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关于乌苏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城市文化环境则是这个总和的外在表现。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

城市建设新一轮竞争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化的竞争,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开拓,是经济发展的竞争。

首先它必须承载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

其次要展现现实,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文化产业、产品、承载的城市文化内涵。

其三,昭示未来。

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

从总体来讲,城市文化主要分为三部分:硬环境文化、软环境文化、制度文化。

我认为,要将我市打造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城市,首先还要确定我市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

其次,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打造我市的城市文化品牌。

一、我市城市文化的定位我市地处丝古道。

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自先秦时代就有了塞人游牧于此的记载,并于西汉时建立隶属关系,汉神爵二年乌苏随西域隶入祖国版图,清乾隆二十六年,清庭在库尔喀喇乌苏设官驻防,乾隆四十六年,设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民国二年撤厅设县,改称乌苏,先后经历了秦、西汉、东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十五朝两国,前后经历了约2228年的历史,先后有塞人、月氏、匈奴、乌孙、汉、回、哈、维等24个民族的部分人定居乌苏,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古籍。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历任(县)市委领导的带领下,展开了建设新乌苏的伟大工程。

在依托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并且卓有成效,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逐年递增,成为塔城地区经济发展较块的县(市),并被自治区列入北坡经济带发展城市之一,实现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合理布局,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从历史发展,我们鲜明的看到了我市浓厚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现代文明的碰撞,我们在积淀历史文化及优良传统同时,吸纳了新的社会发展思想理念,将历史与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和谐共存。

这使我市的城市显现了历史与现代文明两大主题。

因此,我认为应当将我市城市文化发展定位为“丝绸古道上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汇”。

二、我市城市硬环境文化建设城市硬环境,顾名思义,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又被称为城市物质文化或者公共艺术。

总的说就是人工环境的建设。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

土耳其诗人乔姆.希格梅说过:“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可见城市硬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我市城市硬环境建设,其主导思想就如何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来。

通过山东和城市的见闻,所有的城市基本都是以现代的城市建设蕴含着历史文化,从街道、广场、公园、雕塑、栏杆、路牌等设施,都能看出这座城市曾经在历史长河中发生过什么、有过什么样的历史和名人以及当今城市发展的主题是什么,都在城市建设中一览无余。

例如:青岛这个城市,他的许多欧式建筑、街道可以看出曾经被外强殖民者占领过的痕迹,他的黄岛区全部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展示,他的街区中又有许多历史名人的纪念公园,他的海滨显示出他的旅游文化等等,都体现了这个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结合此次学习考察,我认为我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打造硬环境建设。

1、街道建设。

首先是街道命名。

当前我市街道不论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的都是以“路”命名,如塔城路、北京路等。

作为我市这样城市规划比较工整的城市来讲,让人难以从街道名称上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

我想我们可以借内地城市的成功经验,将街道南北走向的以路命名,东西走向的以街命名。

并且,将现有的部分路或街,以我市历史上曾出现或产生过的名人命名,这样使人很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气息。

例如:将原来的第四蒙古中学门前的**路命名为“巴木巴尔街”(蒙古族,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贵族,阿玉奇汗弟纳扎尔玛穆特之曾孙,渥巴锡族弟,是吐尔扈特东归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以此宣传历史文化。

如:将原来客运站与五六零市场之间东西走向的**路命名为“崔红江街”(男,汉族,红旗公社三年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溺死水中,牺牲时仅11岁,后被追认为优秀少年先锋队员…),以此弘扬优良的传统精神。

又如将回族和维吾尔族聚居的“回族弯弯街区”的街道命名为“托呼达洪.肉孜街(全国劳动模范…)”或“马俊卿街(回族民间著名人士),弘扬优秀民族人物,展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历史景象。

其次是人行道路面建设。

我市现有人行道路面建设一部分为水泥面砖、一部为陶瓷面砖、一部分为彩色面砖。

水泥面砖在人行道铺设后,使人感觉街道色彩单一,灰蒙蒙的,令人感觉很压抑,从色彩角度就影响了城市的美观。

并且,水泥砖的成本较高。

彩色陶瓷面砖,虽美观,但由于牢固性差,容易脱落。

例如我市主街道的陶瓷人行道已成了极不雅观的坑凹路面,同时这种砖成本较高,并且不易铺设,不适宜我市城市建设。

而彩色面砖,成本低,色彩鲜明,适宜我市人行街道。

与此同时,还能根据我市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将人行道用彩色面砖铺设成各种民族图案,这样使得到这座城市的人感觉耳目一新,城市不再显得灰蒙蒙,色彩更加明快,城市街道更显干净整洁。

同时,城市的公共休闲椅,可就地取材,利用我市山中的石矿,抽象地雕刻成当地动物等形状,既供市民休息,又体现了我市特色。

2、街区绿化。

目前我市街区绿化带种植的树木主要以榆、杨等树种为主,虽然较美观,但这些树种的成本较高,生长周期长,新疆大部分城市基本都在种植。

为体现我市农业城市文化,我们可将现有街道绿化带和单位绿地按道路划分栽植果树树种,如桃、苹果、李、海棠等果树品种,当我市街道绿化带按品种成规模栽植后,每年春天我市将处于五颜六色花的海洋和香气笼罩的世界里。

