; 第五个错误的假设—认为要求质量是质 管部门的人所该做的事。
A P C D
C D
A A P C D 原有水平
P
C D 新的水平
3、目视管理实施


1. 2. 3. 4. 5.
目视管理是用图形,图表等视觉感应,确定目前状态,并 立即产生判断,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的方法. 由于现场异常及问题点较难发现,延误了处理问题的 机会,忽视了不良发生的征兆,实行目视管理可以避免 问题的发生: Q(品质):异常及问题的浮现化 C(成本):浪费,不均,不合理浮显化 D(交期):延误及进度状况明确化 S(安全):标示出事故次数及灾害状况以强化意识 M(士气):团队意识和人员合作态度信念化
到底是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有 “求 保障购买者未来的需求
符 合 特 定 的 规 格
功 能 好
使 用 方 便
外 观 良 好 , 无 明 显 缺 陷
经 久 耐 用 , 不 易 发 生 故 障
安 全 可 靠
外 在 环 境 影 响 小
为 客 户 设 想 周 到
课程索引

第一讲: 企业缺乏全面管理造成现状分析 第二讲: 何谓质量管理 第三讲: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第四讲: 质量管理与5S活动改善 第五讲: 质量管理与TPM提案改善活动 第六讲: SPC与QC七大工具的应用 第七讲: 做好全面质量管理的的方向
第一讲
企业缺乏全面管理造成现状分析
环境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 缺的准则。 1、制造现场的工作标准的制定 2、制造现场的工作标准的教育 3、制造现场的工作标准的应用
2、计量理化(利用数据化帮助工作)

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 理最有效的办法。所谓数据化, 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3、流程化与信息化

质量管理的过程也是流程 化的过程,从进料到过程 到终端的双向追溯系统。 通过信息化形成网络。
不涉及
有影响 有影响 检验组长 放宽检验
10、质量与设备管理


设备优化 设备保养
11、质量与物料管理

采购与进料5R原则; 过程“一票否决权”原则; 成品让步放行与接收原则。
进料控制与库存品质管理 进料控制的5R原则 5R原则是指适时、适质、适量、适价、 适地的采购物料。 1、适时Right Time 在需用的时候,及时地供应材料,不断料。 2、适质Right Quality 购进的材料和仓库发出的材料,质量符合 标准。 3、适量Right Quantity 采购数量与存量控制适当,防止呆料和过多 地占用资金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三、企业质量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品质目标,作为交易过程 责任追溯的依据。 企业品质目标 部门品质目标 班组品质目标 个人品质目标
6:“三按”、“三检”、“三大 控制” “三按”; “三检”; “三大控制”。



第三讲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与实施方法




第五讲
质量管理与TPM提案改善活动
4、看板管理实施

就是把希望管理的项目,通过各类管理 板显示出来,使管理状态众人都知道的 管理方法.看板管理是一流现场管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给客户信心及企业内 部营造竞争氛围,提高管理透明度之非 常重要的手段.
5、如何制定质量管理的方针

一、质量宣言
(让大家说一说质量宣言)
二、质量方针的执行与实施

4、适价原则Right Price 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5、适地Right Place 从距离最近或供应最方便的供料商那里进货,确 保随时可以进料。对于植物类材料,产地对质量关 系较大,故产地也是考虑因素。
实现了5R,就可以 确保需求、成本、品质 等各方面对物料供应的 要求
第四讲
质量管理与5S现场改善
6、量化---目标责任制

量化目标 非量化目标
量化目标

制造良品率 制程不良率 报废率 抽样不良率 批次合格率 品质达成率 品质成本 品质成本比例 客户抱怨次数 客户退货次数/金额/数量
非量化目标



品质异常状况 制程稳定状况 员工品质观念 品质训练状况 体系建立维护 产品权威认证 供应商辅导 客户投诉处理
标准化工作(工作的基本规则—标准化) 每次一有问题或不正常现象发生时, 管理人员须先加以调查,确定原因和修正 现行标准,或实行新标准,防止问题再发 生。标准化已成为现场改善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而且也可作为日常改善的基准。

信息 方法
人员 围绕 机器 材料
确定生产周期 明确标准作业程序 标准作业指导书 提高总体效率

实施质量方针不能停留在口头 上,要得到落实,需要设计一 套适合企业的“游戏规则”。
借鉴的企业“游戏规则”

“下道工序上道工序的客户” 做到三不政策:不制造不良品; 不流出不良品; 不接受不良品。
确保“三不政策”的执行原则
追溯索赔原则 看板原则(实行“假想敌人”机制) 员工技能交叉原则



7、质量改进
1.
2.
3. 4.
质量改进的理念: 企业不需要“善良”的员工,需要有错就 改的员工; 一个没有“思想”的产品是“不值钱”的 产品; 改善比管理更重要; 检验员越多返工率越高,检验员设置有两 个理由。
8、质量成本分析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成本
9、质量缺陷分析 轻微缺陷 一般缺陷 严重缺陷 致命缺陷
所谓的管理。就是将质量的不稳定减到 最低,甚至剔除;同时将造成或影响与 形成质量不稳定的因素进行控制,所采 取的手段。

1、从不稳定的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因素
2、实施PDCA管理循环
计划(Plan) 执行(Do) 检查(Check) 总结(Action)
AP CD A P A P DD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 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 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工业工程的研究目标是使生产系统投 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 证质量和安全、提高效率,获得最佳 效益。
• 方法研究内容包括: 1. 动作分析 2. 时间分析 3. 程序分析 4. 工厂布置与搬运
第二讲
何谓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演变
全面 统计
检验员 工长
操作者 1900 1918 1937 1960 19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