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 ━ ━ ━ ━ ━━ ━ ━ ━ ━━━━━○○┃┃┃┃┃
2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学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年
第 27 周
第 28 周
第 29 周
第 30 周
3)掌握中药鉴定和品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能执行中国药典有关 规定。具有继承和发扬祖国药学遗产,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初步能力。 8、药物分析
中药药物分析是根据中医中药基本理论,利用化学、物理化学或其
它有关的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药材、饮片及其调剂、制剂的质 量问题的学科。通过本课程教学,要学生树立明确的药物质量观念,掌 握分析、研究、制定,解决中药药物质量问题的一般规律与基本技能, 从而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及为从事中药药物分析、检验、研究开 发新药等工作奠定基础。 9、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 制剂生产中常用的技术、设备主要以单元操作的方式,技术的原理、方 法以及设备的原理、结构、操作和维护等,剂型的特点及发展,制剂专 用设备和新的制剂技术。
2 ━━━━△━━━━━━━━━━━━○○┃┃●●┃┃┃
3 * * * * * * * * ◆◆◆◆* * * * * ○○
1.符号:━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教学实习、认识实习)○考试 ◇课 程设计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军训 ●社会实践┃假期√机 动 2.教学进程执行时一学院实际公布的校历为准
第周31第3周2
第 33 周
第 34 周
第 35 周
第 36 周
第 37 周
第 38 周
第 39 周
第 40 周
第 41 周
第 42 周
第 43 周
第 44 周
第 45 周
第 46 周
第 47 周
第 48 周
第 49 周
第 50 周
第 51 周
第 52 周
1 ━━━━━ ━━━━━━━━━━━━○○┃┃●●┃┃┃
主要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下一 步学习药物分析、仪器分析打下基础。 4、中药化学
本课着重讲述中药的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 离、结构鉴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结合中药性能、药理和临床,
介绍一些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实例和提取工艺方法。 5、药事管理法规
药事管理法规主要学习有关国家药事行政、社会和行为药学、药物 经济学、药事部门管理和药品信息与信息资源管理等。 6、药剂学
6、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本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综合实践环节:第三学期进行两周 教学实训,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课的考证实践学习;第二,企业实践环 节:在第五、第六学期,到企业集中实践实习。
7、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见附表) 八、说明
本方案是按照2012年学院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来制定,以本专业就业 岗位、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体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 式,按照院级公共课程、大类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置,体现 了专业群建设的思路,有利于新专业的开发,为专业群的建设打下基 础。
编制人(签章):
系部审核(签章):
5、 专业主要课程内容介绍
1、医学基础 要求掌握中医学基础阴阳理论、辨证施之理论、病因、病机理论、
五行理论等,此外,掌握生理解剖学中人体生理结构基本理论、各脏器 基本生理功能等。 2、药学基础
是一门实用性突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药学和药学的基本 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基本理 论;此外,掌握化学药品中大类物质的理化性质、功效、用法用量、注 意事项等的基本理论。 3、化学基础
素质结构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 学生毕业应至少修满学分和应取得的
证书
占合计
应修 总 学分 学分比
应取得的证书
例
公共课
39 33%
学
大类专业课 16 13.6%
生
专业课 选修课 专业集中实践 社会实践
28 23.4%
4、 教学进程安排
学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年
第 1 周
第 2 周
第 3 周
第 4 周
第周5第周6第周7第周8第9周
第 10 周
第 第11周第12周第13周14
周
第 15 周
第 16 周
第 17 周
第 18 周
第 19 周
第 20 周
第 21 周
第 22 周
第 23 周
第 24 周
第 25 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 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具工艺学性质。学习药剂学是药学生产、临 床、经营管理服务等药学一线岗位的需要,是从事药学专业领域实际工 作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7、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 验,学习现代鉴别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 能。
2012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 标准学制:三年
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为医药工业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大学 专科毕业 水平,掌握制药工艺基础理论,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及机械设 备,能进行原料及产品的基本分析检验,具备药品市场营销策划能 力,既懂生产技术又熟悉营销业务的应用型、操作型、复合型高等 职业技术人才。
销售。 ③能力结构及要求:具备一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
握制药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设备选型配套,解决工 艺流程技术问题,具备药品销售的能力。
知识结构要求:较系统地掌握制药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 知识,医药产品分析检验基本技能;较熟练地掌握制药专业的工程计算 和初步的技术开发及工艺设计基本技能,熟悉生物制药生产工艺程序; 对医药工业科技的新发展、新技术有一般性了解。
本课程教学分视听讲授和自学实验实习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达 到:
1)明确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和中 药资源情况,熟悉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的基本知识,掌握中药鉴定的 依据和取样方法,掌握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四 大基本鉴别方法,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2)学习常用中药260种,其中掌握重点品种90种,熟悉80种,了解 品种90种。重点中药品种要求掌握主要本草记载、来源、主要植(动) 物形态、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主要化学成分、理 化鉴别、含量测定(部分中药)、功效等。熟悉品种要求掌握来源、主 产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主要化学成分等。了解品种要求掌握来 源、性状鉴别、主要化学成分类型等。
毕
6 8.5%
业
3
2.5%
药物检验工(高 应
级)
至
2 1.7%
少
顶岗实习
16 13.6%
修
毕业设计/论文 4 3.4%
满
合计
118 100%
118
学
分;其中公共课39学分,大类专业课16学分,专业课 28 学分,选
修课10学分,专业集中实践课 3 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顶岗实习
16 学分,毕业设计/论文4学分。
2、 专业培养规格
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1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各类制药企业从事生产操作、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在科研或设计
部门参 与医药原料药、制剂等方面的新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实验室工作;在化 工、制药及相关行业中从事市场开发、营销等工作。
2 职业岗位分析 本专业以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生产、检验技术为主,兼顾药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