我们可借此每年春天举办各类“果树鲜花欣赏节”或秋季的“硕果节日”,以体现我市城市文化,吸引更多的游人来此观光,提升城市形象,拉动消费。

3、公园绿地建设。

我市现有公众娱乐公园(公共绿地)约4-5处,但都仅以绿化带公共场所形式出现。

为体现我市人文特点,可以学习山东城市公共公园的成功做法,就是以曾经到过些城市的历史名人命名公园。

如将我市友好路公共绿地命名为林则徐公园,并设立雕塑以纪念民族英雄。

据历史记载,林则徐被发配伊犁上任时,曾在乌苏驿站逗留休息,受到我市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同样,我们还可将现位于健康路的公共绿地命名为玉娇龙公园,因历史武侠小说《玉娇龙》开篇第一页就写道,西北有一古镇名日乌苏,并以我市为当时的军政首领家族为线索,上演一幕历史武侠剧。

而且此书也已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我们可利用武侠历史小说的影响力,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底蕴,提市我市的城市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人来此观光、寻访。

例如此类的历史名人还很多,我们都可以拿来一用。

同时,我们这个现代文明城市还有不少东西和因素可以发掘。

如街道花园,我们可以为他命名一个现代的名字如周未广场、休闲广场、时代广场等,以提高它的时尚程度和现代气息。

4、城市雕塑。

一位著名文学家说过:“城市雕塑不只是做一个人像的问题,它必须和这个城市的文化相匹配”。

由于我市有着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名人,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在每一条以历史事件、名人命名的街道处和公园里树立起一尊雕像,并附以说明,让路过人们都能瞻仰这些名人历史功绩和事迹。

同时,我们还可利用我市天山山区里丰富的石矿资源,在街道交汇处自然放置一些自然石刻,刻下城市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图案等。

如:龙宫换柱、勇战蛤蟆精等神话,可以将我市历史沿革、当地方言、民族习俗、企业成就都以街道石刻方式展显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乌苏历史文化。

5、建筑风格。

我市属多民族聚居城市,境内分布有伊期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

我们可以按宗教划分,在市区建立部分民族特色娱乐文化街道。

例如:我市塔城南路目前就形成了以维吾尔族烧烤为主的一条街,并且所开设的饮食店面都以民族特色烤箱、桌椅为特色,我们可以将其扩大范围,将其经营的店面以伊斯兰建筑特色的形状进行统一规划,真正将这样的一条街打造成我市清真饮食文化一条街,这样不仅令人赏心悦目,又能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而且,我市民间有着许多民族民间绘画和针织工艺,我们应对此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在使用街道或单位围栏时,都可将民族特色作为参考进行考虑,体现民族文化。

同时,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引导开发商遵从城市规划,并有良好的对接。

尽量体现我市文化特点。

并在建设市场同时,体现时代特点,如怡景广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6、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市可以充分利用“艾比湖生态项目”,在伊犁河引流途经乌苏段时,将河流一部分分为多条溪流建成穿城河流。

有人称“一座城市有了绿色就有了生机,有了水就有了灵性”。

将河流引入城区,不仅能解决我市绿化用水,还能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加城市的秀丽见光。

这在新疆来说,更是极为少见的水乡特色。

7、乡镇文化建设。

我市各乡场镇都有着自己的一些优势,要将优势资源发挥出来,并形成一种品牌效应推向市场。

如:九间楼的荷花,将这种在西北极少的景观形成规模,树立乡镇的地域生物文化特色,吸引人们眼球。

又如:白杨沟镇的夏苏尔喇嘛庙遗址是著名的历史遗迹,具有代表性。

还有如古尔图镇的原始生态区,都是地域文化可发掘的最好因素。

三、我市城市软环境文化建设城市软环境建设,又可称为精神文化,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拥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而我市的软环境建设,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施:1、整理文化遗产,发掘文化优势。

加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其优势是我市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市是文化资源丰厚,历史沿革自先秦时代就已开始,现有馆藏文物达到了400多件,风景名胜达30余处,均为我国乃到世界罕见或绝无仅有的人类、自然遗产,漫长历史的发展中涌现出许多地方名人,具有开发文化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就是要从历史遗留的文化古籍入手,整理文化遗产,发掘文化优势,形成一个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购物、娱乐成龙配套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群,使之成为拉动内外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文化产业。

2、建立文化产业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加紧制定我市文化经济发展策略,探索其他城市现有管理和运作体制,建立我市“经营城市文化委员会”,统一管理和协调现隶属于文化、旅游、工商、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的各类文化产业,加紧拟定文化发展的项目政策、投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文化消费政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确定产业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建立经营文化的宏观调控体系,整体推进文化经营的发展。

二是组建文化产业实体。

如:书刊出版、电子传媒、广告、娱乐实体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