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
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
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
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笔者将结
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
04-068-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

作为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更是高
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

而且,经典诗歌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结合古诗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但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时间长了,学生们就会
觉得学生古诗枯燥无味。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古诗教学中敢
于创新,利用三个结合,来不断拓宽古诗的教学内容。

1、诗书结合
为了使学生既会背诵古诗,又会默写古诗,还能以古诗为范本,进行写字练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很多古代的书法家都是以古诗为内容练字的,你
们想不想成为书法家?课后我把所教古诗用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的字体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们认真练字,并在写字课上进行书法比赛,评出一、二、三
等奖。

这样,学生既会背默古诗,还提高了写字水平。

2、诗画结合
画画可以说是小学生们的最爱,在语文课上如果让学生把画笔拿出来,肯定
会引起很大的欢呼声。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大都意境优美,诗情里面都能读出很
多画意。

为此,我在教学完古诗内容后,除了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品味,作者
的思想感情外,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卷,然后根据自己的想像,把古诗的意境画在图画本上,并在图画上留出足够的位置,把诗句题写在图画上,这样一篇古诗在学生们的画笔中就变成了一幅图画,并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诗文结合
到了高年级后,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想象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能把一首古诗变成一篇文章,更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为此,我在教学
过程中进一步拓宽古诗的教学内容,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把古诗的写作背景、
当时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作者当时的心情都讲给学生们听,让学
生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设想自己就是古诗的作者本人,把言简意赅的诗句扩展
开来,加上当时的历史环境,想象当时的自然环境,把古诗的译文变成一篇小散文。

虽然要求有点偏高,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听的津津有味,并能欣然下笔,把四
句的古诗变成一篇二三百字的小文章。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知诗人
针对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特性,采用优美动听的儿歌《静夜思》导入,激发学
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的兴趣。

2、借助旧知解诗题
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从“赠”字入手去理解“赠汪伦”的诗题。

3、初读古诗感诗文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实过好“认读关”是“学习主题构建”的良好
前奏。

让学生先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全诗。

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的积极评
价又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师生合作明诗意
为让学生注重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培养学生
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表达与交流的技能,合作学习是十分不要的。

我主要通
过问答、孩子们的讨论去理解古诗的意思。

5、品读古诗感诗情
按照课程标准,“没有琅琅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因此,学生在
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在多中形式的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

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拘泥于教材。

以教材为载体,以“读—思—悟—读”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朗读感悟,使学习程序螺旋式
重现、上升,使他们深刻地领悟诗意,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本环节的设计如下:
三、品味语言,整体感知
读诗要抓住“诗眼”理解诗歌内容。

诗眼是诗中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的传
递主旨的字句,读透诗眼,能容易的把握诗的中心和领会诗人的情感。

在语言中
品味古诗的表现力。

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而这种妙处体味获得的过程就是对古诗词中语言的品读。

如《观沧海》中紧扣一个“观”字,写的沉雄健爽,气象壮阔,意境开阔。


露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诗中情与景紧密结合,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
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襟和想统一祖国的豪迈气魄。


诗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诗歌内涵。

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词诗人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多彩的景色,红日升起,在阳光的映照下,江边明艳的花朵比火还要红,春江
水清波碧,水色绿得像染料一样。

教学生读诗词只有对古诗词的语言深入品读,
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与作者对话产生共鸣,感受他们的学识、大气、思想,
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己。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

作为一名中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
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