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数数、数的基本含义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3页例1和“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知道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

体会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一些非整十数:全班有人;小明的体重是25千克;……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

(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二、直观认识几十几:1.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2.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2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24根的?2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29根的?3.讨论:二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二十九添上一是三十,那么三十九添上一,四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4.让学生从85一个一个地数到99,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5.思考:99添上1是多少?让学生用小棒摆出99,想添上1是多少?提问:为什么99添上1是一百?6.让学生十根十根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

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结合情景图,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老师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

谁数对了就可以吃掉这些香蕉了。

谁还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呢?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从70数到100怎么数?(1)一个一个数;(2)2个2个数;(3)5个5个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看看图上的羽毛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

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把小球每数10颗圈一圈,数数一共有多少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四、全课小结: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回家后去了解一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今年各有多少岁?五、安全提醒:森林防火安全:1.不许玩火,不许私自带火山上;2.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炸;3.文明祭祀,不烧香、纸、烛;4.小学生不参与森林救火。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和读写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25页例2、“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及这3个数位的顺序。

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百以内数的读写,充分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

教学难点:“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十、百”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出示计数器,并把计数器下方的数位名称用纸遮住,引导学生回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位呢?根据回答揭示“个”、“十”。

边讲述边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0个十是一百,“百”也是计数单位,它应该在哪一位?启发学生说出它在十位的左边一位。

由此在计数器下方揭示百。

告诉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数,个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百。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1.摆20(1)学生摆一摆,拨一拨。

(2)提问:拨出的2颗珠在哪个数位上?十位上的2颗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子?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20吗?2.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1)拨出40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拨一拨。

(2)讨论:十位上为什么要拨4颗珠?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40吗?追问:你在十位写几?个位上呢?你是怎样想的?3.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45,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4.让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小组内互相交流。

指名展示。

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拨?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答案,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计数器上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写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读一读。

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别37和73,理解3和7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从图中圈出10颗星,提问:你能根据这圈出的10颗星估计这里大约有几十颗星吗?学生初步估计后,再圈出2个10,4个10,再估一估,如果有困难,可以圈出所有的10颗之后,说说一共有多少颗星。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五、安全提醒:春季传染病预防: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2.在教师、家里要常开门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勤剪指甲、理发,勤洗、晒衣服被褥;4.不挑食、偏食,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6.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7.按时接种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

第三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6—27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口算: 10+5 6+10 15-5 12-2 19-9 18-8 19-10 3+10 4+102.口答:2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个十加5个一是多少?8个十加8个一是多少?6个十加5个一是多少?二、借助直观、学习新知:1.看图列式,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30+4 = 4 +30 = 34-30= 34-4=2.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呢?你是怎样想的?需要小棒帮助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3.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34-4”你会算吗?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字。

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小结板书: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

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同样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并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第一组的4个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提问:你能根据60+3=63想到其他三个算式的得数吗?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每列各表示什么?已知什么,求什么?(2)计算表中的得数并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相邻的两个数,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6.解决实际问题:第6、7题。

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说说题意。

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订正。

结合教学情境图,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远离野生动物,避免受到意外伤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今天的题你有什么好办法?五、作业设计1.先计算,再写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0 + 9 = □ 68 - 60 = □()()()()()() 2.填表六、安全提醒: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2.不攀越护栏,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做游戏和追逐打闹。

3.不乘坐无牌、无证、无照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

第四课时练习五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8页“练习五”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组成和数位的知识。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 100以内的读写法。

1.第1题。

(1)左图:看小棒图先填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填出合起来有多少。

(2)右图:看图先填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多少,再填出这个数的组成情况。

2.第2题。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位?它们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填空,指名口答。

提问:第3小题你是怎样想的?(可以先确定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再根据自己的确定写出这个数;也可以先确定一个两位数,再根据这个数写出十位和个位上分别是几。

)3.补充练习:3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84里面有几个一和几个十?6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2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二、计算练习。

1.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抽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2.口算练习。

出示预先写好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70+4= 27-7= 50+20= 20+9=100-50= 86-80= 75-5= 8+80=三、解决问题:1,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问:表格里画了什么事物?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2)让学生独立填表。

相关主题