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为宜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献一计金点子

我为宜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献一计金点子

我为宜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献一计金点子活动一、二等奖作品内容选摘一等奖(6篇)1、《完善和提升宜春城市道路规划水平,形成秀江两岸协调平衡发展格局》:通过对中心城区道路状况与城市功能配称性描述,并分析了导致秀江河上三座大桥巨大交通压力成因,提出修正和调整秀江以南城区东西主要干道短少和道路功能缺失城建规划缺陷,改变当前城市南北纵向道路建设投入多,东西横向道路建设投入少城市交通失重状况,形成秀江南北两岸城市道路经纬纵横协调发展格局建议。

2、《以〈决定〉精神为指导思想,立足长远规划城市建设与发展》:从党十七大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得到了三点启示:一、城市规划必须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出发,不仅为市民着想,而且要为将要进城农民着想,为城效(城乡结合部)农民着想;二、城市规划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尽可能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三、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区县城乡规划与发展,必须经过市级严格审定,才能避免规划滞后。

最后提出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应当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再也不能搞“两张皮”了建议。

3、《四市交界中心城,宜春中心城新定位》:新宜安公路修通是打通宜春南大门第一步,定位四市交界中心城有利于宜春跳脱丰樟高圈,也有利于突破地理限制,更有利于宜春中心城人口五年倍增计划。

从宜春本身来讲,更有利于袁州发展和规划,“做大袁州就是做大宜春”,为争取赣西南北铁路奠定舆论基础。

具体建议:一、构建四市总部经济,这也是宜阳新区和袁州新城重要目标;二、争取开通萍宜新城际列车,鹰潭到上饶有城际列车,而赣西三市联系那么紧却还没有;三、增加宜春至吉安班车,有可能话,可以开通市际公交;四、构建新圈,“四城经济圈”即萍乡-宜春-吉安-新余;五、旅游合作,井冈山红色文化、新余山水文化、萍乡道教文化、宜春生态文化交相呼应。

4、《禅宗圣地,佳丽宜春——宜春城市定位与发展简说》:一、宜春城市定位建议:禅宗圣地,佳丽宜春。

1、宜春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发祥地,诸多禅宗祖庭集中于宜春这方神奇土地;2、宜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

二、宜春城市发展建议:1、弘扬禅宗文化,振兴旅游经济:继承发展禅宗文化,做大做强做特禅宗游,研究策划生态游、养生游、文化艺术游、民俗风情游……2、发展佳丽文化,繁荣“美女”经济:做大以美容、美体、美食为主导服务业,做强靓妆、饰品为代表加工业,举办国际名模大赛、环球佳丽评选、世界靓妆与饰品展销、特色婚庆等大型活动……5、《拓展城市建设精神空间——以宜春中心城区为例》:作品强调以精神空间来拓宽城市空间,指出宜春精神空间扩张滞后于地域扩张,建议应该进一步拓展我们想象空间,方可扩大城市精神空间,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作一些想象:1、筹备宜春建城2200年纪念活动;2、建立天工开物展览园;3、建立禅宗文化研究中心;4、建立宜春历史名人馆;5、保护城市能引起人们怀念物存。

诸如此类,还可以在傩戏、采茶戏、民间传说等方面做些文章。

应把一件事、一个名人作为一个产业来搞,作为城市建设内容来抓。

此外,在做城市发展规划或讨论城市发展重大问题时,不要忘记请一些在艺术部门工作专家学者来商讨,借助他们想象力和丰富情感,来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6、《办个节庆商品市场和有宜春特色民俗文化村》从凤凰古城旅游收入联想到:宜春秀江比陀江更美。

建议是否可以在秀江下游,采取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撬动民间资本,私人投资,私人受益办法,建立集宜春十县市民俗文化和传统小吃为一体民俗街,形成“一江文化两岸唱响”态势。

并列举了此举三个好处:一是为做大作强城市提供招商平台,吸引十县市人到宜春投资落户创业做旺中心城人气作贡献;二是为旅游创造景点;三是宜春本地人足不出城就可以看到十县市民俗文化和吃到地方小吃。

指出只要科学规划,科学策划运作,宜春一定会像贵州黄果树,湖南凤凰城一样,名扬天下。

二等奖(10篇)1、《打造“赣西枢纽”:谋划建设赣西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宜春要建设成为赣西区域中心城市,更关键着力点是能不能建成赣西区域交通枢纽,能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地理中心。

为此,希望政府从赣西全局利益去考虑,把宜春打造成真正赣西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提升城市经济地理中心地位。

打造“赣西枢纽”---就是要把宜春建设成为赣西区域内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区位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提升开放水平。

就是要实现赣西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

建议规划系列图:一、宜春铁路枢纽中心:宜春要下大决心、抢抓机遇,在铁路方面争取武汉至厦门铁路经过宜春中心城区,与浙赣铁路、在宜春形成十字交汇以及杭昌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在宜春设站,解决我们南北道路畅通问题。

二、袁州大外环线:建议市政府修建三阳--芦村--彬江--新坊--洪江--温汤--西村--洪塘--三阳这样一条大犹如钻石般外环线。

一是有利于城区交通合理布局;二是有利于宜春产业合理布局;三是能促进各乡镇经济发展,增强主城区辐射能力。

三、宜春明月山机场:加快宜春明月山机场建设,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相关工作。

真正把宜春建设成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服务整个赣西地区区域交通枢纽,让宜春真正成为东连分宜新余,南接安福吉安、西靠上栗萍乡、北达万载上高赣西区域新交通节点,增强磁场效应,提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度。

形成通往全国全方位十字架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并具现代化意义。

2、《加快发展城市雕塑,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不仅要把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容貌点缀和装饰,而且要看作是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凝结。

一、加强对城市雕塑建设领导;二、树立精品意识,遵循艺术规律,优秀城雕作品给人以美感,给心灵以震撼,不好作品,则污染环境,污染公众眼睛;三、创作一件城市标志性雕塑;四、挖掘历史文化,突出特色与个性。

提出要把城市雕塑作为宜春聚集人气、对外宣传、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重要力量建议。

3、《把宜春建成“近者悦,远者来”景区化城市》:当下中国城市通病是有城无市、有生无气、有房无居、有水无灵,走生态与人文城市之路,就要坚持景观城市主义,要以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城市建设基本构架,坚持“反规划”理念,将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规划刚性框架。

提出城市规划中要避免存在几个问题:一、对城市规划认识不足;二规划水平不高;三、规划执行不严;四、规划缺乏统一和标准。

在今后发展中,宜春应致力于通过大交通—大城市—大工业—大商旅发展体系,把宜春建设成为高效运转“效率城市”,山、水、城、绿交融森林城市、山水城市、湖滨城市、景区化城市,充满爱心、慈善、智慧、和谐“心灵城市”。

4、《城市规划建设抓住“宜”字做文章》:宜春,地名中含有一个宜字,因此,笔者以为宜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该抓住“宜”字做文章。

一、打造宜居之城。

完善主要干道绿化整治,增建一批街头绿地、免费公园;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环境高雅、配套完善中高档小区。

二、打造宜人之城。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拆建并重、提升品位”原则,拆除市内主干道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两侧违法建筑,拆迁市内各区不符合城市规划、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标准建筑物和设施。

三、打造宜业之城。

对接南昌,融入九江,融入省城半小时生活圈内。

四、打造宜游之城。

精心打造生态宜春,提高宜春旅游核心吸引力。

开发乡村观光休闲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以及乡村文化互动游。

5、《节庆搭台,旅游联姻,唱经贸大戏》:由于多方面原因,宜春虽然得到过韩愈“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赞誉,但长期以来还是“养在深闺”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因此作者建议通过整合宜春旅游资源,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首先,宜春有丰富旅游资源。

其次,近年来宜春通过整合旅游资源,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在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吃到了“甜头”。

就如何通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提升旅游品位,做大旅游业,从而促进宜春市经济发展,谈三点个人建议:一、制定鼓励与扶持宜春旅游业发展政策。

二、举办禅宗文化节,打造佛教禅宗文化旅游品牌,开拓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三、做好“红色旅游”项目。

争取上级扶持,把宜春市红色旅游做起来。

6、《关于把开发宜春中心城区西南部区域列入新城区开发建议》:中心城区扩张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西北部宜阳新区,但是中心城区西南部开发建设相对滞后,为此,作者建议把这一区域纳入新城区开发规划加以建设。

开发这一区域主要好处:一是可以扩大中心城区,美化城市,使这一区域成为城市新亮点;二是可以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是可以形成新商业中心,增加就业,扩大税源;四是可以吸引投资,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五是方便市民;六是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开发建设中心城区西南部主要规划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打通袁河路;第二,打通中山西路;第三,改造黄颇路;第四,改造学府路;第五,改造沙背桥。

7、《宏观布局宜春山、水、人,打造江南最佳宜居城市》:宜春历史文化底蕴并非深厚,又无名山、名川、名人、厂矿企业,经济发展缓慢。

要想在如此多不利形势下规划、发展、推广、宣传宜春,唯有用放大镜来查找宜春亮点。

宜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应打好以下三张王牌:1、宜春虽无名山,但丘陵有丘陵好,城周边,城中山上绿化、植被覆盖好,空气好,氧气足,适于养生。

2、宜春虽无大江大河,但我们有碧水涟涟秀江及温泉呀。

3、宜春虽无历史名人,但宜春人美呀。

抓住以上三个优势:山、水、人,大做文章,何愁宜春吸引不了人?何愁宜春留不住人?因此,作者认为宜春城市规划发展定位是把宜春打造成为都市精英休闲度假定居后花园。

宣传推介口号是:宜春------山青、水秀、人美,宣传推介可结合这三个特点在全国各大城市造势(特别是宜春周边省市)。

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做好宜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做好宜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首先要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把握好城市建设节奏。

二是发挥好城市辐射与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

三是要充分利用独特、丰富自然资源,擦亮宜春绿色生态品牌,吸引更多人到宜春旅游观光。

四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五是提升城市灯光亮化水平。

六是要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建设,要统一制定与城镇发展相关重大配套政策,协调解决城镇发展中各种矛盾。

建立宜春市县域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县乡政府给以有力支持。

9、《我对宜春城市发展建议》:为了能更好发展宜春市,为我们美丽城市添砖加瓦,作者从药材种植业、宗教文化、历史名人等方面优势上开发旅游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